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一個吃貨,你們當地都有些什麼特產?

小曉兒8023


吃貨誰不是!任何一個人我想他都不會說自己不是吃貨!吃穿住行“吃”居首位!

我是地地道道的關中愣娃陝西人!說到我們陝西當地有什麼美食,我估計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臘汁肉夾饃、biangbiang面、秦鎮米皮、寶雞擀麵皮、麻醬涼皮、肉丸胡辣湯、牛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鏡糕、岐山臊子面、羊血活絡、生汆丸子湯……

首先臘汁肉夾饃應該排在首位,加入幾十種名貴香料長時間熬製的臘汁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炭火烤制的白吉餅酥脆可口,把剁碎的臘汁肉夾進剛烤製出來的白吉餅裡,一口咬下去香氣四溢唇齒留香,絕對算得上陝西地方小吃之首!其他的因為太多,說也說不完,但上面我羅列出的這些都是全國有名的美食小吃,如果你到西安來,西大街大學習巷回民街你吃一遍,一個禮拜你吃不完,太多好吃的小吃。

外地朋友要來西安品嚐美食小吃,歡迎大家關注我,我可以當你的免費導遊!



關中二虎


作為一個地道的徐州人,我就來說說我們歷史文化名城徐州的特產吧。

首先第一個,我小時候的最愛,小孩酥糖,徐州人應該都吃過。小時候,沒有什麼大白兔,沒有什麼旺旺奶糖,小孩酥是我們最常吃到的一種糖。拿到一塊糖,剛剝開就能聞到一股花生香,咬一口,酥脆可口,甜而不膩,滿嘴生香,回味無窮。

第二種,那就是俺大徐州最有名的了,地鍋雞!你來徐州要說沒吃過地鍋雞,那都算沒吃過徐州菜。地鍋雞,顧名思義,用地鍋做的,不是在煤氣灶上,也不是電磁爐上。就得用地鍋,鍋下用柴火生火,鍋裡可以燉雞,也可以燉魚,燉排骨等等都可以。大呼的辣椒大呼的料,然後鍋的一圈貼上小鍋餅,在菜湯的薰染下,也變得有滋有味,最主要的是還特別筋道,因為鍋並都是死麵貼的。嘖嘖嘖,寫完這些,我口水都流下來了。

第三個是沛縣狗肉,這個就有歷史了。是樊噲發明的。煮好的狗肉呈棕紅色,色澤鮮亮,氣味濃香,尤其是帶皮狗肉,那味道特別鮮美。原來沛縣喜酒上,狗肉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菜。不過現在不知道什麼原因,吃狗肉的越來越少了,近兩年來,我去吃喜酒,也發現狗肉出現的頻率也是很低了。

第四個也是沛縣的,沛縣冷麵。但是這個比較小眾,徐州地區只有沛縣豐縣吃這個冷麵,徐州其他地方都是吃麵線,米線。他三個的區別最大的就是口感上。冷麵比較筋道,面線比較細軟,而米線比較滑粗。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喝冷麵的。在我小時候,冷麵大多是用雞湯做的,在寒冷的冬天,給老闆5毛錢,一小會老闆就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冷麵,自己再放點辣椒,倒點醋,哧溜哧溜喝著,噴香,裡面的香菜和蔥花我都吃得乾乾淨淨的。想想就四味。不過現在沛縣慢慢的都改成了羊骨煮湯的冷麵了,再加點羊肉羊雜什麼的,一碗冷麵二三十。真懷念小時候雞湯冷麵的味道啊,再也回不到過去了,過去悠哉幸福的日子,你還好嗎?

哎,寫著寫著就傷感起來了哈哈,不寫了,來徐州可以找我玩,我帶你吃地鍋雞。我請客你掏錢哈哈😄






吃點家常飯


作為一個地道,河北山區承德人,我們那裡山上土特產特別多,有藥材、山杏、山核桃、榛子、每年到了七八月份也就是雨水多的時候山上會有各種的蘑菇。

記得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前後,都會跟著兩個姐姐去山上刨藥材,因為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孩子又多,只能自己想辦法賺點錢零花錢,也能給家裡減輕點負擔 刨藥材是個辛苦活那時候年紀小刨一上午也就能刨兩三斤藥材,我就喜歡刨根一種藥材名字叫黃琴 因為這種藥的葉子長的高很好找。

端午節過後山上的杏也該採摘了 山杏的外皮不好吃我們只要裡面的核跟仁 裡面的仁用來做杏仁露。

記得小時候每年放暑假的時候正好是山上長蘑菇的時候 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要去山上撿蘑菇每天要上好幾次山撿蘑菇,蘑菇的種類有很多我們把各種蘑菇撿到一個框裡面,然後到家再分類一種蘑菇一種價錢,我們三姐妹總會比較誰撿的蘑菇比較多 我每次都比倆個姐姐撿的少,因為我比較貪玩,上山的時候經常去採榛子,摘核桃弄來吃,撿一個暑假的蘑菇也能賣個四五十塊錢開學正好交學費。

我是個80後那時候雖然日子過的苦可是我們覺得童年很開心,很快樂!


鄉村美食阿麗


我是土生土長的無錫人,今天淘姐就給大家盤點一下無錫的十大名吃。

1、醬排骨:是無錫市的特色美食。也是一道老少皆宜的江蘇名菜,始於清光緒年間,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是用草排加黃豆醬油,綿白糖,黃酒,還有蔥、姜、茴香、丁香、肉桂等烹調。特點是:色澤醬紅,肉質酥爛,鹹中帶甜,非常好吃。

2、無錫小籠包:當地人稱小籠饅頭,是當地的傳統名吃。在清朝道光年間就出現了這種小籠包,10個包子為一籠,現在全國各地都有賣的而且都有自己的特色,無錫小籠包味甜,小籠包皮薄,餡大,鮮美多,很的特色。

3、清水油麵筋:是當地的傳統名吃,始於清乾隆年間,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在無錫閤家團聚的時候,飯桌上必不可少肉釀油麵筋。發展到現在從最初的清水油麵筋,到肉釀麵筋、麵筋炒肉絲、菜燒麵筋等等都成了無錫人們的日常飯菜。

4、三鮮餛飩:無錫人非常喜歡吃餛飩,而且這邊的店都賣餛飩搭配著小籠包賣的。雖然現在全國各地都有賣餛飩的,但是還是覺的是無錫人對於餛飩有一種不離不棄的執著。在無錫餛飩店光百年已上的老店就有很多。無錫的餛飩是用鮮肉、開洋、榨菜製成餡心,故稱“三鮮”。並用肉骨頭湯、豆腐乾絲、蛋皮絲為佐料。非常味美。

5、玉蘭餅:玉蘭餅創始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因當時正值玉蘭花開而得名。做是用糯米粉加開水糅合小塊,做成餅胚,然後包入菜豬油、豆沙、鮮肉、玫瑰、芝麻等餡心,放入平鍋用油煎熟,色澤金黃。其特點:外皮香脆、內殼軟糯、甜鹹適口。就是不喜歡吃油炸食品的人,也一口也會愛上它的。

6、梁溪脆鱔:又稱無錫脆鱔,相傳是在清末時期一個姓朱的攤主發明流傳下來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將鱔魚切成絲經兩次油炸而成,外觀醬褐色,烏光發亮,口味甜中帶鹹,鬆脆適口。

7、無錫三白:也是無錫三絕之一,即銀魚、白蝦、白魚號稱太湖三白,因其肉質潔白細嫩,味道鮮美,也是太湖船菜的招牌菜,一般多為清蒸白灼或油炸,這樣能保持食材的原味。

8、蘿蔔絲餅:是江蘇無錫的傳統小吃。其作法:將蘿蔔切成細絲,加少量的鹽醃製後擠出水份,然後在放入蔥末拌勻。另在用麵粉和水調成漿糊狀,倒入特製的模具中放入蘿蔔絲,然後再用麵糊封面,放入油鍋內煎成金黃色脫模即成。其特點:色澤淡黃,酥脆鮮香。

9、梅花糕:是當地的傳統名吃。相傳起源於明朝,因其形似梅花,所以稱為梅花糕。是用麵粉、酵粉和水拌成漿狀,注入烤熱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鮮肉、菜豬油、玫瑰等各種餡心,再註上麵漿,撒上白糖、青紅絲,在用灼熱的鐵板蓋在糕模上烤熟即可。

10、雞子大餅:又稱雞蛋蔥油餅,是當地的傳統名吃。是用麵粉、酵母、雞蛋、蔥等為主要而製成的。其特點是:香嫩鬆脆、油而不膩、甜中帶鹹。











淘姐的工作V生活


我們當地有哪些特產,地屬溫州文成縣城小鎮山區,農村山區有的就是山貨,我們這邊有種糯米山藥,特好吃。還有就是農民智慧製作出特色美食,一種索麵、一種番薯粉絲、一種米線。個人簡單介紹自己喜歡吃的這幾類....

第一這種糯米山藥又大又長,不易保存,農人在地裡挖時候特別小心,挖斷當天就得燒了吃等第二天就會壞掉變味,磕破皮容易壞不易保存。



糯米山藥以特有的糯性與韌性口感而著稱,吃起來黏而不膩,軟糯香甜如同糯米飯,其營養價值一點也不比普通山藥低,不僅口感軟糯而且個頭碩大。都說這是掘地三尺的美食,一般燒法:新鮮糯米山藥本身口感好,採取些排骨、香菜、再放點鹽,將排骨洗淨,熱水過一遍,放盤備用,將糯米山藥切成小塊。把備好排骨跟糯米山藥一起放高壓鍋裡,倒入冷水不要漫過山藥跟排骨就是,在放點鹽,倒點料酒,開中火燒至10到15分鐘左右,在小火燜四五分鐘,關火,等開鍋倒入盤中時,在上面放點備好香菜就可以了,絕對是山中一道美食。





還有就是在我們這邊過年過節,或者家家辦喜酒少不了我們這邊一道特色美食。一道特殊美食,我們農人將番薯製作成番薯粉絲,這是不可缺少一道菜。這道菜雖好吃,製作過程也是一道繁瑣步驟,農人們番薯挖來得洗淨,然後在機器打成番薯渣,在就是紗布過濾水中沉澱下來澱粉,將其澱粉拌勻,在就是放入蒸鍋蒸熟,在過個一兩天冷卻變硬,然後就是弄成絲曬乾。一道美食好吃背後都有很多繁瑣步驟.....






對於燒法炒番薯粉絲的用料 農家正宗番薯粉 兩捆 紅蘿蔔絲 半截 包菜 半個 雞蛋 一個 鹽 醬油 白胡椒粉 蔥 炒番薯粉絲的做法步驟 1 純正農家番薯粉絲先用溫水泡軟兩小時,鍋裡燒開水放入泡水後的番薯粉煮沸就撈起來控幹水分。 2 包菜切絲,紅蘿蔔切絲,雞蛋加一點鹽打散,全部備用 。 3 鍋裡放油,雞蛋炒好切成細絲先裝盤 。 4 鍋裡再放油,加入蔥頭,包菜絲和紅蘿蔔絲一起下鍋炒,放鹽,再裝盤 。5 鍋裡再放油,放入泡軟的番薯粉絲,邊用筷子炒散,加鹽,加白胡椒粉,包菜,紅蘿蔔絲一起下鍋炒,快炒好時再加入炒好的雞蛋和蔥絲炒散。個人簡單燒法,其他燒法還有很多,個人特喜歡吃這個,但也容易吃飽。



就簡單介紹特產美食,其實還有很多。


湯圓美食


家在秦皇島,沿海,如果讓我說出特色菜或者是小吃特產我好像說不出來。但是讓我說什麼好吃,那必須要提海鮮。

一說海鮮生長在海邊的都知道:基圍蝦,梭子蟹,蛤蜊,海螺,海虹,八爪魚,皮皮蝦,海星,扇貝,海參,鮑魚……想想都好吃。

如果這些還不夠,秦皇島的點心也可以提一下:各種酥:花生酥、核桃酥…(中式糕點雖然沒有西式糕點好看,但口感上一點兒也不輸)

小吃嘛,那就是:烤串!烤串!烤串!因為離著中國燒烤之城:錦州比較近,那烤串兒絕了…各種小海鮮,真好吃!

還有烤冷麵,作為北方的小吃,烤冷麵必須擁有姓名啊!


左岸TB


標準吃貨,老家蕭縣羊肉湯比較有名,還有小雞燉蘑菇,娃娃魚,麵皮,太多了


胃不大的小白


還算是吧!哈哈!我是貴州貴陽的!我們當地特色:花溪牛肉粉,水城羊肉粉,湖南面,腸旺面,鵝肉粉,酸湯粉,酸湯小火鍋,燉雞飯,絲娃娃,戀愛豆腐果,雷家豆腐圓子,怪味土豆,糯米飯,土風豆米火鍋,香辣蟹,酸湯牛肉,酸湯魚,蝦酸牛肉,辣子雞,土坡雞,鐵籤烤肉,水果冰粉等等等等等!哈哈哈!太多了!


肉肉左美食Vlog


作為一個福建的小吃貨,來來來和你們分享一下我們福建的特產海鮮。











多多小廚房


我們當地乃新豐江源頭,香港水源保護區,廣東的“香格里拉”,明山秀水,生態純淨,穀物豐饒,天然沃土。因此,誕產優質米酒,大米配以甘泉,傳統工藝,古法手工,酒醇厚甘甜,回味綿長。

今有“醉松風”,乃當地佳釀,工於傳承,守法古方,亦幸故土綠水青山,佳釀尤天成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