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買插混車後,從來就沒充過電?

車圖騰


插混火了。

無論是市場銷量還是外資佈局進度,插混都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最受關注的“潛力股”。有意見認為,插混並不只是一個“過渡”,而是真實需求催生的產品,甚至未來很可能與純電車型分庭抗禮。

事實真的如此嗎?

從1:4到1:3的奇蹟增速

去年以來,隨著外資車企的一系列動作,又一拔插混車型(將)在中國扎堆上市。除了豐田和大眾外,還有奔馳GLE PHEV,寶馬新3系PHEV和X5 PHEV,保時捷Panamera 4 E-Hybrid和Cayenne E-Hybrid,奧迪Q5 e-tron、A3 e-tron和Q7 e-tron,沃爾沃的S90 PHEV和XC60 PHEV,林肯飛行家(Aviator)PHEV等。

中國品牌也不甘落後。除比亞迪、上汽榮威之外,吉利、長城近兩年也紛紛推出插混新品,例如博瑞GE PHEV、領克01 PHEV、WEY P8等。

供給側的集中投放,無疑將促進插混市場的進一步繁榮。

與外資積極入局形成鏡像的,是插混市場的奇蹟增速。

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一枝獨秀,取得了80%以上的大幅增長。其中,插混增速最快。根據中汽協數據,2018年,純電動乘用車銷售78.8萬輛,同比增長68.4%;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銷售26.5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39.6%。

從銷量上看,插混與純電的銷量比僅為1:3,但與2017年相比差距正在縮小。

2017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77.7萬輛,其中,純電動乘用車46.8萬輛,插混11.1萬輛,銷量比為1:4。插混市場份額急劇上升。

車企的矛盾心態

業內普遍認為,插混在技術上比純電更難,結構更復雜。由於缺少配套資源,一切都要自己幹,投資也相應更大。

那麼,在應對雙積分問題上,為什麼車企選擇投資高、技術難的插混,而不是相對更簡單省力的純電路徑呢?

一方面,插混滿足了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中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車圖騰記者採訪時表示,車企集中佈局的主要原因在於其實用性強。同時,傳統車企的簡單電動化的利潤偏低,插混操控性好,使用成本低、油耗滿足法規,未來仍是很好的新能源線路。

插混的優勢很明顯。相比於技術瓶頸期的純電車型和燃料電池車型,插混跟純電一樣享受補貼、牌照、路權等政策支持(如上海),其對電池依賴性相對較小,不依賴充電樁,避免了用戶的續航里程焦慮。

同時,補貼退坡以後,插混將更具性價比優勢。2018年插混車型純電續航大於等於50公里,可享受2.2萬元國家補貼,雖然補貼不多,但比較穩定,只比前一年下降了2000元。而純電車型的補貼則有較大波動,2018年針對續航里程在150公里以上的車型有1.5萬-5萬元的國家補貼,續航超過400公里車型也僅有5萬元補貼。

而且,由於插混車型不需要像純電車型一樣搭載大量電池,隨著產品技術的提升和規模化逐漸形成,成本將有更好的控制。

另一方面,傳統車企試圖保留優勢。

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在接受車圖騰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很多外資傳統車企不想太快向純電轉型,因為這樣原本發動機、變速箱方面的技術優勢就廢了,而且目前沒有看到那麼大的市場,畢竟新能源才佔整體市場幾個點而已。相比之下,新造車勢力當然選擇一步到位,直接做純電動,避開傳統車企的優勢去競爭。”

外資車企的這一矛盾心態,在氫能源車上有同樣的顯示。有業內專家向車圖騰記者表示,外資企業在新能源的技術路徑選擇上實際上更偏向於氫能源,而不是電動車。箇中緣由並不僅僅在於氫是終極清潔能源,而在於氫能汽車不需改變傳統汽車結構,一百多年的技術積累就不會被彎道超車。

是不是“鑽空子”?

在插混迅速火爆的背後,充電樁可能充當了一個奇妙的角色。有專業人士表示,正因為充電樁的佈局滯後,才讓插混“鑽了空子”。

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充電基礎設施新增33.1萬臺,相比於2017年增長36.8%,新能源增量車樁比近3:1。呈現不平衡、不充分的狀態。充電配套的滯後使部分消費者對純電動車望而卻步。

鍾師指出,插混的出現完全是里程焦慮引起的需求。由於政策將插混歸類於新能源車,可以享受補貼、拍照、路權的優惠條件,實際上這就是一個政策的“空子”。如果充電樁佈局完善,里程焦慮就不存在了,政策就可以直接補貼純電動車,補貼插混就沒有意義。因此,插混只是一個過渡性產品。與此相反,純電動車才是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方向。

調查顯示,有很多私家車主為解決限牌問題購買插混車型,但是使用過程中根本不充電,直接當燃油車開,甚至乾脆拆掉電池和電動機。這不僅違背了補貼的初衷,也不利於新能源市場的良性發展

“現在充電設施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消費者還不是很放心購買純電動車,但這個問題實際上要完善起來很快,只有花錢就能迅速解決。對消費者來說,插混車型有兩套動力系統,複雜且貴。所以插混車型根本堅持不了幾年。”

崔東樹卻對插混市場充滿信心。他預測,未來五年,插混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這個數字有望達到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