“格聶之眼”被碾出黑眼圈,道歉後不可免罰

越野車隊自然景區內繞圈擺造型,管理方:植被遭破壞恢復需數年。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作為我國藏傳佛教24座神山之一,位於四川理塘縣的格聶神山近年來人氣走高。該景區內的一個重要景點,就是高山草甸之上一處圓形湖泊——格聶之眼,這被不少網友稱為“通往天堂的眼睛”。雪山碧湖,總給人一種純淨、神聖感。

但就在最近,一段“越野車隊碾壓‘格聶之眼”植被“的視頻,在某社交平臺熱傳。當地管理部門介入調查發現,”格聶之眼“周圍植被被碾壓破壞較嚴重。

目前,涉事自駕車隊“赤野越野俱樂部”在微博賬號@赤野越野自駕上發佈了致歉信,並刪除了相關視頻。格聶神山景區建設管理籌備組和理塘縣林草局,也對其做出了書面檢討、向當地公開道歉、開展恢復草地工作等處理。

雖然相關車隊人員已經做了書面檢討,其中的內容也算言辭懇切,但從社交平臺來看,網友對其道歉並不買賬,紛紛表示“道歉有用的話,還要警察干嗎?”而從報道來看,這份“苛刻”也並非全無道理。

首先,景區其實設置了警告牌,明確標明“生態脆弱區,親,勿碾壓草場!”,而據報道,景區管理人員表示,曾在車隊進入景區前,跟領隊和每一輛車反覆強調不許碾壓植被。

也就是說,這些車隊人員並不是不知道“此地不能駕車”,而是懷揣僥倖心理,明知故犯。至於“盲目相信網絡上的不實信息並模仿”,更有推脫責任之嫌。

而且,拍視頻上傳網絡炫耀的行為,也說明涉事人員的虛榮心遠遠大於敬畏心。在此語境下,僅僅“道歉並責成開展植被恢復工作”,遠非此事的終點。

要知道,格聶神山的大部分區域屬於海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且格聶神山就是保護區的最高點。該自然保護區主要以溼地和野生動物作為保護重點,作為湖泊的“格聶之眼”,顯然是不能忽視之重。

從後果上講,誠如該景區人員在微博上說的,在“格聶之眼”壓出“黑眼圈”,植被恢復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對脆弱的高原生態是致命打擊,沙化後該景點還可能隨之消失。

我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規定,未經批准進入自然保護區或者在自然保護區內不服從管理機構管理的,可以根據不同情節處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給自然保護區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造成自然保護區重大汙染或者破壞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涉事車隊碾壓植被,在“格聶之眼”壓出“黑眼圈”的行為,從法律上顯然應該付出應有的代價。

在這方面,不乏鏡鑑:2017年4月,3名攀巖愛好者將26枚螺釘釘入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的巨蟒峰,當地檢方就以涉嫌故意損毀文物罪對3人提起了民事公益訴訟。去年,涉嫌故意踩壞甘肅七彩丹霞景區的4名遊客,繼被當地公安機關處理後,檢方也正介入調查。

雖然當地認為涉事車隊“積極配合調查、認錯態度誠懇”,但此事顯然還是要秉著“誰破壞誰負責”的原則,對於破壞者要處罰到位,不光是責令其恢復,還應予以處罰乃至處以懲罰性賠償,甚至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多“想法超前”的驢友,專門瞄準那些尚未開發、保護力量薄弱的奇景美跡,去這些地方打卡。對於這種現象,各地管理部門應有足夠的警惕和重視。這無疑是一場破壞行動和保護行動的賽跑,越早行動越好。

□與歸(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