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發佈新一代刷臉支付工具,刷臉支付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


支付寶發佈新一代刷臉支付工具,刷臉支付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

​新一代刷臉支付工具的推出對支付寶來說有何重大意義?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在現在這個商業化程度非常高的時代,巨頭們做出的每一步佈局都對其發展意義重大,那麼支付寶此舉意義為何呢?

可能是想推動一場支付方式變革,也可能是想讓人們的生活更便捷,但歸根結底,其最本質的原因無外乎兩個字:利益。

據易觀數據《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報告》顯示,2018年支付寶的市場佔有率高達53.78%,微信則以38.87%的市場佔有率緊隨其後。雖然從數據上來看,支付寶依然穩坐移動支付的第一把交椅。但如果和2015年的數據相比,支付寶的市場佔比實際下降了8%,而微信支付的佔比增長了約24%。拉開雙方差距的一個主要賽道就是線下市場。1月28日,全球知名市場研究集團益普索發佈了《2018四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調查覆蓋的大部分線下場景中,微信均處於領先地位。

近兩年開始,支付寶對線下支付的補貼力度一直大於微信,這從側面也佐證了這一事實。面對如此形勢,支付寶急需尋找一種去媒介化的支付方式,來抵禦微信社交優勢的壓倒,而如今看來,刷臉支付可能就是它一直尋找的答案。

刷臉支付工具一旦推廣開來,人們在支付時將不需要再掏出手機,這樣以來,微信在社交支付方面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此外,未來無人超市的普及將成為可能。而目前無人超市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支付效率過低。支付寶“蜻蜓2.0”的推出,將收銀效率提升了60%以上。這一新技術能對商業進行很大的改造,這完全符合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戰略。

支付寶發佈新一代刷臉支付工具,刷臉支付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

​從用戶角度來講,刷臉支付省去了手機掃碼支付的很多麻煩。不用考慮手機沒電了或者忘帶了的情況;也不用在著急趕時間的時候碰上網絡延遲的尷尬;更不用面對手上提著一大推東西還要去找手機的狼狽。刷臉支付工具的推出會極大的提高用戶的支付體驗水平。

而從商家角度來講,刷臉支付可以提升收銀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蜻蜓2.0”的發佈會給商家帶來更多的客流和復購,這一點是幾乎所有商家都重點關注的地方。

“蜻蜓2.0”首次接入了刷臉即會員等數字化經營能力。用戶付款時只需要在屏幕上進行一個授權動作,商家就能從支付寶上獲取其基本信息,自動將其列為會員。今後用戶的每一次購買數據都可以沉澱在商戶的CRM系統中,幫助商戶對其進行精準畫像,並在“蜻蜓”的屏幕上千人千面地推送廣告或者發券。

據支付寶IoT事業部總經理鍾繇介紹:“通過刷臉支付,不僅可以把商家的收銀效率提升20%-50%,還能將會員拉新和會員發券轉化率和領取率提升5-6倍”。從這個角度來講,“蜻蜓2.0”確實對商傢俱有很強的吸引力。

刷臉支付確實很符合時代的訴求,會給人們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但與其他任何一項新技術發展初期一樣,目前人們對刷臉支付還存在很大的顧慮,有用戶曾在接受麥田財經採訪時表示,自己並不喜歡對著屏幕刷臉,感覺很彆扭,更擔心自己的生物特徵信息會因此被洩露。

那麼刷臉支付到底安全嗎?

對於刷臉支付的用戶而言,個人信息安全能否得到保障這個很重要,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個人隱私隨意被洩露。

支付寶發佈新一代刷臉支付工具,刷臉支付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

​還有網友會問,現在整容技術如此高超,那麼刷臉支付會不會存在“換臉”盜刷的風險呢?自然是不會的。

目前支付寶支付的刷臉技術,採用的是3D人臉識別技術,通過軟硬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活體檢測,以此判斷採集到的人臉是否是照片、視頻或者軟件模擬生成的。而且3D傳感攝像頭在進行人臉識別時,內置的點陣投影儀可以投射出3萬多個肉眼不可見的紅外點到用戶臉部,進而在顏色、紋理、深度等方面的數據更豐富,安全性和精準性更高,識別速度更快。

而如今支付寶刷臉支付工具的大規模商用更是說明了這一點,試問,要不是安全問題已經被攻克的話,支付寶會斥資30億去大規模的推廣它嗎?

我們不否認,這一新技術目前還處於發展初期,肯定或多或少還會存在部分技術漏洞。但同樣我們也需要意識到,在這樣一個技術飛速迭代的時代,不正是因為有了一個各種吃螃蟹的阿里,我們才能有今天這麼方便的購物和付款體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