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有哪些分類?


對於重疾險,目前主要有兩種主流的分類方式:

1.從保障時間上分類,可以分為一年期重疾險,定期重疾險和終身重疾險。

一年期重疾險的保障期限是1年,一般一年後需要重新進行健康告知,並且停售後無法再繼續購買。如果這期間被保險人因身體條件退化而不再適合購買其他產品,將會處於無險可買的尷尬境地。因此,我只建議將一年期重疾險作為短時間的過渡產品,切勿將一年期重疾險作為長期保障看待。

定期重疾險指保障的時間是固定的,一般常見的是保障28年/30年/40年,或者指定保障到65歲/70歲/80歲等等。

終身重疾險,顧名思義,就是保障期限是終身的。人能活多久,它就保障多久。

2.從到期是否返還保費上分類,可以分為消費型重疾險和返還型重疾險。

消費型重疾險是指,保險期間內如果出險,保險公司按合同約定的保額進行賠付,如果保險期間內沒有出險,則保險公司不會進行任何返還。車險就是消費型保險。

返還型重疾險是指,即使合同到期,保險公司也會返還給你一筆錢。這一筆錢可能是你的所交保費,也可能是你的重疾保額,也可能是你的保單的現金價值。產品不同,返還的金額也不同。


禹哥跟你說


重疾險按保障時間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定期重疾險和終身重疾險

定期重疾險


一般有一年期和長期兩種期限。一年期重疾採用自然費率,這類重疾險隨著年齡增長價格也會增加,天然缺陷是續保問題,患了些不大不小的病不符合健康告知,就不能再續保了,而且還有停售的風險,一旦停售就無法續保。這類產品前期的價格便宜,可做額外的補充保障。

長期重疾險可保30年,甚至到七八十歲,在一定期限內給予保障,一般採用均衡費率(就是保費確定後不再改變)。這類產品在預算不足的前提下,可用它作為主要保障,保障至退休年齡,主要做好家庭責任最重大階段(上有老,下有小)的保障。


1定期消費型

定期消費型,保障期間內患病,保險公司會進行賠付,沒有患病,合同結束,保費也不會退還。

這類產品細分起來,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有身故保障的(掛了賠保額),典型代表產品i健康或者健康無憂A以及國壽福定期,還有一種是沒有身故保障(身故賠所交保費)的,這類產品的典型代表是和諧健康保險的健康之享,它是定期消費型重疾中為數不多的帶有被保險輕症豁免的產品,疾病保障上比較亮眼。



第一類有身故保障的定期重疾,會比不帶身故保障的定期重疾貴一些。這兩類產品不能說誰好誰壞,只能說適用對象不同,比如說家庭主婦這類人群,在家庭整體預算沒那麼多的前提下,可以選不帶身故保障的重疾。雖然有點殘忍,但是對於家庭沒有太多經濟貢獻的人群是可以不太關注身故保障的,不過如果預算足,還是選擇最好帶身故保障的,因為保障好幾十年,身故的概率也不低呀。


2定期返還型

相信很多投保人都會想說,如果沒有得病,那保險費豈不打水漂。為了迎合這種心理的人,定期返還型重疾險應運而生。蝸牛君先講下這個產品的設計,想要不得病,保費還能返還,可以,用什麼辦法呢?

保險公司一定不會用其固有的利潤返回給你,那麼只有一招就是增加保費,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個道理你懂的。

採用多出錢的方式,多出的部分保險公司會拿去理財,一筆錢20年的收益是相當不錯了,但是到最後只會返還保費的120%左右。



但是呢這是個皆大歡喜的結果,保險公司收多了保費,業務員也賺了更多的錢,提成高了,保險公司20年給你的利息才20%,保險公司特別喜歡賣這種返還型的產品,客戶也喜歡,萬一沒出事,這筆錢還能返還回來,相當於沒出錢。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這筆錢的機會成本。20年,這筆錢拿去投資,怎麼樣也不止保險公司返還給你的20%啊。

所以,此類重疾險完全不推薦購買!


終身重疾險


1.終身消費

什麼保障都沒有。沒有輕症,沒有身故,只剩下一個裸的重疾保障,價格便宜。雖然有的人可能會說,責任單一,可以通過做組合的方式,用其他產品的功能來做補充配置。那麼,蝸牛君就想說了,有的功能是可以通過做組合達到效果,比如輕症,也沒有一個長期輕症保險給你買呀。所以像這種拆的只剩下重疾的,有些保險責任是沒辦法通過其他保險來做補充的不建議購買。再說了,如果有保障範圍大一點的重疾險,何不買一款好一點的,哪怕貴一點!所以,此類重疾險建議謹慎選擇!


2標準重疾險

很多人投保重疾險時,除了重疾的種類,大家比較關心的就是輕症賠付到底怎麼樣。從實質上來說,保險保的就是發生概率低、發生時損失大的事件,因此重疾才是保險保的重點。

<strong>

但是呢,現在的重疾險,為了便於銷售也好,為了客戶心理也好,很多產品都或多或少有輕症保障。有輕症保障肯定意味著保障好,因為輕症的發病概率是要高於重疾的,治療起來花費也不少。所以輕症保障好,意味著獲得賠付的幾率更大,保障也更全面。


<strong>

所謂的標準重疾險具有四個特點:

①輕症是額外給付,而且是越多越好;

②本身有身故保障,而非附加;

③本身具有被保險人輕症豁免;

④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


市場上很多這種產品,例如華夏的健康人生。作為華夏的標杆產品,健康人生獨創國內輕症額外五重賠付,每次賠付基本保額的20%,而且不分組,相當於輕症有額外一個基本保額的賠付, 疾病種類有110種,等待期為90天,還有綠色通道,十分給力!不過缺點是,保額不會漲,不能滿足高收入階層的需求,缺乏重症多重賠付,因為保費比較便宜,導致核保很嚴,一些患過嚴重些疾病的人群,可能就無法投保還款了。


3身故返保費

身故返還保費的終身重疾不多,這類產品身故保障弱,自然價格相對來說會比帶有身故保障的終身重疾便宜一些,最近特別熱門的陽光健康隨e保算是一個典型,它有幾種保障選擇,其中一種是保至100歲,也基本算是保終身了,它的價格會相對便宜一些。不過這類產品也只適合諸如家庭主婦這類對家庭經濟沒太多貢獻的人群投保或者是在已經有了主要保障後,做額外的補充。


4身前返保費 身故有保障

長城的康健人生是首創,華夏的華夏福跟著抄,天安的健康源是結合了這兩者的優勢,出來的最晚,反而保障做的更好。這類重疾險的主險是兩全保險(是指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期間內死亡,或在保險期間屆滿仍生存時,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均應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人壽保險),附加了一個提前給付型重疾,合起來算是一個帶有身故保障的可返還型的終身重疾險。

最大的亮點在於到了六七十歲沒患病,生前可返還保費,然後各項保障都繼續有,保險公司不是賠重疾,就要賠身故,還會賠一次保額,至於產品價格,之前的文章關於這幾款產品都有詳細介紹,價格也不算太貴,值得大家去認真研究一下。



1.定額vs增額

簡單的說,就是不分紅和分紅的,相當於保額會不會"增長"的,定額就是不分紅型重疾險,保額固定,不會變化;增額可以看作是分紅型重疾險,保額會"增長"的,保費相對也貴些。

2.定期vs終身

定期是指保障到一定年齡段,比如75歲或85歲,合同就終止的,包括消費型和返還型的;終身是指保障跟生命等長的,保障終身的疾病,直到身故。

3.單次理賠vs多次理賠

這個主要按照賠付次數來分類,一般單次理賠的屬於常規重疾險,重疾只賠付一次合同即終止;多次理賠起源於香港保險,現在國內很多險種現在有涉及到多次賠付,包括重疾多次和輕症多次,主要是把病種分組,按組賠付,期間有間隔時間等等,多次理賠主要也是防止一些概率事件。

4.有輕症vs沒輕症

輕症主要是一些特定的高發疾病,也是一些未達到重疾賠付條件的一些病症的初始階段,比如輕微腦中風、非開胸的心臟瓣膜手術等。看實際情況,如果經濟一般,建議先配置保障重疾的,目前理賠結果來看,輕症的理賠還是比較少的。

5.保障病種多少

這個區別主要在於保障重疾病種的種類,一般保監會規定的25種目前在重疾險裡都包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