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犯罪團伙在揚州儀徵被公訴:100萬條信息賣出400餘萬“黃金價”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並不鮮見,這些信息往往被賣出幾分錢,甚至更低的“白菜價”,而近日儀徵市人民檢察院公訴的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被告卻把售價賣到了每條4塊錢的“黃金價”。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這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隱情?

近日記者來到儀徵檢察院進行了採訪。

這個犯罪團伙在揚州儀徵被公訴:100萬條信息賣出400餘萬“黃金價”


案 發:“普通”推銷電話牽出兜售公民信息大案

2017年6月7日,儀徵市公安局接到居民錢某報案,稱他的個人信息洩露了。

“我最近總是接到小額信貸公司的推銷電話,他們一上來就直呼我為‘錢先生’,不僅知道我當下急需用錢,還十分了解我需要貸款的數目,所以我懷疑我的信息被洩露了……”錢某說道。

接到報警後,儀徵市公安局隨即介入。通過偵查,辦案民警很快發現,洩露錢某信息的,是一家名為“秒下款”的網站。2017年初,錢某嘗試在“秒下款”網站借貸。他按照要求填寫了貸款信息卻並未貸到款。

而這個“秒下款”網站根本就是“釣魚網站”,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申請貸款人的個人信息。

經過一個多月的縝密調查,警方將利用“秒下款”網站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武某等人抓獲。

追 問:信息賣給了誰?為何能賣出高價?

在看守所裡,犯罪嫌疑人武某向檢察官交代:“我一開始是做網貸的,後來生意不好,就轉行做‘流量池’,其實就是在網絡上採集客戶公民信息,倒賣賺錢。”

據瞭解,武某等人先後成立四家貸款公司,專門聘請程序員編寫和維護虛假貸款網頁“秒下款”,同時,他們又招攬了十幾名業務員,花錢在網上發廣告,以此來騙取貸款人填寫申請貸款信息,獲取個人信息。

犯罪嫌疑人方某告訴檢察官,“要貸款的人點擊鏈接進入‘秒下款’的頁面後,需要輸入個人的相關信息,如姓名、年齡、手機號、微信號、QQ號、芝麻分、貸款金額、地區等,這些信息會直接引流到我們公司的‘流量池’”。“流量池”,就是用來儲存公民個人信息的數據庫。

這些信息售價每條4元左右。別人賣的公民信息幾分錢一條,他們憑什麼能賣出4塊錢的高價?

據瞭解,他們的客戶基本都是貸款公司,放貸的利潤高,這些人也捨得花高價買信息,另外,他們平臺內都是一手實時的網貸數據,精準度高,是放貸公司的精準客戶群體,所以售價高。

經查,直到案發,該團伙共出售10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銷售額達到400餘萬元。

近日,儀徵檢察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向法院提起公訴,最終該團伙8人被儀徵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其餘15人被判處罰金。

亮 劍:檢察機關聯動多部門治理公民信息洩露

“在信息時代和市場經濟繁榮的大背景下,公民個人信息的價值不斷顯現。擁有個人信息的多少,往往確定市場競爭力的大小。有了這種剛性需求,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會‘鑽空子’,利用公民個人信息謀取利潤。”儀徵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劉寧談到該案時說。

劉寧認為,在對此犯罪依法打擊的同時,檢察機關也要加強法治宣傳和檢察監督。一方面,提醒公民防範個人信息被洩露,做到自我保護;另一方面,督促容易成為洩露公民個人信息源頭的工商、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部門加強公民個人信息監管,切實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必要時,將通過發送《檢察建議》,督促建立信息保護機制,加強行業自律,完善內部管理,從制度上堵住漏洞,強化監管,實行追責和問責,從源頭上杜絕公民個人信息洩露。”劉寧說。

通訊員 李星 儀檢萱

記者 北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