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怎麼可以對學習英文感興趣?

豬大腸就是你


有些人覺得學英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當然也有些對學英語提不起興趣。但如今的學習甚至是生活中有很多機會可以用到英文,所以怎樣才能對學習英語提起興趣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這點吧!

明確目標

漫無目的地學習一樣技能是很無趣的,所以當你想培養對英語的興趣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明確自己的目標,告訴自己努力奮鬥的原因。比起考取某某證書,設想自己未來的規劃,會更加有學習動力。就類似於為了穿上某一件好看的衣服,比體重秤上的數字更能激發人們去減肥。

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

有些人效率非常高,有些人喜歡拖延,這兩類人採取的學習方法都是不同的。效率高的可以選擇短時間內完成一項高強度的學習任務,而拖延症患者更需要解決的是自己想拖延的想法。類似的還有,一類人喜歡英語的語法,還有一類人喜歡地道純正的口音,那麼就可以在保證不影響你的學習任務的情況下,多多拓展這類內容。


學習這回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合適的學習方法可以讓我們保持對英語的興趣還有熱情。好啦,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啦,如果還有別的問題,可以留言在下方,喜歡我們的話關注一下哦~


艾倫英語部落


我家寶寶很喜歡學英語,目前2歲2個月,方法如下快來看看吧。

我家小孩從1歲開始接觸英語,我採用的慢慢薰陶的方式,每天早晚放半個小時的英文兒歌或雙語故事,他玩他的我放我的,這個時候只需要用耳朵聽即可,平時他在看小卡片的時候我也會一邊讀中文,然後再說一遍英文(這個僅限我會讀的英語),到1歲半那會他就已經會讀幾個英語單詞了(當然他的發音不是很到位,中文也還湊合),後來就買了幼兒啟蒙英語書,我們可以一邊用手機放,一邊教他學習了,晚上睡覺前看書絕對是一個好習慣,當然這個也得家長們慢慢培養,我家寶寶每天晚上都要看會書的,再大一點我們就可以給他看全英文的動畫片,一邊看一邊就能培養寶寶的英文耳朵了。我家寶寶剛開始聽得雙語故事,現在全英文故事也很喜歡去聽哦。


嘖嘖不作聲


謝謝提問!

對某件事情有興趣或沒興趣,這是一個非常個人的事情;要培養對英語的興趣,小編嘗試建議一些可能的方法(因不同人的年齡段,和已有的英語程度,自己調整難易度):

1。看卡通片,看國外的兒童節目(像芝麻街之類的)。

2。看英語兒童故事書,英語小說。

3。看著歌詞,聽唱英語歌曲(建議唱民歌,因為一般伴樂比較不會太吵,歌詞可以聽得比較清楚,節奏也比較慢,對學習英語更合適)。

4。玩英語拼字遊戲。

5。玩英語填字遊戲(這個比較難)。


御遊戲於學習,是產生對英語興趣的主要方法之一;所以小編建議了以上幾種方法。 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我當年初中時就與幾個同學,組了一個民歌小組;一有時間就聚在一起,抱著吉他,逛書店找歌本。利用唱歌的興趣作為載體,練習英語句法、發音和聽力。每次學會了一首新歌,大家都歌不離口,上、放學的時候,走在路上就唱。這個唱歌小組一直維持到高中畢業,令我們的英語成績,在班上都是前幾名的。

《雙子座視角》的欄目,“好歌賞析,聽歌學英語”和“英語拼字小遊戲”也是為了提起小夥伴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而設。所以建議試試。


雙子座視角


孩子會抗拒學英語,應該是已經形成了母語強勢了。這類的孩子普遍是在五六歲以後才開始接觸英語。他們已經習慣用中文來表達和進行思維。

比如他們會排斥看英文動畫片,甚至排斥你用英文給他講讀繪本,這我們該如何引導呢?對於這一類的孩子,我們可以試著讓孩子看雙語動畫片,就是中文動畫片裡夾雜著一些英文對話,而這些英文並不影響孩子對於動畫情節的理解,比如像《朵拉愛冒險》這一類的動畫片。我們還可以試著先讓孩子看幾遍中文版的《海底小縱隊》,等孩子對情節內容很熟悉了,我們再讓他看英文版的《海底小縱隊》,這對於他來說接受起來就比較容易,在看動畫片的時候,也能起到磨耳朵的作用。我們也可以給孩子放雙語的音頻故事或者簡單的英文故事聽,讓孩子慢慢適應英語環境。

 

我認識一個朋友,她的孩子也是五六歲才是學習英語,這位媽媽自己講小豬佩奇和一些經典的英文繪本錄製成雙語音頻故事,一點點地在音頻裡融入英文單詞和簡單對話,供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聽。這個效果也非常明顯,她會逐漸在音頻故事裡慢慢增加難度和英文量。現在她的孩子已經可以直接聽原版的音頻故事了。孩子肯定最願意聽自己的媽媽或爸爸講故事啦。如果你的英文也不錯,不妨試試這位的朋友做法吧!

記得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要讓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大了,可以為她篩選一下雙語小說或美劇,讓學習的方式更多元、遊戲化,你也可以和他一起學習,共同監督。


兔小悅親子學院


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對英語學習來說成功是成功之母。英語這個學科,有太多的知識點,一個的單詞就是一個知識點。初中英語考綱單詞有2000個左右,高中英語考綱單詞有4000來個。在英語詞彙方面的成功,對於英語學習來說非常重要,很多學生就是英語單詞記不過,最後,後面的什麼語法舉行閱讀,也就沒有辦法了。

記英語單詞,一定要全身心投入,有眼耳口手心並用。首先英語單詞的讀音,要在讀準的基礎上面大聲讀在研讀多遍,這樣一下子就把英語的讀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要去研究一下這個單詞的一些特點,去做一些聯想,這樣便於我們找到一點點記憶的竅門。比如說,candidate這個單詞,候選人,它包括can能did做做ate吃三個單詞。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聯想候選人,是一個能做又能吃的人。這樣就有了記憶的竅門。第3步就是把這個單詞邊拼邊寫,寫5遍以上。第4步,我們記單詞要進行及時的小批量的複習,和臨睡前的複習和第2天一早的複習。這一步是我們記憶裡面的規律。當我們快速記單詞,問題解決之後,其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高考情緒調節專家


你好,我是Mr.An,宸宵老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只要是人,總會有自己的興趣。這個興趣可能是繪畫,看小說,聽故事,數碼科技,甚至於遊戲。那麼將自己的興趣與英語聯繫起來就簡單多了。


比如,如果你喜歡聽演講,TED就是你最好的選擇。各大網站都有這方面的免費資源,在聽演講的同時,可以暫停看看演講的人用了哪些單詞,注意他們的發音語調,也許聽到了一兩句你覺得還不錯的話,就可以適當模仿一下。既提升了你的眼界,還學了英語。即便是單純的聽,也刷了下耳朵。


如果你喜歡看小說,那麼就可以直接找小說來看,《The horse whisperer》《gone with the wind》《Frankenstein》《The call of wild》都是不錯的小說。當然,如果覺得這些太老古董了,那就去搜下現代小說,也是可以的。


如果喜歡看英文電影或者美劇,在這個範疇裡選擇面就很廣,各類題材的都有,我就不一一例舉了,總之看就是了。像我個人就很喜歡看《冰與火之歌》,並且非常痴迷,而今年就要進入最後一季了。到底我在看美劇還是在學英語,真的很難說,但是主角們既然說英語,我就得聽著,看著,不然就沒法繼續看下去,最起碼這部英文作品我很喜歡,你說以後我還會不會反覆看呢,有了喜歡的主角,我就會念他們的臺詞,那也就繼續學英語了。


如果喜歡科技數碼,那也簡單。去某寶找找看相關的雜誌,如果你是個發燒友,對於分辨率,驍龍處理器,康寧第五代這樣的詞不會陌生,那麼看雜誌的時候,你會不會直接就把單詞和你已經知道的數碼知識對應上呢?會不會把你學習英語難度降低呢?


所以說,對於英語感興趣的方法,在於你本身對什麼感興趣。以上只是我舉的一些例子,如果你有了擅長的領域,再去看看英文資料,提升英語會很輕鬆。加油!


英語老師MrAn


如何對英語發生興趣,如何對英語學習保持耐心?

讓我們先來說對英語發生興趣,如果沒有孩子,那我可能是提到工作的需要,出國的需要,對英語文化的欣賞需要,有了需要和興趣,以及需要的迫切性和興趣的濃烈度,自己自然會迎難而上。對於成人來講,為了謀生或者自己的興趣,都是不需要督促的,如果不是謀生的需要也沒有興趣,不想學就不學了唄。

這裡我要特別提到的是幼兒和大童以及中學生如何對英語發生興趣。

第一,對於中學生及其年齡以下的幼兒和中大童來說,英語在未來的時代和漢語的關係可能只是如今方言和普通話的關係,這個關係是如今已經有了,但是未來十年可能會更加普及。所以,所以為了工作生活交際休閒,學好英語會說英語都迫在眉睫。也就是說,英語和駕照一樣是生存和生活的必會技能,關係著一個人幸福指數,誰還能對提高幸福指數沒興趣?

第二,一個讓你發生興趣的事物必然是存在於日常生活或者經常的所思所想中的,也就是說它不是存在於你的生活中就是存在於你的心中,並且是經常性的,和你的身心有互動的,而不是束之高閣或者封存箱底或者放在一邊從來不搭理的,那麼英語也是,你有用它的地方,你受得了它的折磨,你因它而自豪,它能為你帶來新的視界打開新的窗口認識和吸收新鮮的事物,那麼你自然對它是有興趣的。

第三,任何一樣興趣,都是讓人關心的和你互動的,而不是一個擺設。比如釣魚,你會時常地上市場看看出了什麼新的裝備,時常地考察考察周圍的河塘,可能還交了幾個漁友,釣魚是你的談資,是你關心的事,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因它得到了身心愉悅。那麼英語也一樣,你要對它發生興趣,你得有投入,裝備和時間,裝備包括視聽設備以及更重要的一部分——書籍(這個後面再詳說),對於一個幼童或者中大童或中學生來說,對事物的興趣正是濃厚的年齡(當然,這個對世間萬物的濃厚興趣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所有的孩子天生都是探索家),那麼這個時候可以把孩子感興趣的內容用英語的方式推送給他或者說用英語的方式來餵養孩子的求知慾,試過的人會知道,這個收穫是驚人的,並且是一舉兩得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英文是一個順帶的行為,孩子的目標是探索解惑。比如我的孩子,有一天他對泰坦尼克號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家裡所有的關於泰坦尼克號的書都找出來讓我給他讀一遍,覺得不過癮,讓我給他讀了兩遍三遍甚至四遍,這個過程,他自然而然地記住了很多新詞,擴充了輪船方面的知識;更奇妙的是,只是會讀簡單英文的孩子竟然抱著其中一本他的程度要高很多的書讀了起來,當然第一遍是不順暢的,但是這個不打擾他的濃厚興趣,那本書他讀了三遍,三遍以後當然他自己能讀的很溜了。(當然這個啟蒙和開端也是需要做很多功夫的,這個後面再詳說。)然後剩下的事情它是一個良性循環。所以說英文不是一個擺設,你得把玩它。

興趣講完了,接下來我們說說耐心的問題。耐心的問題因不同起點的人而存在與不同的階段。

先來說說起點早的孩子,比如三歲之前或者一年級之前,起點玩的孩子基本是搭著認知的車一路前進的,英語對這樣的孩子來說只是一種切換而已,是自然而然的,會,自然不煩,自然有耐心,就是這個意思。那麼這種孩子他的耐心問題可能會出在瓶頸階段,上升到另一個階段的時候,原地徘徊,這個時候比較燥,第一個臺階他覺得沒意思,高一個臺階覺得吃力聽不懂煩躁沒耐心。那麼如何應對呢?

這個時候,家長或者老師或者陪伴人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陪伴人或者家長或者老師第一個是自己要走耐心,檢查一下是不是孩子認知的問題。比如我孩子的一個例子,這還是比較小的時候大約兩歲不到半吧發生的,有一次讀一本英文繪本,裡面幾乎都是講到跳舞的舞姿的,但是我的孩子還沒有看過這些舞蹈的方式,給他講相應的英文他也不明白,於是我用pad搜了一些舞蹈給他看,看了以後告訴他各種跳法的英文說法,然後叫孩子也試試看,然後這些詞就知曉了。

早啟蒙的孩子再提高一個臺階的時候如果遇到耐心的問題,那麼如果除了是認知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積累的問題,積累的量不夠,上臺階自然難,這種也好辦,同種類的再多多閱讀和聽就是。過段時間,拿起高一個階段的書試試,如果就得還算比較順溜那麼就是可以開始新的階段了。

總得來說,對於早啟蒙早開始的孩子,耐心只是一個小小的坎坷,相對於晚開始的孩子來說。

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說說開始英文比較晚的孩子或者成人的耐心問題。

英文開始的比較晚的孩子或者成人的耐心問題為什麼相對來說比較難克服呢,原因在於開始晚的人往王不知道從哪來開始,從什麼階段開始,一下一拔的太高往往是眉毛鬍子一把抓往往是吃不消;從零開始吧,很多題材內容有覺得幼稚沒意思,所以就比較難辦了。

那麼這種我第一個建議還是不要好高騖遠,一定從零開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踏踏實實往前走,從零開始的確是很幼稚,但是你知道菜擦子用英語怎麼說嗎?切菜板用英語怎麼說嗎?開關用英語怎麼說嗎?像開始學說話和認識世界的孩子一樣,用英語把生活中的事物都摸索一遍,這樣也就積累了大量的常用詞彙,然後再選分級閱讀的書,一階一階的完成,各種生活用語各種場合的表達語法知識也是循序漸進的。所以,開始晚的人的耐心問題要根本解決,我覺得還是要變換學習方法。那種直接看原著或者看原聲影視的方式我不做討論,因為那種方式能堅持下來的自然有人家自己的動力和耐心和恆信,堅持不下來的自然沒有,說也是白說,因為我自己就沒堅持下來,我也不想空口無憑去“假性”鼓勵別人。


類風溼媽媽苗姐


英語是一門語言,多了一種語言就多了一種與外界溝通的方式。 它的好處隨便一列就是一大框:

1.會點英語,碰到外國人的時候還可以用散裝英語交流一下,不至於一臉懵;

2.很多研究表明,多學一種語言會讓腦子變得更聰明,英語完全可以讓你的思維變得跟往前不一樣;

3.很多考試英語都是一個必備的科目,把英語學好了,通過考試自然就更輕鬆了。

...

所以為什麼要對英語不感興趣呢?

我想很多人對英語不感興趣,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以下的原因:

1.英語單詞太難記了;

2.英語語法太複雜了;

3.英語考試總是考不好;

反正就是英語太難了。我堂堂一箇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

所以要想學好英語改變心態很重要!千萬不要把英語當成一門學科去研究!要知道英語是一門語言,就跟小孩子是學會說話一樣的,學英語只要多聽,多讀,多練就可以了。而且,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對它要有耐性。

說到長期,很多人會受不了,可能堅持沒到一半就放棄了,如果做的事情本身很難的話就更不用提了,第三天就棄坑的都有。

因此,把英語簡單化很重要!

1.千萬不要死背單詞。

很多人學了那麼多年英語記單詞還是靠背拼寫。比如:apple是a~p~p~l~e.

好想問,如果遇到一個長的單詞的話,背到後面還能記得前面的字母是什麼嗎?😂那不是在學英語,簡直是找罪受,會感興趣才怪!

記單詞的方法網上很多,讓單詞變得有趣的方法也很多。

2.千萬不要研究語法。

很多人認為學英語就是學語法,其實不然。三歲的小孩子她可不知道什麼主謂賓定狀補,可依舊能用一句話把意思表達出來。聽多了,說多了,自然就會了,所以,真的不用研究語法。對於沒有英語語言環境的人來說,沒有口語練習的對象就讀課文吧。

3.千萬不要以為靜下來認真學才是學。

看電影,聽音樂是學習,排隊坐車的時候塞著耳塞聽英文對話也是學習,睡覺的時候旁邊播著英語也是在學習。有個詞叫磨耳朵。它很管用!

4.利用一些英語學習軟件。好玩,而且實用!

總之,別把英語當回事!🙃



英語學習貓


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其實,興趣也未必有太大的動力,有目的,有計劃,有反饋地學,才能學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中學學英語開始到高考甚至大學,我們都是被迫學,甚至是為了考試學,但結果是一樣的,還真學得不錯。

因此,回答你這問題之前,需要先問問你,你為啥想學好英語?目的是什麼?工作需要?是想出國讀書?出國旅遊?交朋友?還是輔導孩子?

就我的經驗而言,想學好英語的就按照如下幾步照做,肯定可以。

第一步,找到你學英語的目的和動力。

比如,你想通過一年的時間,學會365句流利的英語對話,一年後到國外旅遊。

第二步,帶著明確的目的,你需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用任務管理的辦法,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就是每個月學會30句,每週學7句,只到拆分為每天一句。

第三步,邊學邊尋求不確定反饋。

學習英語是個枯燥的過程,但是如果學完就能馬上用,就會有很好的效果。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去了國外呆一段時間就會了。一方面是環境影響,一方面就是及時反饋。

但為什麼是不確定反饋呢?因為老是一樣的不好反饋會打消你的積極性,老是好的反饋又會覺得無聊,或者覺得太簡單了,沒意思。不確定是要跟你的感情聯繫起來,比如打遊戲和打牌,有時輸了有時贏了,你就會期待下一場。學習也一樣,不斷調整你學習方法,有了不確定反饋,效果會超乎你的想象。其實,人生也一樣,未來最大的意義就在於不確定性,都知道就沒意思啦。

但你又說了,我也沒有說英語的環境,怎麼尋求不確定反饋呢?

我推薦的方法又有以下幾種:

你可以找個外教一對一聊;

或者跟會英語的朋友展示,讓他們對你給個評價,並幫助你糾錯,還能監督你;

再或者,加入一個學英語的群,按時打卡學習並在群裡展示,不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還能讓你有壓力有動力地堅持;

或者,先有交了學費,每天堅持學習打卡返還學費的那種,也很有用;

還有一種方法是跟孩子一起學,既達到輔導孩子的目的,還能自學;

最好的辦法,你可以幾種辦法同時用,像升級打怪一樣,不是很難而且越學越有樂趣。這樣,你肯定也會認真堅持學的,當然也會學好。

我就是這樣學習寫作和演講的。

告訴自己,不逼自己一把,還真不知道自己有多牛!👍

還有,你之所以這麼問,我猜想你不是那種想要出國求學或者工作需要的目的的,要是那種的話,報個集訓班,或者短期閉門悶頭學,見效更快。

最後祝您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越學越好!


素顏修心者


作為英語學霸的我認為:要想培養對英語的興趣,英語學習應遵循以下六大原則。這些原則都是"常識"性的。正如美國總統林肯所說:一個人必須依據語言、邏輯和"簡單的常識"來決定問題和建立自己的行動計劃。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你按照常理去做,你就可能成功。你違背了常理,就不可能成功。當然,成功與否還取決於你的"努力"。這一次,你若按照常理去做,並且下工夫,那你就要成功了!

(一)簡單原則

學習英語:從簡單的開始

運用英語:簡單-好、更簡單-更好、最簡單-最好

上大學的時侯,英語老師讓我們大量閱讀英語。有些同學就借來原著,第一頁看下來就有20幾個生詞,第二頁還有20幾個……到了第五頁已不知道第一頁所云;到了第十頁已不知道前九頁講的是什麼。閱讀變得異常艱難和單調,體會不到有任何收穫,讀英語原著變成了查英語詞典、記憶生詞的過程,變成個苦差事。因此很少有人能堅持下去,就放棄了。其中有人又做了第二次努力,結果還是放棄。原因何在?我想它違背了"循序漸進"的常理。

所謂"循序漸進"就要求你從"簡單"開始。學習、使用英語都要遵守簡單原則。當年,我碰巧是從英語簡易讀物開始的。現在,書店裡有好多套把原著簡寫成的"簡易讀物"。我先讀那些用500~800詞簡寫成的讀物,後來又讀用800~1500詞簡寫成的讀物,再後來就讀用1500~2500詞簡寫的作品……我能讀進去,因為我讀懂了;讀懂的感覺特別好。當一個人有了成就感時自信心就誕生了,並越來越強,也就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外國的英語文學作品彷彿帶我走進了一個不同的國家,一個不同的文化,一個不同的生活,結識了一些不同的朋友。在走入另樣的文化、生活、人物,風俗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神往,一種強烈的慾望。每時每刻都想讀!

只有從簡單的開始,才容易入門,才容易產生"興趣",才容易把事情進行下去。英語閱讀應遵守"簡單原則",聽、說、寫都應從最簡單的開始,因為簡單原則有巨大的優點:

1、造就成就感,培養自信。

2、增加興趣。

3、語言朗朗上口。

4、易於學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國學生對簡單的語言往往不屑一顧,只求理解而不去嘗試著使用自己學到的東西。中國學生在學英語中最喜歡追求一個字--"難"。儘管學了很多難的東西,卻不會"用"。而事實上,簡單的東西如能靈活、準確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從口語來說,人們並不是看一個人會說多麼難的單詞,關鍵在於看他能否熟練運用最簡單的單詞、句型、語法來表達情感、思想。英語國家人們日常生活的交流是通過有限數量的單詞和簡單的句型來完成的。

Plain English(簡潔英語)在英語國家已成為趨勢:即在說或寫英文時都力求簡單。而中國學生儘管學了很多難詞,複雜的結構,但就連用簡單詞和結構來表達思想都做不到;有時用了很大的詞,一方面不妥,再者也很難讓別人明白。其實當你透徹理解英語中的"小詞","簡單表達方式"時,才能熟練地用簡單英語交際。

當然這並不是說"難的單詞"和"複雜句型"一點兒也不能用,或者說沒有用,我只是說應該少用或儘量不用。但目前"簡單英語"即是"最好英語"的潮流是千真萬確的。其實你同外國人面對面交流,你就會驚喜的發現,他們講的英語是那麼的簡單,你甚至會反問自己學了多年的複雜英語用處何在?

學會容易的東西,並把容易的東西融會貫通地加以運用才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

(二)量的原則

多-好,更多-更好,最多-最好

中國人學習英文,精讀、精聽、精說有餘,但泛讀、泛聽遠遠不夠,大量的亂說就更不夠了。沒有量的變化,怎麼能有質的飛躍?因此,中國人學習英語在注重"精"的同時,必須更加註重"泛"。比如學習英語閱讀,如果沒有讀到足夠的數量,就無法熟練地閱讀英語。若要學習聽力,那就大量地聽各種磁帶,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視,看英文電影。如要學習英語口語,那就儘量多說英文。學習英語不能太急於求成,因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質"的飛躍。

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許多人學習英語時,往往有一種誤解,認為一本書就代表一個水平。比如,當讀完一本初級閱讀書時,就會說"我的閱讀水平達到初級了",學完一本高級閱讀書,便狂歡"我達到高級閱讀水平了"。剛剛讀了一本初級口語書,就認為已有初級口語水平。讀了一本高級口語書,就認為已有高級口語水平。其實,英語學習有一個"點-線-面"的關係。一本書只是一個點,無數本書連成一條線,更多的線形成一個面。所謂"水平"就是面的問題。就拿閱讀來說,首先要讀大量初級書。當你讀完30本初級讀物書後,在你讀第31本初級讀物時已沒有幾個生詞,能輕鬆地讀懂,並進入作者所描繪的世界時,那你就可以讀中級水平的讀物了。僅僅讀過一本初級水平的讀物,基礎根本沒打好,就急於讀一個更高水平的讀物,那必然就會"欲速則不達",自然不可能學好。也就是說,無論處於何等英語水平,在相應水平上的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英語聽力、口語、寫作的學習亦應遵循這一原則。

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靠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樣的道理,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這時應再把感覺上升到理念,將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維中,英語就能運用自如。請注意量的積累在基礎階段最為重要。金字塔的魅力就在於它完美的建築結構。有寬廣深厚的基礎,才能造就塔尖的輝煌。學好英文的道理是同樣的。基礎必須打牢,也只有在基礎打牢的前提下,才能學好英文。

在量的積累階段,也應該遵循正確的學習方法。以閱讀為例,一套簡易讀物分六級,每一級有五六本,一本只有100頁左右,不超過一個星期就可以讀完一個級的讀物。你在讀的過程中,不要太多拘泥於語法,可以偶爾體會一下語法的作用,但主要精力放在理解小說的主題上。要注意,我們是在通過英語獲取信息,瞭解文化、生活,吸收新的思想。你要讀進去,才能讀得快。不要研究語言,要樹立數量第一的觀念,儘量快速地讀。這樣一來,堅持讀三四個月,英語的閱讀水平就會迅速提高。

總有人問,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學好英語。這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沒有衡量學好英文的標準,並且學習英語的速度也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你必須有正確的學習英文的方法。實際上,學習英語如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你很快就會入門。從入門到能用英語交際也就是一二年的工夫。因此,如果一直是按照正確的方法做,你很快就能學好英語。

(三)重複原則

英語有句諺語"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複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憶一下你學習任何一種技能的過程。無論是游泳還是騎自行車,都是重複同一類動作的過程。 任何技能的獲得,當然包括英語這項語言技能,均來自重複。一種事情重複多了,便產生了感覺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發展英語技能時,也應該遵循重複原則。比如,在閱讀時,當你讀過20本初級讀物後,就要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同樣的,當你讀過20本中級水平的英語讀物後,就應該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學習聽力和口語也要遵守重複原則。比如說,在聽了20盤初級英語聽力磁帶後,就要在這20盤已聽過的磁帶中選出一盤,再把這盤磁帶聽上20遍。在剛開始學習英語口語時,重複原則就更為重要。因為,剛學習英語口語,背誦一些英語後,就找同伴來練,反覆重複已學內容。 "重複原則"與"量的原則"缺一不可,要有機地把兩者統一起來。學習英語中的任一項技能:閱讀、聽力、口語、寫作,都必須在量的原則的基礎上,再反覆重複。英語中一定有一些你理解的很透並且已經掌握了的單詞或句型,你可以靈活自如地使用它們來交際。請注意,這些熟練掌握了的詞和句型一定是你重複過無數遍的,這些被重複的東西已經變成了你的一部分,因此你能把它們運用自如了。重複是人記憶的最重要途徑,重複使人準確、深刻理解事物本質、內在規律。 量的原則要求你多讀多聽,多說多寫,強調一個"泛"字。而重複原則要求你將同一件事做很多遍,也就是強調一個"精"字。如此看來兩者相互矛盾。但是矛盾是必然存在的。我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一定是矛盾的。因為只有兩個矛盾體,才能產生最大的動力使主體前進。好的英語學習方法也應力求矛盾的統一。既要有數量的積累,把面鋪開,又要同時將一本閱讀書、口語書、一盤磁帶、一部電影學透徹。在量的基礎上把部分內容學"精",這是很重要的。

(四)模仿原則

語言是人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形成的認同符號,其運用"規則"可依。孩子學語言是個模仿的過程,他們每天模仿父母、周圍的人、電視等一切可以模仿的東西,並且模仿得越來越象,突然有一天,他們停止模仿了,並且逐漸形成融合自己個性特徵的語言方式。

作為英語學習者,必須模仿已有的東西,不經歷到位的模仿的"創新"意味著錯誤。創新源於模仿,模仿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只有在你通過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語的靈魂、精髓,然後,才可能談到自己的語言風格。

學習英語時,模仿原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學習語音時,要大量地重複練習音標、單詞發音,朗讀句子和文章。而在練習過程中,儘量模仿"音標發音和單詞發音,同時模仿句子的音調和節奏。模仿對學好語音至關重要。最後,只要你用心發現,你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會越來越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