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也是很有文化的!

很多人知道,中國有“龍”文化,也有馬文化、虎文化什麼的,

卻少有人知道:

豬,也是很有文化的!

己亥年來臨之時,我們就來談談豬文化——

1、沒有豬,哪有家!

有人說,家,就是房子裡住著人。

可是,很打臉的事實是:

漢字“家”,是寶蓋頭下面一個“豕”字,而不是人字!

豕,音shǐ,是象形字,就是豬。看甲骨文字,那活脫脫就是一隻小豬啊!

豬,也是很有文化的!

那麼,問題來了:

“家”裡為什麼不是“人”,而是一頭豬?

原來,古文裡的“家”,並非我們現在“一家三口”的那種家,這個小家只能叫“戶”;

在夏商周時代,家,是指“大夫之家”,貴族之家,類似於後來的歐洲的一個貴族大莊園、大城堡,或者明清時代一個大家族、一個祠堂宗族的村落吧。

這樣的家,有許多戶,各戶人家要吃肉,就得養豬;許多人養仔豬,就得有人養老母豬;許多人養老母豬,就得有人養種豬;種豬負責接種,一頭足矣,多了就浪費,養不起。

所以,這個“豕”,其實是指種豬。有種豬,才能養小豬;有豬肉吃,才叫家!

吃肉,是社會地位的標誌。

《曹劌論戰》裡提到“肉食者”,指的就是貴族,貴族才有家!

判斷貴族的直觀標準,就是看你家有沒有豬!

正是:家裡有人很平常,家裡有豬才高貴!

2、豬,暱稱多,並且很酷

豬,在古文裡,可是有許多名字的,常見的有:

豕、㹠(tún)、豚、肫(zhūn)、彘、豨(xī),等等。

此外,豬還有很多名號——古人叫別稱,相當於現在的網名、暱稱。

有形象的,叫黑麵郎;

有雄壯的,叫剛鬣;

有飄逸的,叫豕仙;

有謙遜的,叫糟糠氏;

還有威武的,叫長喙將軍、烏金大使。

有了文化,名字就是不一樣!

3、大漢天子的名字,叫豬豬

稍微年長一點的人都有知道,身邊一定有熟識的人,小名(乳名)叫小豬;現在也有很多人的暱稱叫豬豬。

其實,古人以豬為名者,真的有很多。

春秋時,晉國大夫、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範宣子,祖先就叫豕韋氏。

大漢天子,最著名的皇帝漢武帝,大名劉徹,乳名彘兒——小豬。

漢初有位名人,劉邦的屬下,曾任趙國國相,後在代國叛亂,自立為代王。此人大名就叫陳豨。

豬,也是很有文化的!

(漢武帝乳名叫彘兒,他最喜歡司馬相如的文章,而司馬相如乳名則叫犬子)

更厲害的是,商朝有個國家,名叫豕韋;天上有個星座,名叫封豕;

山中有味名藥,名叫豨首。

因為,豬,不僅可愛,而且非凡!

4、豬,佔牲畜之鰲頭,壓屬相之後軸

豬的非凡,首先表現在,他是牲畜中的地位。

牲畜之中,最常見的有六畜,民間過年,經常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門聯以及吉言,即此謂也。其中,六畜為:

豬、牛、羊、馬、雞、狗。

六畜,本來各有其用:豬是吃的,牛是耕的,羊是穿的,馬是走的,雞是打鳴的,狗是看家的。後來才混用,比如,六畜皆可為肉食。

而“六用”之中,民以食為天,故而,豬,獨佔六畜之鰲頭。

那麼,在12屬相當中,豬,為什麼排在最後呢?

原來,12屬相里的12個動物,一大半可以家養,即豬、牛、羊、馬、雞、狗之“六畜”,外加一個兔;一小半野生,馴化不了,即鼠、虎、、龍、蛇、猴。

而據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考證、論證,豬,是最後一個被人馴化了的動物。

大家看看野豬的模樣,就知道:

豬,原來也是如此勇猛而桀傲!

5、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好的詩文,是文化的最佳載體。

天才作家王小波曾寫過一篇有名的文章,叫《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在書中,主角是一隻豬,這頭豬,極具個性,崇尚自由,會飲食,善休閒,春天來臨時,還要談談愛情。

王小波是以寓言的方式寫的小說。

豬,也是很有文化的!

然而,以動物學眼光看,豬,我們說的是野豬,確實是特立獨行的,而且能夠勇往直前。只因為多年的馴化,以及生活條件之髒亂、飲食之低劣、自由之身受侷限,才變得知求吃飽肚子,然後一覺睡去,不再仰望星空、思考豬生,因為他已深知,自己的命運,就是任人宰殺。與其清醒地等死,不如糊塗地過日子。即如鄭板橋手書“難得糊塗”一樣,如果我們真以為鄭老先生是個糊塗蛋,那就大錯特錯了。

寫豬的詩詞、美文雖然不多,但依然有,比如,中國第一部詩歌集。

《詩經》中有首《小雅·漸漸之石》,即以豬起興,詩曰: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月離於畢,俾滂沱矣。

武人東征,不皇他矣。

翻譯成白話,大概意思是:

我們的將士開向東方,浩浩蕩蕩、勇往直前,死不旋踵,

像小豬們從水上踏浪而過,只見白色的蹄子如同浪花翻滾;

像月亮靠近天畢星之時的氣候:大雨滂沱,彷彿傾盆!

把英勇的將士,比成豬,是我們今天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可見,在那個時代,豬,是很英勇的!

6、吃到冷豬頭,才算是聖人

很久以前,有個學生問我,柏楊、李敖經常在文章裡提到,什麼孔子吃冷豬頭、朱熹分享了冷豬頭,是啥意思。

原來,這裡指的是孔廟裡的祭祀。

配享冷豬頭,是祭祀中所用“犧牲”的最高待遇,只有聖人才有此待遇。

豬,也是很有文化的!

犧牲一詞,古文裡的意思,是給死人享用的動物,上古之時,多用牛羊,所以,是牛字旁。

注意了,這也從側面證實上上文提到的,豬,是最後一個被馴化的動物,早期祭祀,多用牛,不僅體積大,有氣派;也因為在獵獲一頭野牛牛,比獵到一頭野豬要容易些。

到了農耕時代,牛是不容許宰殺的,羊在南方也比較少,然後,豬,就登上相應的地位。

現在網絡語中,有人用諧音在豬年發微信“豬你快樂”,其實在古代,真的是用豬用“祝”啊!

7、豬,渾身都是寶

有個段子說:豬,渾身都是寶,肉可食,皮可穿,毛可做刷,糞可作肥,連名字,都可用來罵人……

確實,豬肉、豬肝、豬腸等,不僅是美味佳餚,而且豬,還有相當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上說:豬,在畜屬水,在卦屬坎,在禽應室星,可為食補,可為藥醫!

《周禮·天官·食醫》還告訴我們,“豕宜稷”,乃“膳食之宜”,意思是:豬肉和米飯相配,是最好的包含結構。因為豭豬味酸,牝豬味苦,稷米味甘,是酸甜相宜、甘苦相成。

豬糞,則是所有動物糞便中,最適合做肥料的,有農諺說:養豬不賺錢,回頭看看田!

豬,吃得最差、住得最糟、脾氣最憨、默默受氣,不生汙染,任人宰割,跟諸葛亮相比,相同的是,生前鞠躬盡瘁;不同是的,死而不已——讓身上每一個器官皮毛都發揮作用!

所以,民間普遍認為,豬,是財氣的象徵;

豬,也是很有文化的!

不僅聚寶盆多做成可愛的小豬形象,屬豬的人,也多被稱為聚財之人。

那麼,在豬年裡,大家就好好發財吧!

8、豬,一點都不笨

前面說過,豬,只是裝糊塗,其實,一點都不笨。

早就有人發現,豬的嗅覺,比狗厲害,

豬不僅能發現地雷,還能把雷拱出來。

只是,豬不太容易訓練罷了。

因為:豬,不喜歡和人溝通,也不喜歡賣萌討巧,更不喜歡運動。

有個紀錄片,好像叫《動物天才系列:豬》,裡面說,經研究發現,豬的智商僅低於海豚,在動物中排行第二。在智商測試上完虐黑猩猩。

俗話裡有“像豬一樣笨”、“猴樣機靈”,都不懂動物學的人創造的。

豬,因為智商高,心中是很看不起人的。

不要罵那些壞人是豬狗,因為這樣,實在是抬高了那些壞人。

因為豬從來不幹壞事。

即便是偷吃了你家白菜,也是因為你讓他捱餓了;

再有,如果你家牆角被 豬拱壞壞了,只能證明這堵牆有問題,而不是豬有破壞性!

9、豐富多彩的豬故事

豬,可是有故事的噢。

有故事,才叫文化嘛!

咱們隨便說幾個豬故事——

《世說新語》記載,晉朝皇帝司馬炎到位名叫王濟的官員家裡吃飯,席間,上了一道烤乳豬,美味異常。司馬炎就問是怎麼做的,王濟向皇上透露說,這隻豬,全都是用人奶餵養!

在萬惡的舊社會,何止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民間有個傳說:諸葛亮死後,非常不滿自己的人生,說自己聰明蓋世,為什麼六出祁山都失敗,以至於最後“出師未捷身先死”?閻王爺說,你是機關算盡太聰明,所謂心機深者心機淺,命裡無時莫相求才對!諸葛亮說:那好吧,來世讓我有個衣食無憂、不用動腦的命吧。閻王主產,這樣的角色,有是有,只是結局會被人殺死。諸葛亮說,人生自古誰無死,只要活得無憂無慮即可。閻王說,好吧,

你就做ZHU吧,也不要閣,也不要亮了,就生活在一個陰暗的角落裡,吃了睡、睡了吃,雖然智商高,卻無須用心,無憂無慮過一生吧。諸葛亮聞言,欣然應允。閻王見他不明就裡,心裡不忍,就說,我會讓你長得寬額大臉,耳闊有輪,天庭飽滿,白白胖胖。諸葛亮大喜,結果,人間就出現了一頭豬。

豬,也是很有文化的!

國外也有很多豬的故事。如:古印度,人類保護神毗溼奴,曾化身為野豬去拯救地球,打敗了潛入海底地惡魔。古希臘神話裡,品級最高的女神得墨忒爾,就特別喜歡豬。當然,最有名的是伊斯蘭教的飲食法律裡,禁止進食豬肉,回民不吃豬肉也就有很多種說法和故事的。

當然,最著名的豬故事,非《西遊記》裡的豬八戒莫屬!

豬八戒,法號悟能,唐僧二徒弟,原是天蓬元帥,只因酒後對嫦娥調戲了幾句(比劉某人的行為輕多了),結果遭玉帝嚴懲,被罰到人間投胎為豬。不過,豬同學很能幹,初時,在高老莊打工,娶了高小姐;後來又保唐僧西天取經,成了正果,被封為淨壇使者。想想,還是佛祖開明、偉大。豬悟能同志,只不過好吃、好色一點而已嘛,有什麼大錯嗎?聖人都說過,“食、色”,是人的本性!況且,尤其了不起的是,取經路上的14年,八戒真的做到了“八戒”,對酒肉、美女,只是想一想、說一說,最多試一試,但從來沒有犯過一次禁,真不容易啊!仔細讀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豬八戒其實一點都不笨,大智慧方面,甚至高過孫悟空。這就對了,說明吳承恩有動物學知識啊!最重要的是,豬八戒還很可愛。他的憨厚、呆萌、直率、本色,已經越來越受到世人的認知和認同,如果讓姑娘們非要從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四個人中選一個做老公,估計豬八戒同學是最受爭搶的。因為:

唐僧不近人情、悟空不著邊際、沙僧不測高深,只有八戒最真實、最靠譜!

最後,不得不提一下豬堅強這個新故事。

百度百科裡這樣解說: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村民萬興明家的大肥豬,汶川大地震後被埋廢墟下36天,2008年6月17日被成都軍區空軍某飛行學院戰士刨出來時,還堅強地活著。許多市民、網友呼籲,不要把這頭豬變成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併為其取名“豬堅強”。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用3008元將這頭豬買下來,並給他取了小名“36娃兒”,大名“豬堅強”。後來,詩人為它寫《豬堅強之歌》,科學家還在克隆他。

真是:古、今、中、外,都有動聽的豬故事!

10、站在風口上,豬會飛起來

風雲際會,神龍在天;

太平盛世,有鳳來儀。

有機會,才有作為。

不同的時勢,會有不同的作為。

比如,在動漫界,小豬佩奇,可是超級超級網紅呀!相比之下,什麼蒙、什麼醬、什麼邏輯、什麼果,都弱爆了噢!

豬,也是很有文化的!

豬文化博大精深。說到這份上,最大的啟示是:

只要有高度、有深度、有故事、有詩文、有創意、有寓意,就是有文化!

己亥年來臨之際,非常想說

豬(祝)你快樂!

豬(諸)事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