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恐惧无处不在

死而后已,向死而生……我们的文化有很多关于死亡的词语,死亡很神秘,但并不可怕。人,动物,乃至宇宙都有由生到死的过程,从原子的层面,能量转化的层面讲,死亡又是生命的重组再生。在人生的路上,走着走着,无论汶川大地震给予人们的直面死亡,还是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抵抗死亡,或者流浪地球中人类带着地球,抵抗全人类,全物种的延续,都是生命的光来照亮死亡的恐惧,托起人类的命运。

有光就有阴暗面,死亡无法征服,但可以认识理解。儿童看到落叶,昆虫的死亡,逝去的长辈,会觉得难以理解,青少年会通过打电子游戏,一次又一次复活,会通过各种极限运动来抵抗死亡恐惧,万科的王石会在五十几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来与死亡搏斗,年龄大的男人会娶超年轻的女孩做自己的妻子,证明自己活着,自己的体力OK。其实这背后都是死亡焦虑的无处不在的体现和抵抗的死亡焦虑做法。

米兰昆德拉说: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未来,而在于让你没了过去,实际上,异样是死亡的一种形式,贯穿于整个人生。

对许多人来说,死亡焦虑外显而明确,而有些人躲藏而隐秘。

死亡恐惧无处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