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進:從轉型內涵出發看轉型升級環境下的鋼鐵行業發展趨勢

蔡進:從轉型內涵出發看轉型升級環境下的鋼鐵行業發展趨勢

2019年3月23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與上海卓鋼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共同主辦,西本新幹線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十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暨春季鋼市研討峰會”在上海順利召開。

此次峰會以“智慧·變革·融合·破局”為主題,力邀國家相關部委、知名經濟學家、鋼鐵產業鏈上下游用戶以及金融投資領域的學者、專家等共聚一堂,結合經濟新常態下我國鋼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物流創新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行業前沿動態等進行政策性、前瞻性的探討,把握行業發展脈搏,尋求有效突圍之道。

會上,中國物流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基於轉型升級的階段的大環境,指出整個中國的社會經濟進入到轉型升級的發展階段。轉型升級的目標和方向也很明確,從高速度的增長轉向高質量的發展。

從高速度的增長到高質量的發展,它的抓手在哪?也就是轉型升級的內涵是什麼?轉型升級最核心、最根本的內涵就是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

另外,蔡進副會長從出口、投資和消費,看目前三大需求增長狀況。

出口的需求方面,2012年是一個轉折點,2012年之前出口還不錯,甚至在更早一點就是2008、2009年的經濟危機之前,我們主要是靠外需拉動來保持我們經濟的高速增長。但到2012年以後已經是一位數,到2015年、2016年出口是負增長,這些都表明靠出口來拉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為主要方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投資方面,2012年以後,4萬億是最典型的,確實拉動中國經濟保持增長。但去年的投資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9%,GDP增長6.6%,投資的增長速度開始低於整個GDP的增長速度。所以投資對經濟拉動的關鍵性作用也開始衰減。

消費方面,按社會零售商品總額消費需求增長9%,也就是在多年來在連續10%,都是兩位數增長的基礎上,回落到了9%。

從這個角度來講,無論是投資,無論是消費,無論是出口,從需求側來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已經不可持續,包括我們的鋼鐵產業同樣如此。

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倒逼你要轉型升級,要從你的需求側轉變為供給側來尋求你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從2016年開始,中央提出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尋求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形成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鋼鐵產業所要走的第一步是要去產能,第二步是降成本。

首先要去產能、去庫存。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供需之間形成了非常好的平衡關係,這是供給側發力給我們鋼鐵行業的紅利。

其次,在降成本這個方面來講,要形成一個降本增效的戰略目標,通過生產組織方式的轉型升級來降我們的物流成本,而在在降物流成本來講,鋼鐵行業還有巨大的空間。

最會,他指出對產業、企業來說,最根本的路徑就是轉變你的生產組織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