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有醫療保險的情況下還是感覺自己看不起病?

野立


這個問題說簡單也簡單

因為咱們城鎮居民也好,職工醫療保險也好,面對的都是【基礎醫療保險】,實際上就類似於車險中的交強險,交必須交,但是實際上碰到大問題時並不解決什麼問題。


實際情況中,常見病多發病並花不了多少錢,比如做個剖宮產、做個闌尾炎、切子宮肌瘤、普通的肺炎、腦血栓等等,即便是沒有保險,也花不了多少錢,生活中好在大部分都是些常見病,在普通的縣級醫院一般5000-10000元就能搞定,市級醫院一般常見病1-2萬也就能解決了。


所以對於常見病,偶爾長個病花個1-2萬一般家庭還是能夠承受的,有保險的話,職工醫療保險報銷80%,自費也就是3000-4000元。即便是沒有保險全部自費,問題也不大。

實際上我們看病看不起的是急危重症以及疑難雜症和慢性病這類情況。


以惡性腫瘤為例,其中花費最多的是各類特效腫瘤藥物,特別是靶向藥。這類藥大多數是基本醫保不報銷的,甚至很多藥都是國內沒有的【參考我不是藥神】。一個療程少則3-5萬,多則10多萬,一年費用下來上百萬也不稀奇。面對這類其情況我們的基礎醫保基本就杯水車薪了。這也是為什麼最近這幾年來國家進行醫保談判,目的就是就可能的讓老百姓更多的享受到醫保範圍內的優質藥物。


所以就像車險單純買交強險是不夠的,還需要自己買額為的商業險才保險。醫保一個道理,我們除了繳納基礎醫療保險外,應該為自己和家人額外買數額足夠的重疾險,買的話一定要買要那種單純的重疾險,而不是理財的那種。一般400萬左右的重疾險,有基礎醫保的人群購買,一年的費用400-500,還是非常合算的,建議購買。


產科李醫生


我安裝一個烤齒牙竟然用去了將近一萬元左右。從第一次補牙開始,來來去去共六次,每次都是在補呀磨呀,也不知搞得什麼名堂。前後共花去半年左右的時間,真是苦不堪言。還有半個月就可以安裝了。我還有幾個牙齒也不好,真的不敢想象還要多少錢?我是上海的退休人員,退休金3000多元,每年醫保費用只有1000多元。為了幾個牙齒就用去這麼多錢,別的病也都不敢去看,能拖則拖。我看我們國家的醫保還不如朝鮮和泰國了,至少他們的醫院還沒有像我國這樣,真的像吃人一樣!


手機用戶52050827999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評判,我是鄉下的中醫世家,在我的記憶中是這樣的。我記得在國家出臺新農合之前十里八鄉的人都來我家抓藥治病。不管什麼毛病和幾副中藥就解決問題了。但是自從國家提供了新農合政策,當地人可以報銷一部分醫療費的時候,病人的心態也就變了。

比如一個感冒咳嗽兩付中藥就治好的,也就花四五十塊錢能治好。但是喝中藥不能報銷。所以村民們生病了都跑醫院去,小感冒就輸液,輸液少則幾大百,多則好幾千。即使國家給報銷70%,個人還是藥掏腰包幾百塊。對於收入微薄的農民來說還是不小的負擔。

就別說治病了,現在的患者無論是感冒還是大病,還沒有治療呢,一趟檢查下來就已經吃不消了。我們遇到的這樣的案例太多了,他們在醫院把錢花完了,沒錢了就又回到農村找我們給吃中藥醫治。幾副藥治好了還不買你的賬。一副藥加強診斷費才30幾塊錢,還嫌貴。還不夠他們在大醫院的一個掛號費呢!所以,建議新農合的患者不要老想著佔國家的便宜,也要選擇好如何就醫。










行俠藏醫


醫療保險。

關於醫療保險,是一種以保險的形式為廣大人民群眾減輕醫療負擔的一種方式。進年來,隨著國家對這項工作關注度的提高,醫療保險覆蓋的面積越來越大。無論是職工或是城鄉居民,都可以參加保險,並享受部分醫療費用核銷的待遇。

享受待遇的同時,就要遵守待遇的規則。

醫療保險的部分要求、限制、制度。

醫療保險的本身有很多的要求,只有符合這些要求的項目,才能享受核銷待遇。今天就來簡單瞭解一下,幾項主要的核銷要求。

一、《醫保三項目錄》:一本很厚的書。所謂的三項:藥品、診療、服務設施。醫保把所有醫療費用歸納為這三項,而只有《醫保三項目錄》裡面有的項目,醫保才是核銷的。

二、醫保核銷大類:《醫保三項目錄》中,把所有項目分為三類。

甲類:100%核銷。

乙類:藥品85%~60%核銷,診療及服務設施:90%~60%核銷。部分藥品有核銷限制,只有與限制要求符合時,才可以核銷,而且這個限制與藥品說明書無關。部分服務設施限價支付,也就是有報銷限額。

丙類:不核銷。

三、起付線及封頂:

職工、城鄉居民醫保都有起付線,只有超過這個費用時才可以進入核銷標準。以年為單位,每住院一次,起付線減少一部分,減到一定金額後,起付線不再減少。

職工及居民每年可核銷費用有一個數額,職工和居民不同,因為職工和居民每年交的錢也不一樣多。超過這個數額,醫保不再支付。這個每個地區標準不一樣。

四、住院費用核銷算法:

住院總費用=醫保內費用+醫保外費用。

醫保內費用就是《醫保三項目錄》內項目。醫保外費用就是全自費的。

可核銷費用(也就是最後報銷的錢)是按比例核銷“醫保內費用”。

比例:職工:85%,公務員85%+公務員補貼。居民:64%左右。

五、門診費用核銷:

門診分為:普通門診,大、慢病門診。血透、腹透。

普通門診:核銷項目按《醫保三項目錄》內項目及比例核銷。職工部分項目可以統籌核銷,但大部分,還是個人帳戶核銷。居民:個人帳戶核銷。個人帳戶金額不足時,無論職工還是居民,自費支付。各地還有些地方限制性政策。

大、慢病:

大病指的是癌症、放化療。慢病指的是慢性病,如糖尿病併發症、心臟病等。大、慢病有報銷上限,大病和慢病上限金額不同,各地政策也不同。門診發生的《醫保三項目錄》內費用完全由統籌核銷。但是,只能檢查與已經辦理的“大、慢病”疾病相關項目,其它疾病不核銷。

血透、腹透:這個有單獨的醫保協議和年度支付限額。每個地區可以不同。

大、慢病門診也有起付線及報銷上限。

為什麼在有醫療保險的情況下還是感覺自己看不起病?

其實,每年的工資都在漲,可為什麼總是不夠花呢?一個道理,看病的費用也在漲。只是看病和吃藥更能引起社會的關注。出租車都漲價了,更何況其它呢?

國家現在正在想辦法讓人們看得起病,但還有挺長一段路要走。現在這種狀態,並不是某個醫生造成的,也不是某個醫院造成的。其實,醫院和醫生什麼也做不了,只能執行國家政策。

建議:

醫保的政策有很多,今天只是說了一部分。

建議身體不適及體檢、康復到正規醫院的專科進行。

以上為個人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指正。


機靈不太懂


我醫保一個月也就100多元,就流感看好也至少300左右吧!住醫院6000元,自己要付3000元,月工資4000多元,年齡大了,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已是常見病,要長期吃藥,一月工資一半多成了藥錢,不吃藥死的快,想辦個慢保比上天還難,醫保中心要求太高,老人達到辦慢保的條件,已經快死了,辦不辦也不重要了,這就是現在新疆的老人,現在的獨生子都不想回新疆,大學畢業後都到內地打工,結婚後沒錢請保姆帶孩子,老人也要去幫忙帶孩子,外地看病吃藥醫保中心不報銷,住院才部分報銷,病不起,聽天由命吧!死了也就解脫了,


劍客272079791


舉個案例,心臟堵塞要放支架,住院手術。兩個支架本能一次完成,卻給放一個,十天後再來做一次。一次手術變為兩次,門檻費收了兩次(這是自費的),再看收費單據,自費項目佔了大約三分之一,說是報銷90%,最後能到60%就不錯了。出院後,支架病人就離不開藥了。門珍早先是封頂5500元,病人一個月按醫院處方拿藥得1300元左右,5500元有800元門檻費是自費的,還剩4700元,拿藥報銷50%,這封頂5500元能吃幾個月?超出便是自費了。雖有醫保,能管什麼用?再大點的病,乾脆別給家人添堵,借債、賣房也救不了命。現實就是如此,小病能抗,大病靠天。


老茂805


大家說的都有道理,我說一點,比如感冒( 較嚴重了 ) ,到二甲醫院去看,掛號,檢查費,( 包括大夫珍斷費,拍片費,血液化驗,尿驗 )等,下來四五百元出去了。就這還不敢住進去,貴沒辦法啊!

我們國家對醫療改革是失敗的,醫院產業化,效益化,市場化,醫院以取得多少贏利為目的,大夫以拿到多少獎金而為目的,最終病人負擔加重。

還有教育,公辦為主,私立為附,可現在,教育成什麼了,考試為考試而教育,學生成考試機器,就和駕校交學生學車只教考試科目過關技巧,出來了卻開車起不了步,人多不敢開,高速不敢上,應試教育出的應試型學生。義務教育就不應該有校外補習。不說了灬其實大家都明白。


水韻江南拒聊


做為一個工作二十五年的醫生,也在去年成了病人做住做了手術。這樣的感覺更真實。確實,中國全民有醫保,但是中國醫保的特點是廣覆蓋,低標準。意味著醫保只能讓你吃飽或者是七分飽,而人民群眾的要求是飽的基礎上還要吃好。醫保對每個病種都希望標準化付最少的錢,病人希望獲得最佳的治療認為醫保會為此支付的,最終所有矛盾都落到醫生的頭上。醫保費用入不敷出,醫保實行年終結算,我們這的醫保現在欠各家醫院的費用是以幾年計的,不是公立醫院有誰生存得下去?而醫保的廣覆蓋低標準,大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想著怎麼生病還要花錢?你知道現在的收費標準還是十幾年前的嗎?所有的收費項目都是發改委訂的,所有的錢都是交給醫院不是醫生裝口袋裡。 現代醫學發展太快,更小的創傷更快的康復不意味著更少的花費。用十幾年前的收費標準怎麼樣跟上醫學發展的速度?醫保不願為新技術買單,意味著想獲得更好的治療會花更多的錢。 另外,不要總說中國看病貴看病難。連續幾年,我治療了幾個華人在美國在加拿大入籍的,已經診斷直腸癌了,要等幾個月才能安排手術,而在日本做個手術要花十幾萬人民幣在國內做相同手術全自費也是2萬多人民幣。更不要說在前半年一個老太太到美國看女兒,闌尾炎發作在美國做了一個腹腔鏡下闌尾周圍膿腫引流,交代她半年後再做闌尾切除,之後收到帳單因為無保險竟然二十幾萬美元,和醫院交涉後也是花了近十萬美元,半年後來我院花8千人民幣出院了。 說那麼多都是開會時手寫的,劃下今天的重點,第一醫保是廣覆蓋,低標準,標準,低,標準.。第二錢不是交給醫生,定價醫生沒這個權利。第三,中國人民看病不貴,不難,難的是滿足不了每個人的要求。


ericyin88


不知道大家平時到醫保定點藥店買藥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明明刷醫保卡買的藥,藥店不給全刷,留幾元幾角讓我們付現金!這個現金是不是就是藥品的進價,誰能告訴我?

以前讓我覺得醫保有點雞肋的事情,就是我媽前年開闌尾炎,標榜醫保定點的醫院,住院門檻費就要2000元(就是隻要住院,這個費用就要收,它不算治療費用、不開票甚至連收據都沒有、不給退)、一通折騰下來,出院打單子的時候,長長的單子1米多長,愣是沒有能夠用醫保報銷的?還有好多不存在的費用,什麼夜間護理費?夜間護理了嗎?全是子女在照顧,標榜醫保定點,醫保卡刷是刷了,一丁點沒報掉。全部自己承擔,那時候,我內心對醫保是有牴觸情緒的!

可喜的是,這幾年醫保體系越來越完善了,大病幾乎可以全保了,小病能走報銷的也越來越透明公開,而且可以異地保險不設障礙了!相信未來如題所說的“有醫保反而看不起病”的情況會徹底得到解決。






行者二旺


因為得了大病(癌症、血液病、罕見病)真正的救命藥還是要自費或大部分要自費。平時說治病醫保報銷70%至90%的份額,已不見蹤影。就拿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用藥《伊沙佐米》來說,一粒藥單價22473元,醫保報銷是4933元,佔報銷額的22%,已不是佔70%至90%的說法。剩下的17540元自己付款,一個療程吃4粒,也就是患者要付70160元,一般至少吃2一4個療程才緩解。還有其他藥和費用,一般家庭只能應付第一、二次治療,以後繼續治療是很難支撐下去的,有的人最後只能放棄治療,因為實在是借不到錢了。中國有了醫保又怎樣呢?如果將免費治療擴大到人民群眾,就不會有這種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