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在太平天國最後時刻,獻出一條救命奇計,為何洪秀全不採納?

崔硯澤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的擎天柱石之一,自1862年5月陳玉成被俘就義後,李秀成徹底淪為救火隊長,在浙江、天京、安徽等地四處救援。無奈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太平天國始終難逃覆滅的命運。1863年底,湘軍合圍天京,形勢萬分危急,李秀成從江北返回天京,獻出一條救命奇計,可洪秀全並沒有採納,反而對其予以痛斥。為什麼洪秀全不採納這條救命奇計,其中到底有著怎樣隱情呢?

挽頹勢奈何積重已難返

從1861年9月安慶失陷開始,天京失去了最後一道屏障,徹底暴露在湘軍眼前。1862年5月,湘軍水陸並進,勢如破竹,連克蕪湖、巢縣、和州等地,在雨花臺附近紮下營壘。按理來說,天京長期被江南大營圍困,這次湘軍僅在雨花臺紮營,人數也只有區區三萬人,見慣了大陣仗的洪秀全應該習以為常才對。可出人意料的是,洪秀全好像感覺到末日即將來臨,一日連下三道詔旨,命令正在向上海發起進攻的李秀成率部回援天京。李秀成召集慕王譚紹光、聽王陳炳文等人商量對策,決定採取暫避鋒芒的策略,將蘇福省的糧餉運回天京,與敵對峙,待湘軍師老無功,再一鼓盪平。不得不說,李秀成雖然不甚耐戰,但對戰爭局勢的掌控還是很到位的。可洪秀全聞奏大怒,派補王莫仕暌攜帶嚴詔,督促李秀成回援天京,詔書中赫然出現“若不遵詔,國法難容”的語句,迫使李秀成不得不率部回援。

1862年10月13日,護王陳坤書、堵王黃文金等13位王爺共計三十餘萬大軍從秣陵關和板橋、善橋兩路進抵雨花臺附近,向湘軍曾國荃部發起猛烈進攻。太平軍竭盡全力,地面上萬槍齊發,炮聲隆隆,地底下開掘地道,實施穴地攻城,採用人海戰術,日夜不停向湘軍營壘發動潮水般的進攻。湘軍固守營壘,寸步不讓,雙方都死傷慘重,可由於控制護城河口的湘軍水師源源不斷接濟鉛子火藥和糧食衣物,激戰43天后,李秀成大軍因天氣寒冷,沒有冬衣禦寒,於1862年11月26日下令撤退。

洪秀全聞訊大怒,革除李秀成的王爵,派他渡江向北進軍。這招叫做“進北攻南”,是想迫使湘軍撤除天京之圍,全力救援江北戰場。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李秀成渡江後由於缺衣少食,太平軍凍死餓死達數萬人之多,沒能對江北戰場形成威脅。1863年11月,李秀成率部返回天京。

獻奇計無奈天王拒不納

天京已被湘軍重重圍困,雨花臺失守,南門被封鎖;江東橋失陷,西門已不能行;七甕橋再失,湘軍在東門外修築長濠;下關江面被湘軍水師封鎖,天京糧道斷絕。李秀成眼看著天京成為一座孤城,心急如焚的他向洪秀全獻出一條救命奇計“讓城別走,徐圖後計”。待在佔地廣闊,金碧輝煌的天王府內,享受了10年錦衣玉食,妻妾成群生活的洪秀全不願再過當初那種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行軍生活。他痛斥李秀成貪生怕死,稱自己是萬國獨一真主,鐵桶般的江山,根本不懼清妖。他還讓李秀成自選出路,天國政務交由二哥洪仁達執掌,幼西王蕭有和負責頒佈諭令。

朕奉上帝聖旨、天兄耶穌聖旨下凡,作天下萬國獨一真主,何懼之有!不用爾奏,政事不用爾理,爾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於爾。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之天兵多過於水,何懼曾口者乎!爾怕死,便是會死。政事不與爾幹,王次兄勇王執掌,幼西王出令,有不遵幼西王令者合朝誅之。——《李秀成自述》

受到洪秀全痛責的李秀成為了表示自己並非貪生怕死之輩,當面向天王請死,以免日後受刑。洪秀全不從,第二天賜下龍袍表示歉意,但依舊拒不採納李秀成獻出的救命奇計。

盡愚忠力保幼主出危城

眼看大勢已去的李秀成奏請出京佈置防務,洪秀全一開始不準,可隨著金華、寧波等地的失陷,局勢危急時刻,令李秀成捐助餉銀10萬,限40天內下蘇杭,銀不足和過期不返均以國法論處。李秀成出京後先到蘇州佈置防務,留下愛將慕王譚紹光鎮守,隨即到常州、丹陽佈防,堂弟侍王李侍賢勸他不要返京,李秀成拒絕了堂弟的好意,輕騎返回天京。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死,臨終前將長子洪天貴福託付給李秀成,讓他好好輔佐幼主。7月19日,湘軍挖地道炸塌紫金山龍膊子附近城牆十餘丈,天京宣告失陷。

幼天王洪天貴福在閣樓上看到湘軍湧入城內,嚇得丟下四位妻妾,跑到忠王府求救。李秀成率萬餘名殘部,在城內四處突圍,均無法成功。到了夜間喬莊成清軍,從城牆缺口處混出了城外。李秀成將胯下戰馬“漫天雪”讓給幼天王,自己胡亂拉了一匹馱運輜重的馬充當腳力,出城後與幼天王一行失散。因馬匹腳力不濟,在城外方山被趁機發戰爭財的農民抓住,送到湘軍蕭孚泗營中,就此被俘。

李秀成在危急時刻出獻上的救命奇計被洪秀全拒而不納,主要原因在於過慣了奢侈生活的洪秀全不願再去過顛沛流離的行軍生活;另外還有年齡較大,不願再折騰的原因。

話又說回來,即使洪秀全能夠僥倖逃出天京,大勢已去的太平天國也無法再堅持下去了,這就好比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歇後語: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各位看官有什麼不同意見或者看法嗎?


歷史茶坊


1863年12月,湘軍攻城戰鬥更加猛烈。天京城內僅有太平軍二萬人,加上城內百姓共二十萬人。糧食問題日益嚴重。而把持天朝大權的洪氏兄弟,竟挨戶查尋,把百姓家糧食及銀子全部搜走,弄得全城怨聲四起,甚至出現餓死人的現象。但守城官兵忠於天王,拼死抗擊敵人。

天京危機,太平軍主要將領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劉官芳、黃文金、汪海洋等,力主天王放棄天京,另作他圖。可洪秀全執意不從。

當時,天國危機四伏,但在其他戰場,太平軍仍有許多作戰部隊,至少不低於三十萬人。以陳得才、賴文光手下還有二十多萬精銳主力,並從漢中發兵,分三路解圍天京。三月進入河南,四月進入湖北,五月進入湖北與安徽交界處。

為陳述利弊,十二月底,李秀成將大軍留在丹陽,僅帶數十將領回天京。

翌日靣奏天王,請求"讓城別走。"他說: "事情緊急了,內少糧草,外救不來,天京不能再守。現只有一條出路,及早放棄天京,御駕親征,取道江西、湖北出中原,與陳得才大軍會合才是上策……"但天王不納。李秀成只得含淚下殿。


楓丹白露211735932


洪逆捨不得那個比北京故宮還大幾倍的金龍城 太陽城 還有那萬位妃子 一個沒有文化 沒有格局 沒有分享精神的人 怎麼會治國呢? 洪逆內鬥高手 治國不懂 只懂享受


上善心學


好奇的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為什麼會上“人民英雄紀念碑”?


軒轅錚骨


沙皇當年接納了國人認為的邪教東正教後成就了沙俄帝國並征服了中國並搶去了大片領土,而清朝拒絕了全國認為的邪教組織太平天國並殘暴地鎮壓了這個組織後就連連敗仗並失去了大新安嶺,香港,臺灣,貝加爾湖流域,青島等大片國土。


手機用戶4205621585


人在快失去時都後悔虛度年華,洪一定是後悔進入南京腐化墮落脫離群眾,以致今天破敗的下場,失去了以前起義時的豪氣,變得神經兮兮,再加上大將死的剩沒幾個了,幾個年輕將領能支撐天國??完了,祈禱耶穌搭救吧!從此加緊享樂,自暴自棄,結果戰機稍縱即逝,終於城破兵敗而死,也葬送了京城數萬軍民一起陪葬,哎,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吶


無淚9527


這有兩點,第一,駑馬戀昝豆,捨不得錦衣玉食,美女如雲榮華富貴的生話。第二,全憑著自己是上帝的兒子來騙人,如撤退那不是把騙局穿幫了嗎,以後誰會相信?又有誰為他賣命?


獨行客150332333


天亡"天王"!


肖維523


很簡單,失民心者失天下,聽跟不聽無礙大勢,小時候只聽老人說起長毛世界,那是地獄的化身


計榮江


記得好多年前有一本歷史教科書上說,李秀成讓城別走的建議是出於執行一條儒家投降路線的本能,而太平天國的革命領袖洪秀全始終堅持一條法家路線,理所當然地堅決拒絕了李秀成的這一儒家的右傾投降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