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成人子女前說話變的小心翼翼,多嗎?

郭鋁濟


很高興能遇到這個問題,好問題。

這種現象確實很多,孩子長大成人了,有他們自己的想法,老人說多了說錯了,子女就會語言上訓斥幾句,子女不以為然,而父母心理確實不是滋味。子女覺得自己長大了,什麼都明白,而父母老了,什麼都不懂,久而久之的這種相處方式,會讓父母說話上變得小心翼翼,生怕說的不對了就又挨說了。要不就不說,要說就說對。

年老的父母,跟子女這樣的說話方式,確實令人心寒。但父母什麼都包容孩子,因為他們是自己生下來的孩子,不管他們多大,他們都是父母眼裡的孩子,父母允許自己的孩子犯錯,能包容孩子,那麼,已經成年的孩子,為什麼不能包容早已耳聾煙花的老父母呢?

對老人的孝順,不是你給了他們多少錢,讓他們吃的多好,住上多麼大的房子,而是讓父母心裡舒坦、開心,不要整天把孝順掛在嘴邊,應該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孝順,讓我們從和父母好好說話開始!



兒童禮儀教育


這兩首詩就是我的態度。

《飯》

致父親

風與霜的滄桑

擔與當的刻畫

還是青春靦帥的笑容

依舊不善言辭的磁線

不動聲色的映在長河

長河看見歲月的模樣

感嘆歲月不饒人

心多麼的欣慰

卻不在意那幾許的憔悴

久久狂奔 不知累

更不想淚

時至今日 再識父親

瘦弱的肩膀

揹著兒子的山

焦黃的臉龐

流著兒子的汗

粗糙的雙手

捧著兒子的飯

正午的炎陽

又見那熟悉的一切

熟悉的平頭

溼潤的跨肩背心 寬鬆的簡潔短褲

腳和腿已被秧田染黑

直至淹沒

吾心總是萬般無奈

顛簸坎坷之後

夢醒的兒子

現在卻在田埂上哭

《聽》

致母親

輕柔的聲線

虔誠的禱告

源於某時某地悄然的演變

單核細胞擁有靈魂的過程

她堅強的染身血泊中

煎熬守望那一刻呱呱落地

不再如昨日般期待

雖歷經疲與憊

亦嚐盡苦與淚

碰過的床單白裡滲紅

懷揣的幸福溢滿晶瑩

那深情的雙眸迷光欣欣掛滿了薄霧

阿爾卑斯感受珠穆朗瑪滄寒風凜凜

萊茵河輕語彼岸大海給予愛與包容

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樂器

奏出這般音章

陌人也合起了新生的節拍

不知卻是

偉大的母親

大寫的母愛

傾心傾聽

分離的生命兒女微弱的心聲




南川胡漢三


這個問題,深有感觸呢。

其實這種現象還真的挺多的,特別是體現在50、60後的父母身上。

這一輩子的人,很多人的目標都定在吃飽、穿暖;更高一點的,就是讓家人過上溫飽、有家的日子。當孩子出生了,那下半輩子基本都是圍著孩子來轉。在培養孩子上,不留餘力,給孩子供書教學。上過學、在外打拼的孩子無論心智還是想法都已經和父母們不一樣了,但是父母已經老了,很多時候並不能接受新鮮事物,這種情況下,父母會擔心自己說的話不對、講的東西不體面、做的事情不和孩子的心意等,為了不出差錯,在孩子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多和父母聊聊天,給他們多講講自己身邊的事情,帶父母出去走走,讓他們知道其實孩子也是想和父母溝通,或許我們之間存在著隔閡,但細心溝通、相互理解,相信這種情況會有所改善。


為本心理


多,有的是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溝通,有的是怕孩子對自己不耐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