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旅遊收入破千億,哪些上市公司在悶聲發大財?

每逢假期,即使你足不出戶,刷刷朋友圈也能有環遊世界的感覺。

今年“五一”小長假從3天調整為4天,更引發了人們出遊的熱情。來自文化和旅遊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五一”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1.95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增長13.7%;實現旅遊收入1176.7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6.1%。

與去年相比,增加一天假期帶來的拉動作用是巨大的。去年同期數據顯示,“五一”假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1.47億人次,同比增長9.3%,實現國內旅遊收入871.6億元,同比增長10.2%。

旅遊人次和收入的增加,直接收益的是上市旅遊企業。

Wind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相關旅遊企業有34家,業態分佈包括景區景點、賓館酒店、旅行社幾大類。

自然景點類:索道纜車業務最掙錢

以峨眉山A、黃山旅遊、九華旅遊、天目湖等為代表的傳統景區資源優勢明顯,經營性資產主要以門票和景區交通為主,憑藉較高的知名度及較大的遊客體量,經營情況較為穩健。

其中,九華旅遊以一季度3875萬元的淨利潤,在同類企業中居於第一位。緊隨其後的是黃山旅遊,一季度實現淨利潤2357萬元。

五一假期客流量的增長,有望進一步提振二季度業績。數據顯示,九華山景區接待遊客21.89萬人次,同比增長2.32%;黃山風景區接待遊客11.23萬人次,同比增長43.91%。兩大景區接待人數在安徽省排在前兩位。

兩家企業的業務特點也存在相似之處,酒店和索道纜車業務成為主要收入來源,而且後者的毛利率極高。

2018年,九華旅遊來自索道纜車業務的營業收入在四大業務板塊中最高,達到1.99億元,毛利率高達80.53%,酒店業務收入1.52億元。黃山旅遊索道纜車業務收入4.96億元,毛利率高達86.74%,酒店業務收入6.47億元。

“五一”小长假旅游收入破千亿,哪些上市公司在闷声发大财?

人工景點類:宋城演藝成行業龍頭

人文型景區,如宋城演藝於2010年11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通過不斷併購擴張,截至目前公司市值相比上市之初實現4倍增長,其是線上線下融合,打造的是演藝帝國的實例。今年一季度實現淨利潤3.7億元

華僑城A雖然被劃分為房地產業,但旅遊收入也是其重要來源,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在40%左右,毛利率約為46%。其旗下有深圳歡樂谷、深圳世界之窗、長沙世界之窗等多個遊樂項目。今年一季度,淨利潤高達12億元。

“五一”小长假旅游收入破千亿,哪些上市公司在闷声发大财?

旅行社類:出境遊帶來的免稅消費增長

以眾信旅遊、中青旅、凱撒旅遊、騰邦國際為代表的傳統旅行社借力資本、擁抱互聯網、實現跨越式發展。

龍頭當屬老牌的中國國旅,2019年一季報實現營收136.92億元,同比增長54.72%;歸母淨利潤23.06億元,同比增長98.80%;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5.89億元,同比增加37.37%。

其中,各大旅行平臺發佈的數據顯示,出境遊的火熱是拉動業務增長的一大動力。

5月4日,飛豬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出行人數同比增長51%,其中出境遊增幅高達63%;攜程的大數據顯示,境外當地玩樂(境外遊、潛水、溫泉、美食卡券等)的預訂增長114%,境外票務服務增長了73%。

與出境遊火熱相互印證的是,是免稅店消費驚人的吸金能力。

2018年,中國國旅免稅商品銷售收入達到332.27億元,佔比70.69%;毛利率為53.09%,實現主營利潤176.39億元,利潤貢獻在90%。

“五一”小长假旅游收入破千亿,哪些上市公司在闷声发大财?

餐飲、住宿類:老字號經營下滑

出遊的增長,勢必帶來餐飲、住宿等旅遊需求端增長。

住宿類如錦江股份,憑藉品牌和渠道的優勢,規模效應在不斷體現。一季度實現淨利潤2.95億元,增長28.18%。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一些老字號經營下滑明顯。金陵飯店、全聚德在去年和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金陵飯店去年實現淨利潤7741.56萬元,同比下滑25.19%,今年一季度實現淨利1313.28萬元,同比下滑16.76%;全聚德去年實現淨利潤7304.22萬元,同比下滑46.29%,今年一季度實現淨利1064.15萬元,同比下滑71.38%。

“五一”小长假旅游收入破千亿,哪些上市公司在闷声发大财?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