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總複習階段發展孩子們兩極分化更嚴重,作為家長你支持分a.b班進行復習嗎?

星星物理


其實對於學習來講,成績問題基本上是學習方法和基礎知識組合而生成的,因此,對於初中三年級階段的複習,我覺得如果成績分化比較明顯的話,實行分層教學或者分班教學,也是比較好的,因此對於這一個觀點我是持支持態度。

首先知識層次或者基礎知識決定了一個孩子能不能夠跟上我們的學習進度,或者課堂教學過程,很多情形下,我們的老師在進行教育教學過程中,特別是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辦法面向每一個孩子,他只能面向大多數,其實徹底實現分層教學的時候,面向大多數有可能就會細化成面向全體,因為在一個班級內的孩子,基本上的能力和水平是相當的。

其次是針對每一個孩子在團體中的位置所決定的,我們知道,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有時候我們在某一個團隊內,所表現的實在是太差的話,經常會傷害我們的自尊心,比如說在電影少年班裡面我們看到的一個情形,那就是,即使我們努力學習成績表現非常優異,如果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是存在的,所以說,分班之後,大多數孩子在同一個團體中,在同一個狀態下,他們更容易激發自己的自信心,更容易體會到如何成功,如何發展。

最後對於學校管理來講也是比較合適的,學校可以糾正自己的教育教學的思路,派駐專門的老師完成同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這樣才能夠體現教育的針對性,有利於教育資源的合理使用,這樣的一點我想沒有人會懷疑,也沒有人會否認。

分層教學其實是最好的一種教學方式,只是我們現在的教師資源以及學生狀態,沒有精力,沒有足夠的物質支持來完成這樣的教學,如果有條件的話,這是一種科學的思路。

其實因材施教,只不過是把分層教學精化到了個人而已。


宜城老師


分班複習,可以提高複習效率,我贊成。

此類分班複習,不同於常規意義上的快慢班,是從提高學習效率的角度為中考而劃分的。中考在即,時間緊,任務重。總複習階段,關鍵在於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快速的提高學習成績。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將學生分成ab班,可以更好的落實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避免“大幫轟”所造成的“學優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好”的這種弊端。在優等生班級當中,教師可以注重綜合,適當拔高。在學困生當中,教師要注重基礎,防止失分。這樣就使各自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都有所提高。在有限的時間之內,通過有針對性的複習指導,提高各自的成績,就成為可能了。


芳華校園


因材施教,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進行不同複習工作。

但是已經是臨近考試了,不建議再進行分班。一個新的環境,或者新的老師,對學生的成績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在一個班級裡,每個老師看到的學生都是不同的,但是要每一個學生都要有不同的複習計劃,我想老師是沒有這個精力的,這個任務要有學生自己來完成。

老師肯定是按照大部分人的學習情況來組織複習工作的,不可能因為某個成績特別好或者特別差的學生來改變原有的學習情況。即便是分了ab班,也還是會有差異的。所以不建議再分班。

成績差異大,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學生在平時的時候知識學習的不牢固,以至於再複習階段跟不上。這個可以課下找老師進行課後輔導,課後的輔導是針對個別學生的針對性輔導,可以直至要害,但有一點,學生自己要願意學習才行。


顏如渥丹其君也哉


家長本不怕分層,按能力各有所需,因材施教。但後來發現,分層不僅分的是成績,還有配備的師資和同班的同學素質也大不一樣,對於學校而言,薄弱班=差生班,學校力保好班,差班大多自生自滅,所以那些中游沒把握進好班又對孩子有期望的家長就討厭死了分班。


睿嘟兒


與其盲目的跟好學生在一起,永遠做墊背的,還不如分班,讓老師有針對性起火做飯,來得更適合。我任教初三,覺得好差生在一起,彼此受牽制,其實不止好學生吃虧,知識難度上不去,對差生而言,練習、聽講,都是自己夠不到的知識,何嘗不也是吃虧?就像窮人買衣,去綾羅綢緞莊,只看不買,能解決自己的穿衣問題嗎?還有心裡的不自信更會受到嚴重打擊。學習是一個道理。


17331016649


在總複習時發現複習基礎題,成績好的孩子早已經懂了,不願意繼續聽,他可能在發呆或者做其他題目,在講難題時發現基礎差的孩子是一點也聽不懂,他不敢睡覺但聽不懂啊怎麼辦?他也可能是在發呆!


星星物理


可以的。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有不一樣的複習計劃,ab班都要多注重對基礎的鞏固學習,學習好的學生可以在完成基礎練習的同時,多做一些,再此基礎上,對部分學生進行拔高訓練;提高學生自主性,最大限度的提高自習的效率


華之夢積分管理


分班複習,是件益事。無論對學生,對教師,是有的放矢的,會起到多贏的效果。優等生,需拔高,少差一點的,要進一步打好基礎。不同需求,用不同授課內容,各得其所。這樣就不會出現授課兼頸不到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