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血保存有用嗎?需要保存嗎?

趙信義


臍帶血庫是為新生兒臍帶血中存在的幹細胞的收集和儲存機構,目的是有朝一日用於潛在的醫療,尤其再生醫學,幹細胞治療發展迅速的當下。

臍帶血富含一種稱為造血幹細胞(HSC)的幹細胞。 在過去的30年裡,商業化的臍帶血儲存機構已經存在,公共和私人臍帶血庫現已遍佈全球所有主要的醫療保健市場。

臍帶血用途:

臍帶血使用的歷史始於40多年前。 1974年,也就是進行骨髓移植的第一年,還發布了第一份關於人類臍帶血幹細胞的報告。 該報告提出幹細胞和祖細胞存在於人臍帶血中。

在後來的幾年中,確定臍帶血幹細胞具有與骨髓相似的特性,並且可以用作移植中使用的幹細胞的替代源。

1988年,在法國巴黎,一位患有血液疾病範可尼貧血症的杜克男孩在6歲時進行了第一次成功的臍帶血移植手術。

1993年在杜克大學的兒科血液和骨髓計劃中,由捐獻者和受者之間首次成功進行了臍帶血移植,由Joanne Kurtzberg博士執行。

自從上面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治療活動以來,目前全世界已經進行了超過35,000次臍帶血移植。

臍帶血已被公認為幹細胞的豐富來源,可用於治療與血液和淋巴系統有關的各種疾病。

人類臍帶血含有幾種類型的幹細胞,包括造血幹細胞(HSC),並且程度較輕:

臍帶血幹細胞(CB-SC)

間充質幹細胞(MSC)

內皮幹細胞(ESC)

單核細胞衍生的幹細胞

臍帶血庫公司

由於幹細胞具有治療各種人類疾病的能力,臍帶血庫企業現已遍佈全球所有主要醫療保健市場。

私營公司在分娩期間收集臍帶血,並將其存放以供個別家庭將來醫療使用,但需要付費。

公共臍帶血庫接受(免費)捐贈臍帶血並儲存供公眾使用。

私人和公共臍帶血庫的臍帶血儲存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

美國第一個公共臍帶血庫由Pablo Rubinstein博士於1992年在紐約血液中心通過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國家心臟,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提供資金建立。

美國最早的私人臍帶血庫是:

Cryo-Cell International(奧德馬爾,佛羅里達州) - 成立於1989年

Cord Blood Registry(加利福尼亞州聖布魯諾) - 成立於1992年

ViaCord(馬薩諸塞州劍橋市) - 成立於1993年。

臍帶血庫的優勢

臍帶血庫通過提供可靠的疾病治療方法影響全球醫療保健行業,其具有超過骨髓移植和外周血幹細胞移植的若干技術優勢。

臍帶血的主要優點包括:

不需要完美匹配(部分接收者/捐贈者匹配)

較低的GvHD率

較低的病毒感染率

臍帶血未來的醫療價值與發展:

與此同時,臍帶血的研究正在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並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在血液病領域,臍帶血療法對於移植前處於高危或者高復發風險的患者更為有效;

在血液病之外,臍帶血在治療兒童罕見病(如免疫缺陷、遺傳代謝病等)上具有優勢;自體臍帶血在腦癱、自閉症、聽力損傷、I型糖尿病等方面的研究,顯示出臍帶血再生醫學的應用前景,對每個自存臍血家庭更是意義深遠。

此外,針對於臍帶血應用的技術,如擴增技術、促細胞植入技術的研究突破等,保障了臍帶血未來能在臨床發揮更大價值。

與非血緣骨髓移植相比,臍血來源豐富,採集方便;由於是以實物形式保存,不會被供者拒絕;尋找相合臍血所需時間短,可根據患者需要及時進行移植;移植後排斥反應小、感染髮生率低,移植成功率高。

但同時,臍血移植也有不足之處,如臍血量有限,細胞數量少,在成人臍血移植有一定限制;具有潛在過繼遺傳性疾病的可能;造血重建的時間較長,感染、出血的發生機率較大。

和骨髓資料庫不同,臍血庫是一種實體庫。

骨髓移植在找好配型後,還要和捐獻者聯繫抽髓。如果捐獻者反悔或已無力捐獻,骨髓移植就只能擱淺或重新配型。而臍血庫的最大好處就是一旦配型成功可立即進行移植。如果是自備臍血甚至不需配型,且移植成活率高,治療效果好。

據統計,目前我國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患者有400萬人,每年新增4萬人。而臍血作為繼骨髓、外周血後的第三種造血幹細胞來源,正日益受到重視,已成為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一種有效替代方法。醫學界的專家們對臍帶血的作用普遍看好。

對於每個家庭而言,其實在孩子出生後都應該選擇自存一份臍帶血來達到自保的目的,為健康做好預防。

在面對一些惡性致命疾病需要使用幹細胞移植治療時,也多種選擇和生存的希望。


幹細胞之家網


我覺得沒必要,第一臍帶血量非常少,除非你寶寶剛出生沒多久就生病,稍微大一點臍帶血的量就不夠治療,而多抽一點臍帶血就等於抽寶寶的血,對寶寶健康非常不利。第二寶寶患病正好臍帶血能治的概率太小了之前看見報道好像是百萬分之一,還不如花那些錢給寶寶補充營養。第三臍帶血保存機構是私人企業,鬼知道那個企業到時候還在不在。第四費用很高。如果你是億萬富翁,幾萬塊就好像我們幾十塊一樣,那就無所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