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把財產只給一個孩子,另一個孩子該如何對待父母?

精神科醫生很精神


父母給孩子們分財產時,要視情況而定,不能武斷的直接選擇給誰,這樣是很容易造成沒有得到財產一方的孩子跟父母之間形成隔閡,嚴重的就像你說的會出現拒絕和父母見面或者贍養。也可能會造成兄弟之間的反目。畢竟是個人都會有“功利之心”,都會作比較的。

我有個同學家裡有個哥哥。他哥學的是鐵路相關的專業,畢業以後就被分配到安徽工作,這八九年下來也就過年的時候回過幾次家。他媽媽身體又不好,得過胃癌,整個胃都被切了。所以經常會因為吃錯東西而上醫院,同學大學畢業以後就回了老家,方便照顧父母。

畢業回家以後也創過幾次業不過都失敗了,所以沒什麼積蓄,在外面也買不起房一直跟父母住在一起。年齡也30歲左右,差不多該結婚了,但是一致忌憚沒有房子結不起婚。因為他家就那麼一套房子。自己還有個哥哥,他父母也不好直接說把房子給他來結婚,這樣就等於把房子直接就給了他,他哥哥就沒份了。

好在他哥哥也是個通情理的人,他知道這些年平時很少回家,弟弟雖然沒賺到多少錢,但是這些年都是他弟弟在照顧的父母,這方面也是在幫他減輕家裡的負擔,好讓他在外面安心的工作。所以去年回家的時候就主動把房子讓給了弟弟,給他用來結婚。

所以以我同學家為例,他們也遇到了財產分配的問題,不過他們父母沒有直接武斷選擇把房子給了在家照顧自己的弟弟,而是讓他們兄弟自己去協商。這樣協商出來的結果大家都會接受。父母之間的關係沒惡化,兄弟之間的關係反而更好了。所以財產分配時獲得一方必定在其他方面付出的要更多,最關鍵的是要談出來的結果,不是強制出來的結果。


嘉佑tx


我父母都是60年代的大學生,高級教師。我家兄妹三人。大哥從小就不聽管教,在家打爹罵娘,欺負兩個妹妹更是不在話下。讀書不成,工作不行,就是一個十足的討債鬼。直到30多歲了才在我姐的多方努力下帶到工廠上班。那個難度,真是不能想像。可是我爸媽倒好,這個兒子算是交給女兒負責了,時不時提醒幫忙轉正,加薪等等要求。就我大哥那德性,我姐是處處求人,自己又用心指點帶著哄著。等他站穩了,我姐恰好有個機會跳槽,剛跟我媽說,我媽就跳起來摔碗,大叫大哥怎麼辦?我姐說陪了他七年了,大哥已經能自立了,她自己也需要發展。我媽就鬧啊,要求跳也可以,得把大哥帶上!後來我姐還是跳了,沒有帶大哥。我媽自那之後,就一直抱怨我姐耽誤了大哥,她已經忘了從前日夜不寧的過去,忘了她現在的安穩日子是怎麼來的。最近又搞事情,拆了一套房,80平,她說必須要送給我姐,附帶兩個條件一是由我姐養老送終,二是這套房我姐必須接受後馬上轉贈給大哥的兒子!我姐拒絕了她的安排,我爸媽到處說我姐對父母不孝,對侄子不親。我姐氣得跟我哭訴,我也只能讓我姐想開點,不孝順就不孝順吧,我們這些做女兒的,實在孝順不起這樣的標準。只是我實在想不通就因為我大哥不爭氣,我們做妹妹的就得無底線的幫襯?爭氣的孩子處處受累,不爭氣的孩子坐享其成。我們姐倆的孩子學習都不錯,兩個孩子都考上了985.我爸媽又怪我們不肯花心思栽培侄子,他們寶貝孫子只上了一個一本的責任完全都是我們做姑姑的不負責任造成的。現在我侄子不肯考研,想先就業。我爸媽天天打電話讓我們給他張羅,說是再給我們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


用戶2963407221084


應從兩方面看這件事,一方面,父母為什麼要把財產給一個孩子,難道父母忘掉了他們有兩個孩子了嗎,不可能,一個可能就是這個孩子孝順,從開始就認認真真照顧老人,老人認為這個孩子是最好,而那個孩子從來都不過問老人的事情,也不盡孝心,老人傷透了心,才把財產給了那個孝順的孩子。我奉勸那個沒有盡到孝心的孩子,你不要去爭老人的財產了,你沒有臉去爭,還是捫心自問一下自己,老人為什麼這麼做,你也有老的時候,等你孩子這樣對待你,你會有何感想。

另一方面,老人有重男輕女的陳舊觀念,不管女孩子做的多好,財產也要給男孩子。希望這個女孩想開點,畢竟自己對老人盡了孝心,已經問心無愧了,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百年以後無愧於心。


盧溝曉玥


對於子女財產分配和遺囑偏向一個,大多數的父母是這樣的心理支配,

一、一個子女供大學,另一個無學歷,處於彌補財產給後者;

二、一個兒子一個女兒,處於養兒防老心態女兒是人家的人,財產給兒子。

三、處於感性,對某個子女嘴甜聽話,對其中子女的恨之厭惡,有意偏愛,明把財產給他,暗在經濟上資助;

四、相對一個困難一個富足,財產給困難者;

五、有被忽悠或逼迫,被動財產不公平處置;

六、處於糊里糊塗狀態,外表還看不出來。

對於應得而未得,或者是應該不得但不理解的這些子女的消極表現,我很理解。畢竟父母的不公平或者是他們認為的不公平是有錯在先。雖然法律規定贍養老人不能以是否繼承財產和幼年撫養到不到位來確定。我可以不高興,我可以被動應付,或以這個理由不作為,即使得錢財,也得不到情感。

在繼承財產和如父母如何處理成家子女的關係上,家家的經很難念,現在的社會和多年前不同了,老年人要有新思想有法律概念體諒子女,即使半碗水也要儘量端平;年青一代尊敬體諒老人,自強不息。我們也只能說這些。

父母的上述做法的後果程度,子女的反應敵對程度,每個家庭各有不同,矛盾的激化和緩釋也不同。家庭矛盾,有好多是法律無法概全的,即使分析頭頭是道,也難把事解決的明明白白。


泰山木32140178


我的情況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我父母是知識分子,有醫保,有社保,三線城市有套小房子。

現在狀況:跟我生活,母親帕金森,生活能夠自理,父親沒有大病,老年病有。所有衣食住行的經濟開銷全部有我負責,他們的退休金每個月給我弟弟做生活費(弟弟四十歲,不工作11年了),幾乎所有的財產給弟弟(已經寫了遺囑)。現在父母身體維持得好是因為很多進口藥從國外帶進來,醫保不能用,全部自費,當然是我掏錢加想辦法,每年十幾萬,壓力特別特別大。感覺我經濟能支持一天,他們就能多活一天,一旦我經濟上支持不了了,他們就等死了。他們不想死,可是也沒有很強的求生欲,活一天就能照顧兒子一天。

可是作為女兒,沒辦法看著老人等死!

因為,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沒有重男輕女。當我不好好學習的時候,是父母逼著我考大學。才有了我的今天。

我對於父母的財產給誰,沒有任何怨言。有怨言的是,明明不公平的事兒,父母就覺得我是一碗水端平的!這讓我不能理解。

給老人養老,真不只是錢的問題,尤其帕金森,伴隨老年痴呆,性格鉅變,明明父母也是高知,現在根本不講理。我媽說:我養你這麼大,還跟你講理?我媽被人騙了,一萬多塊錢,讓我出,還說:你給我出錢不應該呀?我只有安慰自己,她還沒有臥床不起,就是我最大的福氣。日常起居都是爸爸伺候媽媽。還沒需要我伺候。

這不是可以講道理的事兒,看的是自己的心,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用戶6513215006357


這是個值得討論的好問題,不管在農村還是城市這種現象都存在,不同的心態人對父母這種偏向的做法,會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父母這種偏向的做法,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不是孩子們之間鬧矛盾,就是給自己添堵。古人云:那個茄子好做種?

在農村有個不成文的風俗:把出門的姑娘潑出門的水。女兒結婚沒有帶走孃家的一磚一瓦,也就不享受父母的繼承權,同時沒有善養父母的義務。因此,一兒一女的家庭,父母再多的財產,自然有兒子享有。不過我認為財產如果有一定的數目,父母可以跟兒子商定,多多少少分一些財產給女兒,一是畢竟是你們女兒,二是女兒對家多多少少有點貢獻,三是兒子只能這麼想:總歸是一娘所生親兄妹,能給予別人說明自己富有,何況不是外人,作為女兒要心懷感恩,這是意外的驚喜,總比一文不給要開心。家人彼此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叫一家親。

無論在農村家中有兩個兒子,還是在城市一男一女的家庭,作為父母在有生之年把財產全部給哪一方都是極其不明智的做法,只能惹火燒身,製造事端,難以自拔,好心辦錯事,不僅父子有矛盾,而且兄弟不和,甚至一家人反目成仇,上法庭打官司。因為子女共同享受父母的繼承權。與其父母糾結財產給哪一個孩子,倒不如平分為好,還不如在有生之年一個不給為好,留著防老。常言道:老舉不突手,突手不老舉。只要能動財產絕不能隨意給下一代,自有自方便,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父母理應好好享受生活,安度晚年。

作為父母十指連心,而且有長有短,不管哪一個孩子生活不如意,或疾病,父母都同情和心痛,父母可能會偏向誰,也許就會私自的把財產就給誰,但是起碼另外一個孩子要有知情權,能夠得到孩子理解就更好,說明父母心裡有他。作為孩子只能這樣想,父母把兒女領養成人,結婚生子,已經很好了,父母的財產全部給自己也不能要,起碼要分給弟妹一半,不分給自己也罷,可能自己比另一個弟妹富有,給了發不財,不給窮不了,打贏了法理,卻贏不了親情,家和一家親,一家人能相互體諒,就是孝順父母。


阿陳141992894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西西,在家待產的二胎寶媽

不知道家裡孩子是男是女,在農村很多老人還是重男輕女的

1.一男一女

面對這樣的家庭組個,只要家裡有一個兒子,不用說,父母肯定是都會把錢留給兒子,不管他結沒結婚,反正農村都是這個樣子,城裡人不知道他們怎麼分配的。

尤其農村改造了的那種,錢和房子基本上都是會留給兒子,所以村子裡因為這種事打官司的也不少。

2.兩個兒子或兩個女兒

如果家裡有兩個兒子的話,東西應該是平均分配,不過總會有多有少,沒有絕對的公平。



西西情感說


為什麼女兒都開始爭了呢?因為三十多年計劃生育政策,小康中產階層普遍獨生子女,都普遍受過高等教育,都有養家餬口和孝敬父母的能力了,一半獨生女兒家庭的女兒得到了父母百分百的關愛和財產所有權,以至於多子女家庭的女兒,特別是受過教育的,知道了原來女兒也是值得被愛的,那為什麼我的父母只愛兄弟不愛我?是我不配麼?那我也要爭取……


手機用戶59153598509


財產給誰叫誰照顧!一樣是子女,既然財產都你得了,當然你照顧也應該的。想得財產時就想獨吞,照顧老人時又想一起,你也太能算了,良心讓狗吃了。這種老人暴屍也活該!


草原籽籽


父母的東西願意給誰就給誰吧,至於我們做晚輩的,做好我們該做的事,盡好我們該盡的義務,畢竟什麼東西靠自己掙來的才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