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團深度】2020屆藝考生為什麼競爭更激烈

這兩年,隨著藝術生文化合格線的提升,再加上浙江省新高考二次改革,每一年都變成了最難藝考年。那麼對2020屆來說,競爭究竟激烈在哪裡呢?

1 藝考分數線提高

自從2016年浙江實行新高考改革以來,17年浙江生的高考分數出現了大幅上漲。因此,到2018年,藝術類二批(承認統考成績)各段各大院校錄取綜合分,比17年整整提高了20-30分。

2019年,教育部正式出臺文件,浙江省2020屆(17級)藝術類本科院校將由浙江省普通類第二段的65%提高至75%新政出臺前,省控線是318.5分;新政出臺後,省控線變為367.5分,整整提高了49分。

如果說以前僅靠專業一條腿就可以走路,那麼現在真的是文化+專業兩條腿前行了。

2 美術生人數逐年遞增、

從2013年到2019年,7年內,總體上看,美考的熱度是逐年遞增的。

年份

人數

2013年

2.1萬

2014年

2.1萬

2015年

1.9萬

2016年

2萬

2017年

1.7萬

2018年

1.9萬

2019年

2.16萬

從數據上來看,7年的報考人數是逐年遞增的。尤其是從17年到19年,3年報考人數的增長率更是高達13%。本來10個人同臺競技,瞬間變成了12個人。競爭瞬間,從四面八方湧來。

3 校考院校驟減至34所

2018年,相關部門出臺政策,2020屆校考院校大規模減少,改為統一承認聯考。政策詳細指出,校考院校侷限為30所獨立設置本科院校,以及部分參照設置院校,依照此,承認校考的院校瞬間縮減至34所。

校考改聯考還有一個極大弊端,就是考生對閱卷公平性的質疑。眾所周知,校考院校的組織者是各大藝術院校,相對來說閱卷更有公信;再反觀聯考,是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閱卷者並非各大院校老師,容易招致學生對公信力的質疑。

以浙江省2018年聯考為例,大批藝考生吐槽老師“亂批”、“瞎改”,此事並非為首例,17年,16年也有同樣情況。不少學生甚至反映,“平時畫得沒自己好的,居然比自己高上不少分。”相對於聯考,不少考生認為校考更加公正。

2020屆開始,大批院校改承認聯考成績,更加增加了不確定性。本來聯考、校考是兩條路,如今大部分人只得寄希望於聯考,無異於堵住了另外一條路。

4 選考時間變更,賦分更難

對2020屆藝考生而言,選考的再一次改革,是引發競爭難的最重要原因。

01 學考、選考分離

20屆之前,學考、選考同卷,無論是考試的難度,還是流程上而言,都更加簡單;新政之後,學考、選考分離,考生只有通過學考之後,才有資格選考,且兩張試卷的難度有天壤之別,難度陡增。

02 聯考衝刺時間縮短

20屆之前,選考的時間為4月份、11月。大部分的藝考生,都是在高二4月參加完選考之後,放棄期末考試直接進入畫室。但是新政之後,大部分的藝術生選擇參加完6月學考,才進入畫室。一前一後,相差近2個月的時間,也導致藝術生專業課學習時間大大縮短。

03 選考賦分難度增大

考試時間的變化,帶來的第二點改變是考試得分難度的增大。浙江省採取的是賦分制度,依據卷面分排名進行賦分。據此,選考賦分是藝術生和文化生的競爭。新政之前,藝術生的選考時間為11月,藝術生從畫室轉戰教室,文化課的複習時間約為1個月,而文化生的複習時間約為2個月(9月,10月),兩者複習時間相差不大,因此藝術生想要賦分難度並不大;新政之後,選考時間調整為1月,藝術生參加完聯考學習文化的時間依舊為1個月左右(不超過1個半月),但此時,文化生的備考時間已經變成了4個月(9月-12月)。

藝術生的學習時間不變,文化生的備戰時間更長,在這樣的情勢之下,藝術生的競爭壓力更大,相對應地,賦分的難度也加大。賦分制的本質還是考生的成績排名。這也是每年4月份的二次選考,大部分藝術生卷面分更高,但賦分卻更低,道理也在於此。

團長採訪了20多名學生,大多數學生反映4月份非凡沒刷成功,成績不升反降,也印證了考試時間越晚,對藝考生越不利的道理。

分數線提高、報考人數增多、校考院校驟減、選考時間變更像4座大山,沉重的壓在20屆的學員身上。

無論如何,箭都已在弦上,不得不發。

如何破局2020?

關注藝考參謀團,

為您獨家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