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凳

中國人對凳子情有獨鍾,有休息的板凳,有養生的滾凳,有睡覺的枕凳,有號脈的脈凳,還有《紅樓夢》裡出現過的春凳。這些凳子造型簡單,十分小巧。

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特別是在中國人眼裡,“凳”可遠不止坐坐這麼簡單。


中—國—凳

方凳

凳,最早並不是我們今天坐的凳子,它是專指蹬具,相當於腳踏。它作為坐具,是以後的事。

凳子對漢族人來說是"舶來品"。東漢末年,西北民族進入中原,一種名叫"方凳"的高型坐具隨之流入。

中—國—凳

紅木嵌紫檀芯方凳

這種凳子尺寸不等,最大的約兩尺見方,最小的也有一尺。雖然外貌總體看來不過就是"長方形"凳子,但樣式變化卻讓人感到"靜中有動",比如明代方凳,有的是一色木製,有的則在凳面鑲嵌大理石,還有的採用絲繩、藤條編織軟芯,這是考慮到炎炎夏日坐起來清爽宜人。


中—國—凳

明代黃花梨有束腰老方凳

方凳可以與方几、方桌搭配使用,在古代眾多傢俱中十分重要。

板凳

這小傢伙是家家必備吧。一把小板凳在手,吃喝玩樂不愁。小時候淘氣,總被大人教育說“屁股不挨板凳”,慢慢地板凳也就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中—國—凳

原來家裡生火做飯離不開板凳,讀書看報離不開板凳,就算無事可幹,也總是拿把小板凳,街坊鄰居挨坐在一起,邊話著家常邊曬著太陽。


中—國—凳

現在也是如此,板凳像是我們的好朋友,散佈在家裡的角落,靜靜地等候,在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

中—國—凳

中國傳統的小板凳,美觀大方,經久耐用。製作板凳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板凳的角度是一寸放二分,這是中國傳統工匠總結出來的經驗。

滾凳

最矮的一種凳子叫腳凳,也叫腳踏,踩在腳底下,最符合它的原始功能。古人很聰明,在腳踏的基礎上設計出一種凳子,叫滾凳。


中—國—凳


凳子中間有四個軸可以轉動,可以按摩腳底。當時的讀書人,一邊寫文章,一邊把腳在上面來回搓動。

《長物志》中說:“腳凳,以木質滾凳,長二尺,闊六寸,高如常式,中分一檔,內口空,中車圓木二根,兩頭留軸轉動,以腳踹軸,滾動往來。蓋湧泉穴精氣所生,以運動為妙”

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傢俱研究》中記載的更為詳細,腳踏原為床的附件,故形制多與床身相同。較常見的是有束腰,方材,內翻馬蹄;有的採用鼓腿彭牙的造法;無束腰直足的、有束腰帶託泥的、四面平式的都少見。


中—國—凳

腳踏面上安滾軸,明代即有專稱叫“滾凳”是一種醫療用具,今已作為一種專門傢俱,歸入其他類中。

中—國—凳

現代人終日忙於工作,或伏案疾書,或整天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屏幕,這樣隨時可以作為保健工具的滾凳就十分必需了。

你可以將滾凳置於書案之下,在工作閒暇之餘來回摩擦雙腳,足底的傳來的痠痛感會隨著摩擦的時間加長,漸漸被從腳下而生的暖意所取代,心中會生出無比的舒暢。

枕凳

傳統傢俱中有一種極小的板凳,長不及尺,高不過三寸,可託舉在手上,名為“枕凳”。它不是坐具,而是枕具。凳上常備特製棉墊,用帶子將其與四足相系。為適宜枕睡,凳面多微凹。


中—國—凳


中—國—凳

枕凳,亦稱醒枕、涼枕,為枕頭之別品,為古人小憩之用,是明清時期十分流行的一種榻上用具,同時也可以是中醫請患者將手腕搭在凳上,按聽脈象之用的枕凳。


中—國—凳

每每看宮廷劇,都會好奇古人們頭躺在這麼硬的東西上面能舒服嘛,想來是我孤陋顧問了。

春凳

春凳,這個稱謂的確會讓人浮想聯翩,能叫"春"(凳)的,自然與情愛有關。


中—國—凳

它兼具床和凳子的功能,可以使之發揮靈活多變的功能,因此早在明朝,就成了很多地主老財家必備的一種家居,尤其是《紅樓夢》就有一段說賈寶玉被賈政被打之後,丫鬟們搬出了春凳,讓賈寶玉趴在上面,由此可見,春凳在富人家庭中,已經是一種常用的傢俱。


中—國—凳


中—國—凳

其實春凳名字的由來很簡單,是因為製作凳子的材料是香椿樹,之後因為文字簡化所以也被稱為春凳。還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夏天的時候大家都搬出春凳在樹蔭下享受,所以慢慢的就叫春凳。


中—國—凳

紅木藤面蘇式春凳

古時候,江南地區的人喜歡把這種兩人凳叫做春凳,通常,有人家嫁女兒時,這種凳子會被貼上喜花,上面放置錦緞被褥,作為嫁妝抬到夫家。


中—國—凳

沒想到,這小小的凳子在中國人的發明下衍生出許多用處廣泛的小物件。一凳一乾坤,真是由衷的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遇見東方

學做美學生活家

讓中華之美

開啟一週好心情

週一賞析文化精髓

週二飽覽國家寶藏

週三科普奇技淫巧

週四揭秘家居文化

週五換換口味

讓東方與西方撞出火花

週末偷得閒散

讀書 賞花 聽戲 品茶

與東方相遇

讓中華美學發揚光大

歡迎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