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奉《道德經》為聖經。除哲學、治國、修身外,諸君可還看出哪些?

書從文


或者有人疑問:既然《道德經》那麼厲害為什麼至今還沒有實現‘’無為之治‘’呢?其實《道德經》本身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我們動不動就以‘’聖人之說‘’作為理論依據。再說,一些人把簡單的說成複雜,複雜的說成不解;再到後來人們乾脆把其說成‘’天書‘’,結果讓人望而生畏。為此,異端之說四起。久而久之以訛傳訛,什麼愚民政策,什麼封建迷信等等的說法蜂擁而至。如此一來,本來一本好好的《道德經》,竟被曲解成異端邪說。平心而論,《道德經》只是一本人生經歷的總結。他只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或經驗來警醒世人。事實,他不希望後人重蹈覆轍。但卻事與願違。我們非但沒有得到其智慧的薰陶,反而一錯再錯誤入歧途。


在線靈童


本人認為,古代所有用來教書育人的書籍,都可以稱之為“聖經”。而《道德經》是老子暗解《易徑》所著,因而,奉《道德經》為聖經,確實如此,可相提並論。

為此,《道德經》思想和其它道派所著的聖經思想一樣,都是追求,天,地,人,和,達到高度統一為理念,構建平和人心,和諧社會,穩定社會為目的而著書立說。

《道德經》除哲學,治國,修身外,當然,還有圍繞平和人心,和諧社會,穩定社會為目的而立說。值得當今社會倡導。應結合《道德經》章節言論精選句,分別來簡述。

一,《道德經》思想倡導平和人心。

第五章節“天地不仁”言論精選句。

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②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不仁”與“聖人不仁”不是指天地和聖人不仁愛,而是不會偏愛,也不會厭惡。

“以萬物為芻狗”只是把萬物用草紮成的草狗祭祀神靈。用的時候不會憐惜,不會偏愛,用完了扔掉就是。這句話是說天地宇宙自然是沒有偏愛的,對誰都是公平的。

這一言論,把天地的自然而然不偏愛,推廣到了社會與人,人與人的關係中,也應該就是自然無為而不偏愛。

在現實社會中,萬事萬物對誰都可能存在不平等,但都要以自然無為去化解。這個化解就是從自身出發,自然而然的平常心態來為人為事,而不是追求慾望來為人為事。

人人形成心態平和對人對事,永遠不會失去公平,一切都會平等。為此,是非全無的心態就是公平,所以社會中的人們,都需要有一個美好的平和心態。

②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多言數窮”意思也就是,不要多說是非之事,這個“窮”就是自己給自己帶來不公平。

在民間也有句很流行的俗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是很有邏輯道理,多嘴必定惹是非,是非在身定會加速你走向貧窮。

而“不如守中”這句言論,就是來制約做人不要多嘴,保持虛靜狀態,擁有一顆平常心。只要人人心態平和,不平等,不公平也就根本不存在。是一個多麼美好的社會,生活過得無比快樂。

二,《道德經》思想倡導和諧社會。

第七十章節“和大怨必有餘怨”言論精選句。

①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②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可契,無德司徹。

③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①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這一言論句就是說,調和大的怨恨必定形成有小的怨恨,深重的怨恨是難以徹底調和的。“安可以為善?”就是強調,哪怎麼不用善德來解決呢?

當然不是以怨報怨,冤冤相報何時了。只有以德報怨,才可以解除心中的怨恨,怨恨就會化解得無影無蹤。當然消除怨恨最好的辦法還是不要結怨,這就從源頭上徹底解決了。

②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這裡指的“司契”是債權行為,“司徹”收租行為,這句言論實際上是舉了個例子,說明社會中的不和諧現象。如同現在的“拖欠債務”不友善的現象一樣,嚴重影響社會和諧。

自古以來就有句說法“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其實是一個簡單道理。然而有些人只顧自己買房買車享受。形成了“欠債是爺子,債權是崽子”自居,法院起訴也無動於忠,奈何不了。成了言論中“司契”只有做老好人當德善罷了,自己為自己找公平,順應天道定有善報,真是難能可貴。

“司徹”收租行為強硬,必然遭到人們的怨恨和反抗。主張像“司契”那樣“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而不強行逼債,不去幹擾人的生活,寬厚大度,必然受到社會愛戴和支持,這就是為事順應自然而然,反而能收回借款和租資。

③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說明“契司”和“司徹”兩者同在社會的行為,“天”是公平性的,“親”是社會認可性的,都是自己行為所決定的,“契司”做善人,不逼著別人還債,老天一定會善報你的,“司徹”則相反。為此,應順應天道來示可而止,兩者看似矛盾,可又是統一在一起,從而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徹底剷除一切產生怨恨的根源,還社會一片和諧靜美。

三,《道德經》思想倡導穩定社會。

第八十章節“小國寡民”言論精選句。

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這一精選言論句,是從原始社會山村寧靜,自然的生活中啟發而聯想。縮小國土,減少人口,是多麼的寧靜悠然的景象。社會如果能像原始一樣,民眾過上和平安寧的美好生活該多好啊!

用描寫社會穩定出發,站在民眾的立場上,對用戰力擴大自已的彊域,侵略別國,俘虜民眾的不滿。

也是站出來,為廣大民眾呼喚,希望和平安寧,遠離戰爭,廣大民眾也不會去當兵打仗,也不需要什麼武器,廣大民眾都看重自己的生命,是不願出兵征戰的,是沒有朝遠方遷徙的心願。

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真正向往和平穩定來建設“理想家園”,廣大民眾覺得甘甜,覺得安寧,覺得快樂,就心滿意足了。

向全社會倡導穩定的重要性。雖然食物不豐厚,服飾不精美,居處簡陋。但是,只要人人都回歸自然本性,就會有甘甜,美好,安適,快樂的感覺。社會迴歸到穩定,就是清靜的精神家園。

告訴全社會的人們,都要有自然而然的思想境界,倡導社會秩序,倫理關係道德,習俗都是自然本真的,穩定的,怎能何樂而不為呢!。

綜上所述,《道德經》除哲學,治國,修身外,更有倡導平和人心,和諧社會,穩定社會的崇高理念。並以借重於自然而然的本性來說明,形象生動,更是使人感受至深,入木三分。

只要我們能深刻理解,《道德經》思想其內涵,用於現實生活中去並不難做到,並且可以從源頭上徹底解決,人的浮躁心體,怨恨情仇。達到社會長期穩定,建設人世間美好家園。

總而言之,當今社會就是需要人人心態平和,社會才會和諧,社會才會有穩定。最關健一點就是,人要用平和心態來對待社會,對待人與人的關係,對待自己的生活。用《道德經》思想,為我們打開智慧大門,幸福之門,至關重要!


劉夢輝1445414400581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指非是月,月非是指。若人以手視為月體,是人亡失月輪,亦亡其指。《道德經》亦如是!

《道德經》非是道,道非是《道德經》。道中無有《道德經》,《道德經》中無有道。道,道者,非道,非非道,名道。道旦假名。名字性本空故。以是假名之“道”授假名之“人”。是以幻法於幻人,故無做亦無得。

如人騎驢找驢,驢不曾失,亦未曾得。本自耳故!道,不論你修不修,識不識,悟與不悟,“道”就在那裡,不去不來,是名“如來”。

所以,道,無能修,無可修,無能得,無所得,無能說,無可說。

誰要是給你說“我得道了”,你聽後認真了~。那麼真的得了“”神經”了!

說而無說,文字故如幻!不可得故!此段文字即:

一切有為法

如夢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珍兒如是我聞


夫五千言而宣道德之源,大無不包,細無不入,天人之自然,經也。餘先師有言:精進研之,則聲參太極,高上遙唱;諸天歡樂,則攜契玄人;靜思期真,則眾妙感會;內觀形影,則神炁長存;體洽道德,則萬神震服。禍滅九陰,福生十方,安國寧家,孰能知乎?無為之文,誇之不榮,撓之不辱……,


用戶3420540593883


1、老子的《道德經》短短5000字,闡述了宇宙觀、自然觀、社會觀和人生觀。老子,姓李,名伯陽,亦稱李耳,號老聃,曾做過周王朝的史官,他學問博大精深,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被譽為“東方巨人”、“中國和世界第一哲人”。

2、在文化方面:《道德經》是影響中華民族2500年的道家開山之作,第一部用詩化語言闡述中國哲學的鉅著,世界智慧哲學寶典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修身處世的古老“東方聖經”。從古至今註釋者3000餘家,出版發行量世界第一。中國歷史上有四位皇帝為《道德經》作過註釋。

3、在哲學方面: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尼采: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之《道德經》, 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德國著名哲學大師黑格爾: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老子的著作《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

4、在管理方面:日本著名企業家“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我把《孫子兵法》是用在銷售上,把《大學》用在管理上,把最難懂的《道德經》用在最重要的領導層上,我並沒有什麼秘訣,我經營的唯一方法是經常順應自然的法則去做事。過分追求慾望的結果是:不僅不能感到舒適,反而會感到痛苦,喪失自我。


遊通天下


道德經是一部人間神話般的存在。雖僅有五千餘字,讀此書,修道者可得道,帝王者可治國,君子可修身,巧匠者可得奇技……蓋因此書以時空為本源演天地之造化,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的微觀和宏觀學說十分系統,因果動變闡述明晰,絕非可以人文哲學來概論,立論角度就已經超越單純的「人學」範疇,故百家學說無人可出其右。細品此書彷彿置若三界之間,能感受到從未如此近距離的接近神話世界。要論道德經,餘以為可以評為翻譯過的天書仍不為過。能教不能者有能,未覺者知覺,通竅至靈,略曉大道,老死而不能窮盡其理。道德經仿如寶鏡,虛懷則獲乾坤,無量難窺門徑,奇書也。


匠心1123


道德經是書目

它是先秦諸子百家的集合於最終源頭

孔子四次會見老子

也不只是提問而是求書

老子是皇家圖書館館長

那不是閒差

而是最重要的部門

宮廷王學的掌握者

其實百家爭鳴的真正源頭

是宮廷王學典籍因戰亂散落民間

這就是老子手裡掌握的東西

老子西出函谷關

他不可能帶走整座皇家圖書館

那麼尹喜留下聖人

老子會寫什麼?

書目

那些宮廷王學中最最經典的數目

所以想全盤參悟道德經

得有先秦諸子的底子

得從單年的書目中互相參悟

我指的是郭店楚簡版

道德經是我們錯讀了2400年的千秋經典

這是我寫的系列文章

有興趣的可以搜一搜


軒轅凌霄


《道德經》是參悟了宇宙真理的奇書,言簡意賅中,向世人道出隱語般的天機,更像一把留給後人(有緣的人)開啟宇宙密碼的智慧鑰匙。





瑞氣沖霄


一派胡言,要治國老子還出走隱居嗎?要平天下尹喜還用得上掛印舍家嗎?

都是後人討好政界胡編亂造的假。假隱真意而俗人不知也罷了,假道家也跟著吹風扇火太可笑啦。目的不是出名做官嗎?增兩錢花嗎?害人害己的事做多了會報應的。那就是孔明,王陽明之類,假道士冒充修道之名,亂政害民,俗道不分,道之賊。


馬振廷1


竊以為,《道德經》很像是1+2式梅花辮的藝術沐浴場,人一生洗澡不會覺得煩躁,一生不洗澡的人也聽說過,但自己的確沒有見識過。身心時常沐浴在《道德經》的藝術之場,有種難以名狀的流動感。每次不一樣,有點像小孩子看萬花筒的感覺。心曠神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