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底需不需要早教,瞭解了一下,感覺費用有點高?

用戶9146071531418


現在很多爸媽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讓孩子參加各種早教班,進行各種早期教育的訓練。

我身邊的朋友對早教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一類朋友認為很重要,給孩子報了很多早教班,白天接送,晚上陪學;另一類朋友認為,與其報早教班,不如在家陪孩子玩,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早期教育,一般是指上小學之前的教育,包括幼兒園以及其他早教機構進行的課程。如果你問我,早期教育有必要嗎?我的觀點是,早期教育有用。當然,這也是教育學家經過多次的實驗研究得出的結論。

世界上數以萬計的研究表明,接受過早期教育的孩子在生理發育、認知水平、性格發展、社交能力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也更具有抗挫力。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早期教育是有用的,是家庭最好的投資之一,那麼我們要如何進行這項投資呢?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早期教育機構,一般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蒙臺梭利式的以孩子需求為主的早教機構。在這些機構裡,孩子對什麼感興趣,老師就會制定相應的計劃和活動,幫助孩子發展能力。

第二種是以學習為主的早教機構,認為孩子應該按照年齡的不同,有側重點的培養各項技能,比如學外語、畫畫、音樂、運動技能等,可以說,是在指導孩子用成人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第三種是混合型的早教機構,既會進行一些以孩子為主、滿足孩子內心需要的活動,也會安排孩子進行填鴨式的技能學習。

調查研究表明,第一種類型的早教機構,在發展孩子的認知水平上、運動水平和社交水平方面效果最好。所以,如果有需要為孩子選擇早教機構的話,最好選擇能滿足孩子內心需求的機構。

其實,孩子需要的大部分早教內容,在幼兒園就可以得到充分的滿足,即使孩子不去參加額外的早教機構,也一樣可以發展得很好。

早期教育不等於早教機構,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把家庭變成孩子的早教課堂,做一些事情來幫助孩子,讓他獲得更多的新鮮體驗和刺激。

比如,我們可以多帶孩子出去玩,接觸大自然,讓他從自然中學會觀察生活;可以多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享受遊戲的樂趣,同時鍛鍊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可以帶著孩子進行閱讀,讓孩子利用閱讀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可以陪孩子一起運動,促進身體發育,發展孩子控制行為的能力等。

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早期教育不是超前教育。早期教育會利用豐富新鮮的體驗,刺激孩子的身心,在培養孩子的認知、性格、習慣、基礎能力等方面非常有效果。

而超前教育則追求傳授知識,讓孩子接觸一些不符合年齡和認知水平的東西,比如,3歲識字,2歲學習畫畫等。

這些接受了超前教育的孩子,在上了小學以後,一開始會有很明顯的優勢。但是等到上了三四年級後,就容易出現成績下滑、能力匱乏等情況。

所以,為了孩子的更好發展,我們要努力瞭解孩子的發展規律,給孩子提供個體發展需要的支持,讓孩子成為真正的早期教育的受益者。


小燦親子教育


需不需要早教,我覺得看對早教的認知程度了,當然未必一定要去早教中心,知道了早教的目的,有了可操作的方法,在家花半小時一小時也是可以做的。

3歲以前,幼兒剛剛認識世界,是行為習慣,學習能力的養成時期,我們進行早教啟蒙的重點,是保護孩子的想象力,激發他的創新力,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這將是影響他一生的能力,早教不是看他學會了幾首詩歌,而是他願不願意花時間聽詩,你有沒有培養他這個習慣;不是會數到10數到20,而是讓他有基本的數學邏輯,知道大小,長短,高低,快慢的差異;別羨慕有的孩子出口成章,15個月就開口說話,你只要堅持每天跟孩子多聊天,多說正向積極鼓勵的話,看到花啊草啊,小貓小狗在幹嘛,樹長的高不高,是什麼顏色的,他在語言發展期表現也一定不會差。

不用買很多玩具,充分利用家裡現成的,紙箱可以當隧道鑽,礦泉水瓶裝點豆啊沙啊可以當沙錘。筷子敲敲不同的盆啊,碗啊就有不同的聲音,在紙板上戳幾個洞,用鞋帶穿線,可以鍛鍊孩子精細運動。

太多太多啦,所以,家長朋友們去了解一下早教的初心,當你明白了早教的出發點,時時可早教,件件皆可做早教道具。

我就是這樣帶著二寶在家上的早教,30個月才去機構上專項課,去的時候能快速融入進去,情緒穩定,遊戲時間也專注,能很好地跟老師互動,我覺得媽媽做的還不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是孩子的第一個教室,你是孩子的起跑線,作為家長,教育孩子責無旁貸。當然有條件的話,家園共育那是更好的選擇。


莫晴飛在家早教


我覺得因人而異吧,首先寶寶年齡不能太小,我小孩是快兩歲左右帶去的,她很喜歡,每節課45分鐘她也能認真配合老師,我朋友小孩現在一歲左右,去上早教完全不知所云,就一直到處跑,心情不好還會哭鬧要出去,配合度差很多,已經把課停了,打算年齡大一點再去;其次我覺得要看小孩自己願意去嗎,我那時候跟我老公就是商量好了,先帶我小孩去體驗幾節課,她願意接受那個環境我們就送,很抗拒的話就不勉強了。早教畢竟不是去學校讀書,主要是希望她能融入集體,多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養成一些好的生活習慣,如果你送早教的前提是想要她學知識,那就不要送了,我可以很明確告訴你,學不到什麼。去年冬天因為天氣原因,我們停了幾個月課,我老公就跟我說,覺得我小孩還是上早教的時候性格比較活潑,個性比較好,所以現在我們又把小孩送到早教的託班去了,她在那裡每天都挺開心的


Augus1八月


我的寶寶是三歲的時候才帶去早教,去得有點遲了,如果是在一歲多兩歲帶去會更好。個人認為早教可去可不去,看個人發育情況和經濟情況。

如果孩子發育很正常,個性開朗,運動社交及認知能力都很好就不用花錢在早教上了。

但如果孩子平常沒什麼玩伴,父母陪伴也少,孩子比較膽小,認知能力比較弱等個性不大好的,可以帶去上早教會有比較大的進步。

早教機構也要進行選擇,不是隨便一家早教都有效果,過早的開發孩子智力的那種不提倡。

早教是4歲以內,父母跟孩子進行互動的過程。主要也是玩,但是這種玩是能提升親子關係,父母可以在跟老師,孩子的互動過程中,觀察孩子的行為,學習到怎麼跟孩子相處。還有就是一些遊戲提升認知能力運動能力,再著還有音樂繪畫手工等學習能鍛鍊孩子的聽力及手腦配合等方面。

總體開始,早教也是有它的作用,但是早教機構一定要謹慎選擇,孩子的發育要遵循自然發展,不要過度開發。


路銳銳


看情況吧 我個人建議條件允許都可以去的


中國雛鷹長頸鹿


我覺得,有條件的可以去學外語。其他的就沒必要了。


工程造價小知識


父母的陪伴更重要。


柳州龍門


老大上了早教,老二沒有上,回答完畢


淏媽有約


佛系家長,寶寶三歲沒有上過早教,更願意帶她去旅行去玩,相信以後上幼兒園了也會經常請假帶她去玩,畢竟小學以後請假就比較難了,也不是說不給她上興趣班,等她大一點,知道自己的興趣,有興趣有耐性學習並且她自己有意願會提這方面要求的時候再給她去報,畢竟太容易得來的東西孩子不懂珍惜不懂感恩,從來不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反而更害怕孩子浮躁,畢竟這個社會風氣如此


用戶3711497711006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早教,在自己能力範圍和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專業的早教機構。100個孩子有100種教育觀念,主要看自己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