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票房破億,還要謝謝“復聯4”?

如果說4天假期曾經讓很多片方想入非非的話,“復聯4”的出現則讓所有人都回到了現實。

在共計15.16億的檔期總票房中,“復聯4”拿下了12.13億,佔比超80%。這也讓其他電影的生存空間所剩無幾。

《何以為家》票房破億,還要謝謝“復聯4”?


然而,即便如此,作為一部小語種作品,《何以為家》還是在4天內搶下了1.25億,總票房也超過了1.5億元,超過了《下一任:前任》和《雪暴》,排在五一檔的第二位。這部來自於黎巴嫩的影片在上映之前並不被人看好,在國產片被“復聯4殺得片甲不留”的情況下,《何以為家》無疑是五一檔的一匹黑馬。

那麼,《何以為家》究竟因何能夠打動國內觀眾呢?藝恩網(微信ID:Entgroup-1509)觀察到,同為高質量的文藝電影,《撞死了一隻羊》上映時間更早,但截至目前票房仍未過1000萬(詳情見《復聯4》之下,多少排片才能救“一隻羊”)。

一部來自遙遠國度的電影何以能夠在《復聯4》屠榜之時,虎口奪食呢?

情感直擊心靈,獲獎提升認知

戰亂中的中東,一個12歲小男孩扎因親眼目睹了自己的妹妹被賣掉,靠打零工謀生的他沒有自由,無法接受教育。最終,他憤然決定,將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生而不養,甚至公然“出售”自己的女兒。流離失所的難民拼盡全力,為的只是一張偽造的身份證……

《何以為家》票房破億,還要謝謝“復聯4”?


這些都是《何以為家》呈現給觀眾的內容,雖然片中人物的生活離觀眾非常遙遠。但無論是原生家庭問題,還是在生活中的艱辛都能引發共鳴。更何況“親子關係”“女權”等問題也都是眼下中國社會的熱議問題。片中扎因的“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我想讓那些無法撫養孩子的父母,不要生下孩子”更是直擊觀眾心靈。

回顧過往能夠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小語種電影,如《小偷家族》《看不見的客人》《海市蜃樓》等都各有特色,但只有如《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這樣能夠引發廣泛熱議,貼近中國社會問題的電影才能真正突破圈層,獲得更多的票房。

《何以為家》票房破億,還要謝謝“復聯4”?


如果說情感能夠引發觀眾的討論的話,增加電影熱度的話,質量才是《何以為家》能夠吸引觀眾觀看的重要因素。藝恩數據顯示,目前《何以為家》的口碑指數為8.3,在近期已上映電影中僅次於“復聯4”,排在第二。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8.9分。

除了質量夠硬,《何以為家》也因為之前獲得的獎項為人所知曉。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不得不說,《何以為家》從一開始就頂著光環的,隨著國內觀眾觀影品位以及“專業度”的提升,這一點變得愈發重要。

從近一年內上映的影片來看,如果一部電影能夠在國際大型電影節上有所斬獲,其在開盤伊始的認知度就會達到高位。《小偷家族》《江湖兒女》《綠皮書》等影片都在上映一週之內認知指數維持在8.0以上。高認知度給了影片更多接觸到觀眾,從而轉化為票房的機會。

藝恩數據顯示,《何以為家》上映前兩天,其購票指數就達到了8.3,遙遙領先於除“復聯4”之外的其他影片。

《何以為家》票房破億,還要謝謝“復聯4”?


獲獎得到了認知,質量獲得肯定,情感引發了共鳴和熱度,《何以為家》的成功完全貼合於近年來國內

“復聯4”的神助攻?

今年的五一檔相比去年要“清靜”許多。由於多部電影“聞風而逃”,整個檔期成了“復聯4”的獨角戲。藝恩數據顯示,假期4天,《復聯4》的排片佔比都在70%左右,這也讓其他影片的施展空間被大大壓縮了。

但這同時也給《何以為家》創造了逆襲的可能性。5月1日,《何以為家》的排片率還只有6.9%,但上座率卻達到了32.4%。雖然只是以微弱優勢領先於《下一任:前任》(30.5%)但卻讓影院看到了其巨大的票房潛力。到了5月3日,《何以為家》就完成了排片上的逆轉(10.6%),並以27.6%的上座率壓過了《復聯4》,最終成為了“2019五一檔”唯一一部4天上座均超過20%的電影。

《何以為家》票房破億,還要謝謝“復聯4”?


從剛剛公佈“4天假期”時的躍躍欲試,到《復聯4》定檔後的集體出逃。“復聯”光芒之下,“五一檔”一下子變成了真空期。除了“復聯”之外,《下一任:前任》身陷爭議,《雪暴》口碑不及預期,檔期中居然出現了《悟空奇遇記》和《神奇樂園歷險記》這樣名不見經傳的電影。整個檔期的混亂程度可見一斑。

更何況,隨著上映時間的推移,《復聯4》在假期之中票房的不斷下跌。5月1日-4日,《復聯4》的票房分別為4.97億、3.37億、2.40億和1.37億,票房超過38億的《復聯4》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最終結果自然就是“難穿魯縞”了。《何以為家》則剛好趁勢,在假期前三天票房取得了連續增長,按照這個趨勢,《何以為家》最終的票房很有可能會突破2億大關。看到這樣的情景,那些推檔的高質量國產片不知作何感想。

《何以為家》票房破億,還要謝謝“復聯4”?


從《何以為家》的逆襲中不難發現,一部電影想要取得成功,質量是保證。除了質量之外,電影題材,前期情緒引導,映後宣傳,定檔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處理得當的話,小體量影片也完全可以在白熱化的競爭分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杯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