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公益課堂送進村 德清破農村早教供給難題

親子公益課堂送進村 德清破農村早教供給難題

下塘村開展第二次公益早教課程。圖為陸海霞(中)教小朋友們古詩《憫農》。

最近,德清鍾管鎮下塘村村民姚子文覺得小孫子有了些許不同:平時3分鐘都坐不住的人,如今竟拿著畫本自己乖乖看起了圖畫書,甚至還主動念叨起要跟小夥伴們一起上課。

“我家孫子下半年就要上幼兒園了,總擔心他不習慣幼兒園生活。”56歲的姚子文說,兒子媳婦工作忙,自己和老伴又沒有這方面教育經驗,一直很著急。解除全家煩惱,讓小孫子有了改變的,正是德清縣婦聯2019年十大婦女兒童家庭公益創投項目之一的公益早教幼兒成長項目。

近年來,隨著農村家庭條件的改善,早教需求日益激增。而農村卻沒有專業的機構與人士,成了家庭教育的一塊短板。

“我們看到了群眾的這一需求,從今年開始,我們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與專業機構聯手,直接將親子公益課堂送進農村文化禮堂,力圖補足這塊短板。”德清縣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計劃用一年時間,由點到面,逐步推廣。姚子文所在的下塘村就是4個試點村之一。每個試點每個月都會開展2次公益課堂,想要參加課程的家長提前報名即可。

就在前兩天,下塘村幸福鄰里中心“攜幼親·伴成長”第二次公益課程熱熱鬧鬧開始了。村裡10名還未上幼兒班的小朋友在家長陪同下跟著城裡的專業老師學古詩《憫農》、做貼紙畫、開展“運送糧食”遊戲等早教活動,一起度過了愉快的2個小時。

親子公益課堂送進村 德清破農村早教供給難題

學完古詩後,小朋友們直接去室外現場感受農民勞動場景,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我們綜合先前調研和家長需求,開設了創意繪畫、模擬實踐、親子互動等課程,涉及禮儀品格、安全教育、隔代溝通等多個方面。考慮到小朋友情況,每個課程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中間休息時還會穿插發放小點心和做運動。”德清彩虹橋社工陸海霞已從事幼兒早教12年,她告訴記者,在課程中她不僅重視提升幼兒成長的各方面能力,也同樣關注家長的表現,一旦家長出現隔代溺愛、過於包乾等行為也會及時引導糾正。

親子公益課堂送進村 德清破農村早教供給難題

小朋友們在做農民勞動的貼紙畫。

承接項目的德清縣彩虹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去年在德清城區已有過家庭早教項目經驗。“去年第一批參加課程的50多個孩子現在基本都進入幼兒園了,家長普遍反映,孩子的適應和學習能力都表現很好。”彩虹橋負責人、縣商會大廈婦聯主席鄭國芳說,如今資源共享了,農村家庭教育也將迎來新發展。據瞭解,接下來,彩虹橋相關項目社工除了在每個季度開展回訪,根據教學現場及家長反饋情況做及時調整外,還將同步對4個試點村常駐社工開展相關培訓和交流,以實現農村早教活動的專業化和常態化。

親子公益課堂送進村 德清破農村早教供給難題

小朋友正在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