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1960年曾设镇,黑龙江在内蒙古飞地—黑龙江加格达奇区

在我国黑龙江西北部,有这样一个地方,为开发大兴安岭地区,1960年11月,政府在这里设立了一个新兴的乡镇,1970年2月,升级为区级建制,1986年1月,又升级为县级区建制。它的行政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地权归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所有。这就是加格达奇。

中国乡镇:1960年曾设镇,黑龙江在内蒙古飞地—黑龙江加格达奇区

俯瞰加格达奇

加格达奇是鄂伦春语,意为樟子松生长的地方,它素有“林海明珠”、“新兴林城”和“万里兴安第一城”之称。地处伊勒呼里山南麓的加格达奇区如今全区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2个乡、1个林业局。对于很多黑龙江人来说,可能加格达奇并不陌生,天气预报都会播到它,但对于内蒙古及外地人来说,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它属于内蒙古,而在地图上,的确是这样,它被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完全包围,为什么黑龙江的土地会在在内蒙古境内呢?这就要从建国后大兴安岭的开发历史说起了。

中国乡镇:1960年曾设镇,黑龙江在内蒙古飞地—黑龙江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位置(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清末以前,我国东北地区就基本没有得到开发,大兴安岭区荒无人烟,但森林资源极为丰富,1953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在这里进行森林调查和勘察,准备对大兴安岭地区进行开发。1960年7月,成立了加格达奇林业局,同年11月,设置加格达奇镇,隶属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县旗。

1964年,国家准备全面开发大兴安岭北麓,但当时大兴安岭地区(纯地理概念,非行政区概念)分属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管理不方便。有关方面就把黑龙江省黑河专区管辖的呼玛县,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以及两省区其他县区的一部分进过来,成立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很多个林业公司,统一管理。1964年10月,加格达奇镇党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全部交给会战指挥部,加格达奇镇与鄂伦春自治旗的隶属关系脱钩。

中国乡镇:1960年曾设镇,黑龙江在内蒙古飞地—黑龙江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一角

1965年3月,加格达奇镇被并入松岭林业公司,并撤销了镇的机构建制。这就形成了政企合一的特殊行政规划,此时,加格达奇面积达到1587平方公里,但它却被面积5.9万平方公里的鄂伦春旗完全包围,距离黑龙江有很长一段距离。而且当时开发大兴安岭,所需要的工人很多都是从黑龙江调过来的。为了生活上的方便,工人家属也到了加格达奇。

人是黑龙江的,但地盘却是内蒙古的,在管理上非常不便。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加格达奇划入黑龙江省。内蒙古觉得鄂伦春旗的地图上凭空出现一个大洞,给鄂伦春旗会造成不便。但国家利益为重,在国家的协调下,1966年4月20日,由于开发森林资源,支援国家建设,国务院在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协调的基础上,以国内字115号文件批准将鄂伦春自治旗东北部在原属地不变的原则下划入大兴安岭特区。但是,黑龙江得到的只是加格达奇的使用权,加格达奇的地权依然是内蒙古的,而且黑龙江每年还要交给内蒙古一笔钱。形象地说,就像是黑龙江在内蒙古租了加格达奇,黑龙江有使用权,内蒙古有所有权。

中国乡镇:1960年曾设镇,黑龙江在内蒙古飞地—黑龙江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一角

此后的三次行政区划大调整使得加格达奇的归属愈发复杂,一次是加格达奇成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所在地,一次将呼伦贝尔盟并入黑龙江,最后一次是呼伦贝尔盟重新划入内蒙古。

1967年末,重新组建加格达奇镇。197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加格达奇镇改称加格达奇区,设为大兴安岭特区首府,大兴安岭特区行政公署所在地。

1970年,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镇改称加格达奇区,名正言顺成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中心。同时还把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全建制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这次省内行政区划调整,大兴安岭地区面积来到全盛时期。

1979年,国家恢复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的原行政区划,也就是说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地区还得归属内蒙古。1979年5月30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1979年7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恢复内蒙古自治区原行政区划的通知》(中发〈1979〉42号)又明确:松、加两区仍归黑龙江省管理,原属地权不变。于是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退还了1970年并入的内蒙古土地。不过之前划入的加格达奇区已经成为大兴安岭地区的行政中心,也是大兴安岭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区。

1986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准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中国乡镇:1960年曾设镇,黑龙江在内蒙古飞地—黑龙江加格达奇区

蓝天下的加格达奇

2001年,呼伦贝尔盟升级为呼伦贝尔市,出于对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考虑,呼伦贝尔市一直想要将松陵地区与加格达奇并入自己的行政管辖内。

2004年11月25日,呼伦贝尔市政府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上报了《关于松岭加格达奇两地实行属地管理的请示》(呼政发〈2004〉96号)。强烈要求收回松、加两地。该市认为,大兴安岭林业开发的实质意义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已不存在,为促进该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请求自治区帮助该市收回松、加地区管理权。

中国乡镇:1960年曾设镇,黑龙江在内蒙古飞地—黑龙江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夜景

但是如今的加格达奇区是大兴安岭地区的行政中心,距齐齐哈尔市、呼伦贝尔市2个地方大城市超过300公里。加格达奇区有机场和火车站,是111国道(京加公路)的终点(起点是北京),它已经成为东北地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如此战略地位重要的地方,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也不会放弃。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黑龙江的地图上,会从内蒙古划入一块,那是大兴安岭地区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而内蒙古的地图上,把这两个地方划在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

中国乡镇:1960年曾设镇,黑龙江在内蒙古飞地—黑龙江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火车站建设于1959年,1959年,铁路工程部门进驻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站开始施工建设。1968年8月,全站建设竣工。1969年1月1日,加格达奇站正式运营通车。1992年7月,车站随着业务量的加大,由原来的二等站晋升为一等站。不仅如此,加格达奇区也拥有机场,2012年6月19日9时50分,首航飞机平稳降落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运输机场,标志着该机场顺利通航。

中国乡镇:1960年曾设镇,黑龙江在内蒙古飞地—黑龙江加格达奇区

每一个来到加格达奇的人可能都会到北山公园上看一看,北山公园位于城市北侧,拾阶而上登高望远尽可鸟瞰城市全貌,此处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是林区森林资源的一个缩影,山势连绵起伏且坡度平缓,伴随着林区开发建设,相继开发了一些景点,突出代表有铁道兵纪念碑、城市的重要标志物电视塔、森林氧吧、绿月桥等群众休闲娱乐场所。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位于加格达奇北山公园内,纪念碑的建立对弘扬“大兴安岭精神”和美化市区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变化坐落于加格达奇北山上,造型为两根竖立的钢轨,整体为不锈钢制成。碑前一头昂首前行的马鹿玻璃钢雕塑,高为5米。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后为介绍铁道兵开发建设大兴安岭历史的图文墙。

中国乡镇:1960年曾设镇,黑龙江在内蒙古飞地—黑龙江加格达奇区

拥有丰富历史的加格达奇是在特殊的时代下特殊的产物,经过多年的发展,加格达奇作为地区公署驻地,已经具备了一个地级市的规模,在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建设上远远超过了它地权上隶属的鄂伦春自治旗的县城规模。基于各种原因,呼伦贝尔市和鄂伦春自治旗纷纷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能够协调黑龙江省政府,收回加格达奇和松岭两地,呼伦贝尔市政府、人大、政协多年来多次向上级要求收回两地。对于黑龙江政府而言,不愿意“归还”加格达奇和松岭的主要原因,认为当初无数黑龙江人来到加格达奇进行开发,黑龙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把加格达奇建设成现在这个规模,几十年来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血。在黑龙江的城市中,加格达奇无疑是个奇特的存在,再加上加格达奇的人口主要是黑龙江人,生活习惯和心理认同也基本成型。让黑龙江毫无保留的“归还”加格达奇,还真有些舍不得。

中国乡镇:1960年曾设镇,黑龙江在内蒙古飞地—黑龙江加格达奇区

但两地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同时涉及林区问题,又涉及国家林业局,成为短期内无法解决,只能维持现状的棘手问题。

中国乡镇:1960年曾设镇,黑龙江在内蒙古飞地—黑龙江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夜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