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園會走筆:“百園之園”的奇妙之旅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北京世園會迎來首個客流高峰,4天之內累計接待遊客34萬人次,可謂人氣爆棚。這大紅大熱的背後,自有其獨特和奇妙之處。

作為園藝界“奧運會”,本屆世園會有來自全球五大洲的86個國家和24個國際組織參展,刷新了A類世園會歷史紀錄,其“百園之園”的魅力可用“百媚生”來形容。平時我們看到的或從未見過的植物和景緻,全盤託了出來,讓人眼界大開,大快朵頤。

世園會是以植物為主角的盛會,奇花異草自然少不了。這不,世園會剛開園,一批咱們本土的珍稀植物就驚豔亮相了,什麼綠絨蒿、金花茶、杜鵑紅山茶、石斛蘭等,有的只是聽說過但沒見過,有的連名字都沒聽說過。這些可都是瀕危植物品種啊!就拿綠絨蒿來說,屬於高山植物,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如果沒有相當了得的科學技術,是不可能在北京綻放的。據悉,園中的中國館計劃分4期展示300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珍稀植物,後期還將有珙桐、岷江百合、德保蘇鐵等多種特色植物展出,每一種珍稀植物都是一張中國的名片。要知道,野生動物和植物可是最珍稀的自然資源,其生態價值極高。比如說,袁隆平正是用野生稻基因培育出了高產優質的雜交稻。可以說,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進入94把巨型花傘構成的國際館,一條悠長、奇幻的光影長廊,可以讓人盡覽萬國花木。這裡運用木質材質製成的世界生態景觀,藉助燈光、投影等技術,讓世界名花名樹、著名花園盡收眼底。漫步光影長廊,五大洲生態景觀精彩呈現,像孟加拉國的睡蓮、巴基斯坦的檸檬樹、馬達加斯加的猴面樹等特色植物,紛紛撲面而來,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國際館裡還有一扇牡丹裝扮的“國色門”向遊客敞開,這裡正在上演一場國際牡丹選美大賽。遊客不僅可以觀賞到世界上所有牡丹品種的老祖宗,他們是矮牡丹、紫斑牡丹、楊山牡丹等9個牡丹原種;可以看到用古老的嫁接技術培育的一株多色的“什樣錦”牡丹、傳統盆栽技術培育出的小巧玲瓏的案頭牡丹、高大威武的樹牡丹,以及在瓶中盛開的芍藥花、牡丹花。此次競賽,不僅中國牡丹大放華彩,而且來自蒙古國、哈薩克斯坦、伊朗、希臘、塞爾維亞、匈牙利等數十個“一帶一路”國家的牡丹芍藥也各具特色,構成一片錦繡天地。

本屆世園會首次把園藝拓展到蔬菜、本草、果樹領域。在“百蔬園”,70多類、130多個品種的蔬菜,演繹了一部“蔬菜傳奇”。什麼羽衣甘藍、彩色化椰菜、櫻桃番茄、雞蛋茄,等等,平時常見的或難得一見的蔬菜,在這裡都能一睹芳容。百蔬園裡還有兩座由功能性儲能罐改造而成的3D立體“菜籃”,體型碩大,白菜、青椒、南瓜、茄子等常見蔬菜被文藝範兒十足地繪製其上,成為園中最佳的拍照打卡景觀之一。

在“百草園”,漫山遍野百花盛開,空氣中飄著縷縷藥香。置身其間,人們可體驗踏遍千山尋百草的樂趣,500多種神奇的中草藥都會一一亮相,尤其是直徑1.4米的超大靈芝、百年芍藥銀杏、沙漠中草藥蓯蓉等“傳說”中的中草藥,讓人大飽眼福。

在“百果園”,12個樹種、180個品種、6000餘株果樹,不僅讓人春可賞花、夏秋可觀果,還會以親切互動的方式告訴你,從夏商周到張騫鑿空之旅、從奧斯曼帝國到法國大革命,水果的“足跡”伴隨著人類的歷史不斷向前延伸,自世界各地來到中國、再到北京,從而成就了今天的樣子,像懷柔粟子、延慶甜杏、平谷大桃、密雲核桃、順義櫻桃、大興西瓜等甘甜美味,可都是有跡可尋的,也得益於北京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尤為有趣的是,世園展園裡竟然發現3個“桃花源”,即以“湘遇·桃花源”為主題的湖南園,以“匡廬秘境、世外桃源”為主題的江西園,以及名為“桃源鄉”的日本展園,其設計靈感自然皆源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但景色卻不盡相同,可以說是各有各的意境、各有各的妙趣,都令人怦然心動,沉醉不已。(董聚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