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和他的“相聲演義”:愛讀書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head>/<head><body>

第一章

凌晨三四點的北京,正是燈火輝煌的也是最喧鬧的時刻。郭德綱和于謙老師剛從商演劇場的後臺走出來,剛剛兩人的精彩合作博得臺下觀眾持久的掌聲和歡笑聲,即使距離二人的表演已然過去了接近半個小時,空氣中那股因為鼓掌摩擦而升溫的歡快輕鬆的氛圍仍然遲遲不肯散去。

郭德綱和他的“相聲演義”:愛讀書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郭德綱

兩人走到小路口,路上的空氣略微涼薄起來了,二人不自覺地收緊了一下衣服,互相看著對方,笑著點了點頭,郭德綱道:“師哥,那我先走了。”于謙老師已經和他的“狐朋狗友”約好了痛飲聊天的老館子,郭德綱不愛這份喧囂,兀自回家鑽進自己的書房裡去了。

郭德綱和他的“相聲演義”:愛讀書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郭德綱 于謙

更衣洗漱完畢,他推開了書房的門,這是他給自己預留的“象牙塔”,不必與其他人爭執比較,更不用擔心各類網友鍵盤俠的“酸檸檬”———自在就好!郭德綱在書架間緩緩踱步,最近腦子裡天馬行空,留下的的稿子仍然在書架的最下層靜靜的躺著。郭德綱沒有多說什麼,輕輕捧起書稿慢慢拂去上面似有若無的灰塵,打開一卷,思緒就跟著飛入了當時留字時候的時光……

郭德綱和他的“相聲演義”:愛讀書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郭德綱

自十六歲開始,從藝完整三十年,臺上的嬉笑怒罵,臺下的爾虞我詐,同行間的排擠暗算,外行人眼中的“瘋癲痴狂”,他都司空見慣已經泰然自若了。唯獨單純的一面放在面對書本獨處的時候,老先生和前輩們留下的智慧結晶,傳統文化最後一點點餘燼,他不敢自稱發揚光大,即使是德雲社這艘“小船”,平穩執掌至今也頗為不易,“就是個普通人,普普通通的相聲藝人,靠著這門手藝養家餬口而已”——他這麼給自己評價,“非著名的著名相聲演員”——“鋼絲”們這麼看他。

郭德綱和他的“相聲演義”:愛讀書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郭德綱 于謙

縱使經歷無數風雨,縱使看淡世間浮華,面對書本的那份敬畏之心從沒有削減半分。郭德綱細細揣度著書本中的歷史和典故,自己文化學歷不高,又早早從藝,不敢自恃“過目不忘”,甚至“天資卓絕”。雖然在臺上的相聲,配合上于謙老師的神級捧哏,兩人一唱一和共同譜寫“相聲帝后”的傳奇,稿子在二人眼中,早已經化實為虛,但是常人目力不所及處,卻是郭老闆自己暗自努力和下苦工的文化積攢的見證。

郭德綱和他的“相聲演義”:愛讀書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郭德綱

單口相聲這麼多年挖坑挖的太多了,一點一點補擠著牙膏自己也習慣了,最後慢慢也享受起這個和觀眾互動的過程了”。郭德綱講究的單口不是一次就說完,那樣故事內容其實非常簡單,但是其中所加的韻味就少了很多,閒白有時候才是單口的精髓所在,“坑”又是這其中的重中之重,長此以往,“坑王”的名號就這麼在粉絲群中口口相傳中打響了!後來,甚至有粉絲提出“不要在閒白裡插單口相聲”和“定場詩多少段都不嫌多”的“奇怪需求”。

郭德綱和他的“相聲演義”:愛讀書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郭德綱

早年太多的苦痛和艱辛,讓這個年近半百的德雲班主逐漸磨去了血性,不與人爭,只和自己較勁,畢竟,書讀了這麼多,運氣不運氣那點事,就隨他去吧。

郭德綱和他的“相聲演義”:愛讀書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郭德綱

(不知道這種小說隨筆的形式會不會讓大家看起來更舒服一些,歡迎留言評論,如果效果還行,我會不斷更新後續章節。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郭德綱單口系列,基本都是市面上最完整的版本,歡迎大家試聽)

身為鋼絲,喜歡這種小說形式講述老郭故事嗎 (單選)
0人
0%
喜歡
0人
0%
不喜歡
0人
0%
無所謂
<button>投票/<button>

/<bo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