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萬元專項資金已下達!雄安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這樣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8000万元专项资金已下达!雄安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这样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堅定不移淘汰落後產能

堅定不移推動產業升級

——雄安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政策文件

近日,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印發了《關於支持新區三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作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和《關於促進傳統產業轉移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簡稱《政策措施》),今年預算安排的8000萬元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已經下達三縣,產業投資引導基金、融資擔保基金等設立已經啟動。就此,雄安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出的問題。

問:社會各界對雄安新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作非常關注,從《指導意見》《政策措施》的詳實程度可以看出,雄安新區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決心很大,力度前所未有,對任務的實現要求很高。請問《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答:雄安新區三縣傳統產業經過長期積累,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特色產業集群,特別是在服裝、製鞋、毛絨玩具、塑料包裝、壓延製革、電線電纜等行業,產值達到上千億元,提供了大量當地居民就業崗位,從業人口近30萬,有力支撐了三縣經濟社會發展。但新區傳統產業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大企業和龍頭企業不多,以中小企業和家庭作坊為主,大部分企業以基礎加工、代工為主要生產模式,生產技術總體比較落後,品牌化程度不高,處於行業市場格局中的底端,附加值低,部分企業還存在環保壓力突出的問題。

與此同時,《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和《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提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通過承接符合新區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高起點佈局高端高新產業,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與新區的戰略定位相比,目前傳統產業的發展總體差距大,必須加速其轉型升級,實現做大做強。

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要求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於新區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新區即將進入大規模實質性開發建設階段,高端高新產業也將在新區加速佈局,根據新區規劃建設時序適時出臺《指導意見》和《政策措施》,將有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作的開展。

問:社會上許多人對雄安新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存在各種各樣的說法,甚至還存在悲觀說法。請問,與其他地方的轉型相比,雄安新區傳統產業將如何以新區開發建設帶動產業轉型?轉型升級有哪些有利條件?

答:與其他地方相比,雄安新區現有傳統產業確實存在水平不高、轉型升級困難大的問題,突出表現為轉型升級跨度大、要求高、時間短。

但我們也要看到,雄安新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擁有比其他地方更好更多的機遇:

一是產業基礎較好,特色產業集群頗具規模,普遍屬於“富民行業”,熟練技術工人多,企業管理人才多,為轉型升級提供了基礎性保障。

二是新區的大規模建設需求將有力帶動大量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區轉入大規模建設發展階段後,將會產生多樣化的需求,廣大企業可以發揚創新精神,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和服務,順利實現轉型轉產。

三是隨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有序推進和大量高端高新產業的進入,傳統產業將擁有更多與高端高新產業有效對接,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有機結合,從而深度融入新區未來產業鏈的機會。

因此,我們要堅定信心、發揮優勢、主動作為,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問:作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作的頂層設計,《指導意見》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請問,如何做到實行分類指導,精準施策,避免“一刀切”?

答:《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工作中要堅持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區域協同,聯動發展;開放對接,跨業融合;政府推動,市場主導等原則。

精準施策具體就是“四個一批”:堅持產業轉移和重組升級並重、對接高新與跨業轉型結合,通過提升改造一批、轉型升級一批、搬遷轉移一批、依法關停一批,推進新區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新區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產業符合新區高端高新定位的企業,如果不在近期拆遷區域內,鼓勵和支持它們開展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如果在近期拆遷區域內,將結合新區產業園區建設為其提供發展空間。

對一般性生產加工環節,結合新區規劃建設要求和進度,制定企業轉移計劃和時序,有序引導其向周邊地區轉移。政府積極與承接地對接協調,幫助解決用地、生產、生活配套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同時支持轉型及重組後企業的總部及設計、研發、營銷、展示中心留在新區,使用雄安品牌。

對於高汙染高能耗的落後產能,無論是在新區還是全國其他地方,都是沒有生存空間的。新區將堅定不移淘汰落後產能,對現有高能耗、高汙染、高排放企業進行綜合整治,對不達標產能制定關停目錄和時間表,促使其加快退出市場。

《指導意見》提出,產業轉移將結合新區規劃建設要求和進度,制定企業轉移計劃和時序,把握好節奏。近期根據“四片八項”優先啟動建設的安排,率先做好涉及區域內的企業轉移。

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雄安新區建設發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價值體現。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新區如何帶著感情和責任深入做好新區百姓就業安置工作的?

答: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而新區傳統產業承載著大量就業人口。對此,我們高度重視,並採取有效措施妥善解決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產生的就業難題。

首先,穩定現有就業。正如前面說過的,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是“一搬了之”,而是花大力氣支持原有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讓它們發展得更好;即使是一般性生產加工環節的外遷轉移,也是隨著規劃建設及徵地拆遷的時序有計劃進行的。因此,三縣原有的一大批工作崗位在一定時期內將持續存在。我們也將採取多種措施,提升現有工人的技術水平,提升其就業能力。

其次,支持轉崗就業。緊密結合新區近期大規模開發建設產生的大量新增就業崗位需求,搭建對接平臺,組織綜合性、專業性招聘活動,加快建立本地傳統產業勞動力轉崗就業的有效渠道。通過適崗培訓補貼、就業安置獎勵、推行訂單式培訓等方式,鼓勵新區各類企業吸納傳統產業勞動力就業。根據新區開發建設需求開發公益性服務型就業機會,支持公益性崗位吸納本地勞動力。推進辦理失業登記便利化,委託服務機構提供就業諮詢、指導、培訓及職業介紹等服務。

第三,鼓勵隨遷就業。對隨企業外遷職工採取支持措施,保證其戶籍、社會福利等待遇不變,解除隨遷就業職工的後顧之憂。引導和支持企業完善職工技能培訓制度,大力開展崗前培訓、崗位技能培訓,強化定向培訓、定崗培訓,提升隨遷職工技能和素質。在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的同時,保證外遷的企業迅速開展正常生產經營。

從總量上看,新區新產生的大量就業崗位完全可以解決現有傳統產業勞動力的再就業問題,但確實存在著短期性、結構性失業的可能性。在新區傳統產業升級的過程中,要妥善解決好以上三個方面就業的關係,把握好時間節點和節奏,避免採取“一刀切”的簡單做法造成短時間的大量失業。

問:據瞭解,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區出臺了一批可操作性、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答:為促進傳統產業有序轉移和轉型升級,針對傳統產業轉移轉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從五個方面出臺了20條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

一是推動產能轉移。主要包括,幫助外遷企業爭取承接地支持;有條件允許閒置廠房改造,並在利用廠房開展經營時,可臨時性適當放寬登記條件,促進騰退廠房有效利用;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依申請按照一定標準預先撥付拆遷補償款等。主要是為產能外遷轉移企業提供便利,幫助解決產能轉移用地、搬遷後廠房閒置、外遷資金短缺等問題。

二是促進跨業升級。主要包括,發佈、更新新區建設所需產品、服務清單,提供供銷對接便利和支持,引導傳統產業企業提供符合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對現有產業相對集中且不在近期拆遷區域內的園區、小鎮,加快完善配套設施,做好原有產業轉移與新產業導入的銜接;引導和支持原有企業與高端高新企業對接嫁接,深度融入現代產業鏈等。主要是搭建平臺,提供支持,推進企業與新區建設需求、與高端高新企業有效對接,促進傳統產業企業改造升級。

三是促進就業安置。主要包括,對接企業及投資項目,開展精準就業幫扶;創新就業培訓補貼方式,對完成培訓並正式錄用的,按照一定標準補貼用工企業;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就業服務獎補等方式,支持人力資源中介服務機構開展就業服務;根據新區規劃建設需求開發公益崗位等。

四是支持創新創業。主要是在眾創平臺發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同時鼓勵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五是加強財政金融支持。主要是設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投資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支持傳統產業轉移轉型;設立轉型升級專項資金,由三縣按照規定的方向和標準支持轉型升級工作;建立融資信用保證基金,為企業融資提供風險分擔補償;搭建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引導金融機構開發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

監製:李長鬥

8000万元专项资金已下达!雄安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这样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