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業委會難產原因在這

有鄰居在微信上給我留言,他要我寫寫小區那些事。

什麼事呢?

一句話,小區業委會成立難。

這個鄰居讓我出出主意,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在出主意前,得說說小區業委會為什麼成立難。

在我看來,小區業委會成立難源於城市缺乏信任。

和農村比,城市是個地道的陌生人社會。

以我居住的小區為例,800多戶2000多人,經常在業主群裡發言的就那麼幾個,除了對門鄰居,絕大多數業主彼此不認識。

連絕大多數鄰居名字都叫不上來,業主怎麼進一步交往?

沒有進一步交往,業主怎麼彼此信任?

小區業委會難產原因在這

寧願背靠背不願面對面


沒有彼此信任,業主怎麼能坐下來商量小區的公共事務?

不能坐下來商量小區的公共事務,又怎麼能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組織起來,業主自主決定如何處理大事小情,進而成立業委會?

可悲的是,對城市社區而言,信任是個稀缺品。

在我住的小區業主群裡,經常可以看到業主們一言不合就罵人,不少時候是幾個人圍攻一個人。

即使這個人是出於善意發言,也會被其他業主罵得狗血淋頭。

總有人懷疑對方是開發商的狗腿子,物業的代言人,擔心對方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時間長了,小區業主群成了少數幾個人的主場。

小區業委會難產原因在這

我的地盤我做主


誰和他們意見不一樣,誰就會被罵。

他們覺得,我的地盤我做主。

我經常替他們擔心,生怕他們在線上罵得不過癮,線下約架。

我更擔心,萬一開業主大會,意見對立的雙方會當場打起來。

現在,業主群這個討論小區問題的平臺,成了少數人講多數人聽的地方。

建成10多年了,我住的小區就是成立不了業委會。

雖然小區有熱心人上門徵集業主意見,成功趕走不稱職的物業公司,但是在我看來,他們任勞不任怨,不能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把別人的好心當成驢肝肺。

目前,小區只有100多戶業主響應發起人成立業委會的號召,多數業主沒有交成立業委會需要的各家資料。

我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有外力介入。

建議城市社區向農村學習,在各小區成立居民小組,由居委會主持,選出組長,開展居民聯誼活動。


業主彼此信任了,距離拉近了,關係和睦了,由它主持,選出各樓樓長。

有了各樓樓長,等於有了業委會候選人。

有了業委會候選人,成立業委會還是難事嗎?

當然,也可召開業主大會,以居民小組成員為業委會成員候選人。

這樣更省事。

總之,成立業委會不能一步到位。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小區業委會難產原因在這


把陌生人變成熟悉的人,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贊成不贊成,歡迎給個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