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相聲(七十四)- 曲藝團體的成立

曲藝團體的成立

50年底,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相聲因為形式簡單,易於流動表演,被確定為支援前線的文藝力量之一。因此許多相聲名家分期分批地被組織奔赴前線慰問演出,相聲改進小組與各地的相聲大會便停了下來。51年初,在前線慰問演出的時候,小蘑菇在一次敵機轟炸中犧牲,搭襠趙佩茹也受傷,相聲界痛失英才,直到今天還讓人惋惜。

停戰後,演員們天各一方,相聲改進小組幾近解體,工作和演出都停滯下來。有的演員參加了軍隊的文藝團體,有的待業在家,還有的甚至改了行。這也算是一次小小的危機,但由於相聲界在抗美援朝中的出色表現,所以這個狀況引起了政府的關注。藝人沒有演出就沒有收入,這不單是相聲界的問題,還涉及到了梨園行和曲藝界。

為此,1952年北京市政府決定以民營公助的形式,在北京成立幾個劇團,將演員聚集在一起公開演出,不但相互切磋技藝,還便於管理,更可解決演員們的收入問題。當時以北京市名義命名成立的文藝團體有四個京劇團、一個評劇團和三個曲藝團,合稱北京八團。另外還有一些以其它方式命名的劇團也相斷成立,如以四大名旦之名命名的京劇團等,在五十年代初期北京發展出52個劇團。曲藝團的成立,標誌著昔日熱鬧的市井“雜耍”玩意兒,正式定名為曲藝藝術。北京曲藝一團攻大鼓,曲藝二團攻曲劇,曲藝三團攻相聲,由藝人自認團長進行管理,曲藝三團的第一任團長是孫寶才。

戲說相聲(七十四)- 曲藝團體的成立

孫寶才身兼多藝,主攻雙簧,也會相聲,在天橋人稱“大狗熊”,是天橋最後一代八怪之一,師從相聲名家趙靄如。曲藝三團有許多當初相聲大會的演員,人才濟濟,使相聲大會得以恢復,常年在前門的迎秋遊藝社演出,主要演員有:趙靄茹、譚伯儒、湯金澄、高德明、王長友、羅榮壽、王世臣等,還有一些青年演員如於世德、趙振鐸、趙世忠、陳湧泉等,因相鄰北京老火車站,客流量極大,比起當初西單的啟明茶社還要熱鬧。當時侯寶林、郭啟儒已成為北京相聲界的超級大腕兒,被各單位爭相邀請,待遇特殊,偶爾才有空來相聲大會助興。為便於管理,北京市的三個曲藝團後來合併,歸為國營,由政府派領導直管,改名為北京市曲藝團,簡稱北曲或曲藝團,主要相聲演員仍然是相聲大會的成員。

以前相聲段子都是圈內藝人所寫,曲藝團成立後,專門設立了創作員,它相對於演員來說的是專攻創作的幕後英雄,這樣一寫一演的配合,才能使相聲良性發展。不單如此,由於業餘相聲界的活躍,曲藝團還與工廠、機關等單位合作成立了業餘相聲創作組,直接從基層找題材,尋思路。有題材來源,有專業創作員,作品的創作便能跟得上,再加上諸多老演員的演繹,使得相聲大會名氣越來越大,場場爆滿,迎秋小廳不能滿足需要。終於,大劇院向相聲伸出了橄欖枝,像“長安大戲院”、“吉祥戲院”、“勞動人民文化宮”等,都舉辦過相聲專場演出。但畢竟劇院以戲劇為主,京劇四大名旦在當時如日中天,劇院不可能常演相聲。為滿足曲藝團對演出場所的需求,當時的北京市長彭真,將前門的一塊地方批給了曲藝團。這塊地恰是北京大名鼎鼎的戲園子“廣德樓”的所在地,因火災被毀,這次將翻建成小劇場。曲藝團的演員們都參加了重建工作,這就是後來的前門小劇場。有了專業的劇場和演出隊伍,相聲在北京便真正紅火起來。

在天津,根據常連安的提議,也是小蘑菇的遺願,以紅楓曲藝社為基礎成立了天津市曲藝工作團,常連安任團長,趙佩茹任副團長,常家兄弟都參加了這個團(常寶華後來加入了海政文工團)。

戲說相聲(七十四)- 曲藝團體的成立

前排左起:王文祿、高德亮、孫寶才、高鳳山、高德明、譚伯儒、湯金城;

北京市曲藝團成立不久,當時影響最大的媒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為豐富自己的節目,在中國廣播藝術團下成立了專業的曲藝團體,這就是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簡稱說唱團)。中央單位自然非同小可,一出手就邀請了侯寶林、郭啟儒、劉寶瑞、郭全寶等大腕加盟,組成了當時相聲界的豪華陣容。解放前,小蘑菇在天津就已經通過電臺使相聲深入人心,許多名家如馬三立、侯寶林也都進去過嘗試,但影響力畢竟有限。如今有了中央廣播電臺這張全國範圍的大網,相聲的影響就不可同日而語了。侯寶林今天在電臺錄播個段子,明天全國各大報紙便會爭相報道,聽眾來信如雪片般飛來,這種驚人的傳播速度和感召力,對相聲界來說是做夢也想不到的。也自此,相聲在從劇場走向大眾媒體傳播的道路上邁開了第一步,相聲“觀眾”逐漸被“聽眾”所取代,其影響力遍及全國各地。

與此同時,各種曲藝團體相繼成立,有各地政府的(如天津曲藝工作團,天津和平區藝術團,瀋陽曲藝團)、各軍種的(如海政文工團、二炮文工團)和各單位的(如煤炭文工團、鐵路文工團),非曲藝團體也會設有曲藝科目。演員們不再聚守在京津兩地的大單位,被各地曲藝團體爭相挖走,如火種般撒撥到全國各地。相聲演員們終於從改進小組的自發性組織,轉入到民營曲藝團,進而成為國營團體的一員,成為國家的正式職工。人民演員為人民服務,全新的定位把相聲與時代的距離拉得更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