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語樂壇有很多“音樂教父”?

風繼續吹


父一般分兩種,極具開創性與經過時間檢驗的留下眾多好作品的,並被廣泛認可。

極具開創性的,在我看來就兩個人,臺灣羅大佑與大陸崔健。

羅大佑曾經被譽為中國的鮑勃迪倫,他關心的不是小情小愛,而是一種人文思想。

崔健則在中國的那個年代首次在公眾場合發出那樣的聲音,被譽為中國搖滾第一人,引領了後來九十年代的搖滾風潮。

剩下的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李宗盛。

電影界不叫姓氏,直接叫大哥,非成龍莫屬。而在流行音樂界,不叫姓氏,直接叫大哥的,非李宗盛莫屬。

李宗盛作品產量與質量之高,我想華語樂壇很難有與之媲美的。他先後捧紅了十幾位華語頂級歌手,而他的作品堪稱經典的,而且是公認的,也非常之多,而且這些都是經過歲月沉澱的。

香港樂壇也有一位已經逝去的教父,黃霑。黃霑據說一輩子創作了幾千首歌曲,而且他的詞被譽為有大俠之風。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這種情懷,現在的人很難超越。

如果要說中國音樂教父的話!只有一位,雖然我不知道他/她是誰!但敢稱中國音樂教父的只能是他/她!不論他/她是不是中國人!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離開媽媽的懷抱,辛福哪裡找?……

這首歌讓多少懂得了音樂!這首歌才是在它出來後的中國人都聽過。都會唱兩句。都敢大聲唱!沒有任何人敢去噴的至尊音樂!


少林草根歌手


其實華語樂壇還真沒那麼多教父,很多所謂教父都是濫竽充數。

教父一般分兩種,極具開創性與經過時間檢驗的留下眾多好作品的,並被廣泛認可。

極具開創性的,在我看來就兩個人,臺灣羅大佑與大陸崔健。

羅大佑曾經被譽為中國的鮑勃迪倫,他關心的不是小情小愛,而是一種人文思想。

崔健則在中國的那個年代首次在公眾場合發出那樣的聲音,被譽為中國搖滾第一人,引領了後來九十年代的搖滾風潮。

剩下的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李宗盛。

電影界不叫姓氏,直接叫大哥,非成龍莫屬。而在流行音樂界,不叫姓氏,直接叫大哥的,非李宗盛莫屬。

李宗盛作品產量與質量之高,我想華語樂壇很難有與之媲美的。他先後捧紅了十幾位華語頂級歌手,而他的作品堪稱經典的,而且是公認的,也非常之多,而且這些都是經過歲月沉澱的。

香港樂壇也有一位已經逝去的教父,黃霑。黃霑據說一輩子創作了幾千首歌曲,而且他的詞被譽為有大俠之風。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這種情懷,現在的人很難超越。

看了上面回答的,那些被稱為教父的,你可以用這兩點去衡量。

有人說許巍,我並不認為他是,雖然我也喜歡他的歌。沒有開創性,這個的開創性是一大類音樂類型的開創者,他的民謠搖滾只是搖滾的一個分支,說開創性顯然弱了。他的作品也灰常不錯,但距離李宗盛黃霑等,還是有差距的。

周杰倫可以是下一個教父,你知道叫教父的人都是什麼年齡,有什麼閱歷,他還需要沉澱與時間檢驗,我想他一定能成為教父級,但不是現在。嗯,他的方向是開創性教父一類。

汪峰目前看,是大陸最有可能成為教父的,平均兩年一個專輯,而且質量也好,具有人文關懷,能夠讓人產生共鳴。他無法做到開創性,他的方向是李宗盛黃霑的方向。

還有人說謝天笑,或許吧。我舉個例子,靈魂樂在歐美也屬於小眾的音樂類型,但像詹姆斯布朗這樣的靈樂教父,他的歌曲可不是小眾,I fell good,男人的世界等,都是很多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作品。音樂類型可以小眾,但作品必須大眾,很多想當教父的人,也必須有大眾作品。

音樂人最後也是拿作品說話,公眾給你的評價雖有偏頗,但也是最中肯的。


道亦路514



從來不裝13


因為有特麼一大堆天王天后啊。

一神,二皇,四大天王,大陳小謝。女歌手除了王菲,張惠妹等人。

現在一線歌手叫兩句天王不是啥罕見事了。

新生代,鄧紫棋不用說了天后。


全世界也就三個歌神,全在香港。

然後這麼一大堆天后天后,基本上華語區都衝不出去。

衝出去的有鄧麗君(東南亞影響力),周杰倫(時代週刊封面,多次亞洲銷量第一,亞洲流行之王)張學友(吻別專輯,世界,亞洲巡迴場次打破華人,亞洲男藝人記錄)

為了標記羅大佑,崔健,李宗盛這些人,才有了教父稱號。

周杰倫當然不是教父,一年賺上億,是音樂界創作力和商業影響力的完美結合,提起流行音樂,會想起周杰倫,你見過40多歲的教父嗎?


管悅2


在商業流行方面的創作能力上,周杰倫毋庸置疑是最擅長的,他非常善於捕捉年輕人的口味。他屬於那種非常明白歌迷想聽什麼的人,也就是說他是服務於歌迷、服務於市場、服務於商業的流行寫手。


周杰倫的缺點也非常明顯,你別看周杰倫的專輯裡好像什麼風格都有,但他的作品仍舊逃脫不了商業概念的範圍,你看到的《龍捲風》、《霍元甲》、《龍拳》、《藍色風暴》等歌曲,其實都屬於商業命題作品,說白了就是為了迎合討好流行受眾而去創作,而非脫離商業層面去追求更深的東西。而且希望更多傑迷能認識到一件事,就是流行歌曲≠音樂,寫一段好旋律不能說明音樂水平。


但是周杰倫有一個特別大的優勢,就是周杰倫從早期乃至現在,都有著非常強大的團隊,比如方文山黃俊郎的歌詞、鍾興民林邁可黃雨勳的編曲,像《夜的第七章》這類流行界史無前例的華麗編曲,你只能給他跪。可問題是編曲不是周杰倫,所以有的歌迷會把很多編曲的功勞都劃在杰倫的頭上。


反觀羅大佑,在對於音樂思想的追求上,一直走在前面,不論是討好受眾的流行音樂,還是隱晦政治社會的功能性音樂,還是服務商業(命題類)的音樂,他基本玩全了。有的人說因為歌詞,其實並非是歌詞本身,你再有深度內涵的歌詞,也得搭配著符合主題的演唱與旋律,否則不成詩了?


比較難得的是,在大浪淘沙的年代,羅大佑不論是早期還是近期,他的作品質量都有保證,歌曲背後可以輕易地感受到羅大佑想表達的思想,然而「思想性」是羅大佑最核心的音樂競爭力


李宗盛這個老大爺就屬於老頑童了,論成熟老道的情歌,羅大佑和周杰倫真的不如他。羅大佑的情歌太具有個人化的色彩,時而詩人時而哲人時而直白。周杰倫的情歌跟他的人一樣簡單,不需要太深的閱讀門檻便可以心領神會他想表達什麼,只要旋律抓人歌詞唱的順,這就是一首周杰倫情歌。


李宗盛這個情場潑猴,他對男女情愛看的最透徹,他寫的作品也很追求旋律的完美性與歌曲的完整性。如果說周杰倫的情歌是校園戀,那麼李宗盛的情歌就是跨國異地戀。


可如果你拋開李宗盛的情歌去看他的作品,會發現李宗盛其實也有在格局突破的作品,後期比較為人熟知的就是《山丘》了,這首作品基本上可以為李宗盛後期的流行生涯奠定了他的地位。單單這一首歌曲,就可以秒掉一些音樂人的專輯,這不僅僅是高度的問題,關鍵是你無法企及。



這三位華語流行大神的特質已經很鮮明瞭

  • 周杰倫=為歌迷服務、為市場服務、為商業服務的流行旋律大神,在流行音樂的創新性上是近年來史無前例的,並開拓了以自己為標誌的流行時代。他的競爭力就是非常能寫旋律優質的流行歌,朗朗上口抓人悅耳的流行歌曲幾乎每張專輯都有好幾首,這點是他的核心競爭力;
  • 羅大佑=他可以為任何人服務,但大多還是在為自己的思想服務,他是為數不多能將社政民哲融合到自己音樂裡的音樂人。他的作品中你可以感受到疾苦也可以感受到他的憤怒也可以感受到他的童趣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未來的擔憂與現狀的不滿。能將流行音樂上升到哲學的,非他莫屬;
  • 李宗盛=一位優秀的製作人,在音樂製作的領域裡,羅大佑與周杰倫都不如他。李宗盛對於歌手特質的把握、如何量體裁衣、如何表達一首歌曲等層面上,都很有想法。此外李宗盛也是一位流行旋律大神,十分擅長寫情歌,他的情歌比一些淺白的情歌更深邃,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年輕人聽完李宗盛之後會有一種恍如隔世恍然大悟的感覺。而這一點,是李宗盛的核心競爭力。

他們三人的特點與缺點其實很清楚,周杰倫的短板也與他出生太晚有關,他趕上的是華語流行過渡的時期,恰逢千禧年橫空出世,再加上流行音樂嘛,本來就是需要靠旋律和歌詞去養人,再加上週杰倫優異的能力突破了當時的流行格局,硬生生的創造了自己的時代,這也是一個人的能力。


一個人的音樂水平,一定要結合他早中晚不同階段去分析,一定不能脫離相應的時代背景去輕易下結論。就目前而言,周杰倫在流行領域混的很安逸,但是在音樂層面上依舊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不像羅大佑早年就各種境界來回探索來回涉獵並得到自己的答案,周杰倫在這方面幾乎沒有。


之前有位傑迷跟我說:現在周杰倫年輕,你怎麼知道周杰倫到了李宗盛的年紀就寫不出《山丘》呢?


我是這樣認為的,周杰倫迄今為止始終在玩音樂的層面做文章,但幾乎很少看到他有思想上的突破。年輕的時候是愛情來得太快想簡簡單單愛,當爹了之後依舊是而我聽見下雨的聲音。


他依舊在為了寫好聽的旋律或自己認為好玩的東西去做音樂,這並沒有什麼錯。但如果要與羅李去比較,很顯然周杰倫在思想境界與音樂深度方面被落下不少的距離。所以我對周杰倫在老年時期能否寫出一首超越《山丘》的歌曲,較為擔憂。


如果你想要一個排序,我的排序是這樣的

羅大佑>李宗盛>周杰倫

(突然發現這個排序也可以用接受的教育水平來解釋)


7年前,兩位流行大神羅大佑與李宗盛攜同周華健張震嶽組了「縱貫線」,我希望周杰倫有朝一日也能放開束縛去好好的解放一下自己(跟林俊杰陶喆王力宏組個團啥的?),讓自己從服務流行上升到更高的層面,而不是寫一輩子悅耳好聽的東西去服務別人。


你看為什麼張震嶽可以被拉進縱貫線?因為張震嶽他經歷了不同的音樂階段,他的音樂維度夠寬,他是一個具有音樂思想的音樂人,而不是一昧地想寫好聽的旋律去服務歌迷,他不是。


曾經有個人也像周杰倫一樣寫了很多旋律優質的作品,最後他領悟了。別告訴我你不知道這個人是誰,這個人在領悟之後漂洋過海翻越了幾座山丘,才發現羅大佑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痴痴地等著他...


然後他們組了縱貫線,這是一個感人的愛情

650 贊同

收藏


北顥


只有四人可稱得上教父

臺灣 ;羅大佑 ,李宗盛

香港 ;許冠傑

大陸 ;崔健


國產0078


都被現在文明給搞亂了的,選秀出來不到兩年也成老師了的,一生寫不出一首歌,的藝人也成老師的,音樂教父一詞,都是一些記者,報社,主持人亂叫出來的,什麼舞臺教父,搖滾教父,流行教父,等等,根本不考慮這位藝人,夠不夠格,都是些吹捧的客套話,不付合實際。


歲月在敲門


如果要說中國音樂教父的話!只有一位,雖然我不知道他/她是誰!但敢稱中國音樂教父的只能是他/她!不論他/她是不是中國人!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離開媽媽的懷抱,辛福哪裡找?……

這首歌讓多少懂得了音樂!這首歌才是在它出來後的中國人都聽過。都會唱兩句。都敢大聲唱!沒有任何人敢去噴的至尊音樂!

其他歌!都比不起!


可否衝破53


因為有很多人適應不了市場

又想高高在上 受人敬仰

沾著年齡大的光

做著不學無術的勾當


曰樂


能夠稱得上教父,其不然,最起碼才華橫溢是不可或缺,靈性與創作共存是無可比擬。

擅於琢磨人心的李宗盛,絕對是稱得上是殿堂級的音樂教父,其創作的作品廣為流傳,傳唱度極高,總是能夠讓聽者入心,因為,李宗盛的歌曲裡面有故事!

總是將現實的不羈融入歌曲,羅大佑更是個性十足,讓人懷念,時光如梭,社會的現狀在歌曲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感情的破折磨難總是讓人聽著思考著,還有鄭智化!

通俗、豪邁,在好漢歌裡面總是縈繞之中,劉歡在內地堪稱音樂教父,雖然許多年輕人不喜歡,不認同,但是不可否認,劉歡的音樂之路,足夠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