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復甦平價上網加速 光伏產業或迎“高光時刻”

繼4月30日光伏太陽能板塊龍頭公司逆市上漲之後,5月1日港股的光伏板塊繼續大漲,截至收盤,協鑫新能源漲逾5%領漲全板塊,保利協鑫能源漲逾3%,信義光能漲逾2%。

行业复苏平价上网加速 光伏产业或迎“高光时刻”

能源局日前表示,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4億千瓦,一季度新增1124萬千瓦。一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3885億千瓦時,同比増長13%;光伏發電量4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棄光率2.7%,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

據格隆匯獲悉,儘管4月份A股指數震盪下跌,但同期光伏(中信)指數則逆市上漲2.35%。今年以來該指數累計上漲40.34%,大幅跑贏大盤。有分析機構認為,目前光伏板塊已離開價格底部,進入反彈行情。隨著光伏電站“平價上網”的節點趨近,光伏板塊將迎來景氣週期。

政策促平價上網

今日,發改委發佈《關於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提到,將集中式光伏電站標杆上網電價改為指導價。綜合考慮技術進步等多方面因素,將納入國家財政補貼範圍的I~III類資源區新增集中式光伏電站指導價分別確定為每千瓦時0.40元(含稅)、0.45元、0.55元。

納入2019年財政補貼規模,採用“自發自用、餘量上網”模式的工商業分佈式(即除戶用以外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全發電量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10元;採用“全額上網”模式的工商業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按所在資源區集中式光伏電站指導價執行。

能源主管部門統一實行市場競爭方式配置的工商業分佈式項目,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不得超過所在資源區指導價,且補貼標準不得超過每千瓦時0.10元。納入2019年財政補貼規模,採用“自發自用、餘量上網”模式和“全額上網”模式的戶用分佈式光伏全發電量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18元。

隨著光伏發電技術的進步和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光伏建設成本和發電成本不斷下降,光伏平價上網成為可能。2019開始,光伏行業進入平價上網過渡階段。這一階段的特徵是政策補貼邊際影響降低,技術迭代帶來的成本下降逐步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行业复苏平价上网加速 光伏产业或迎“高光时刻”

2019年,光伏項目補貼將正式落地,對於市場屬於較大利好,補貼資金保證了國內市場的平穩發展,充分競價進一步挖掘市場的潛力,加速平價上網時代到來。新老政策有序銜接,保障了需求平穩發展,避免製造業面臨需求的真空期。

光伏產業鏈

當我們在看光伏產業的啥時候,我們需要關注什麼?

其一是光伏裝機。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18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超過43GW,同比下降18%;其中集中式約23GW,同比下降31%;分佈式約20GW,同比增長放緩至5%。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光伏市場進入存量時代,行業整合將是未來發展的焦點。國內裝機速度下滑,導致光伏設備價格全線下跌,刺激了眾多海外光伏項目的熱情,眾多企業開始佈局出海。

其二是電站運營。“531新政”之前,光伏電站市場多以新增投資裝機為主。“531新政”後的時間裡,電站資產交易數量、金額和容量超過了前三年總和。分佈式光伏項目具有獨特的靈活性優勢,且應用場景更為廣泛,光伏發電可進行多樣化投資,運營環節活力強。

其三是製造產能。我國光伏製造核心環節全球市佔率均在 50%以上,國際競爭力毋庸置疑。近年來,各主要產品市佔率還在持續提升,硅片、電池片、組件中國產能(包含部分海外設廠的產能)均在 70%以上,硅料的集中度亦在不斷提升。

行业复苏平价上网加速 光伏产业或迎“高光时刻”

(圖源:興業證券)

光伏行業上游硅料的代表企業包括江蘇中能、通威、東方希望等;中游製造商中,硅片可以關注A股市場隆基股份、中環股份,港股市場的保利協鑫,電池片中通威的優勢較大。組件方面是產業鏈中最為被動的環節,面臨上下游擠壓,盈利能力偏弱,且競爭格局變化較快。而下游電站、EPC等相關企業包括國電投、協鑫新能源、中廣核等。

產業鏈價格方面,根據PVInfolink,上週產業鏈價格相對平穩,硅料環節由於檢修以及通威包頭工廠事故,供給有所收縮,價格有所上升,全行業新增硅料產能將在5月左右得到完全釋放,二季度需求不景氣,硅料環節價格有望見底並在三季度迎來持穩回升。

2018年第四季度至2019年一季度,光伏海外需求旺盛引致國內硅片、硅料有所提價,19Q1印度、日本搶裝行情結束後可能導致需求暫時空檔,二季度產業景氣度將有所回調,待三四季度國內旺季來臨時,產業鏈價格將較為穩定。

19年補貼徵求意見稿有望加速戶用項目的推進,一定程度上緩解二季度較低需求。中長期來看,2018年國內裝機44GW,隨著政策回暖以及平價項目打開的增量空間,國內需求有望繼續提升,龍頭企業業績與估值將會互相應證,反應股價的持續提升。

不過,需要警惕的是,在光伏出口方面,4月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決定對我國光伏電池片及其下游產品發起337調查。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中國企業在列。儘管一些業內人士對此次337調查的結局持樂觀態度。不過,突如其來的專利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帶給高速發展的中國光伏產業以一些影響和深度思考。

更多光伏行業資訊請訪問https://www.solarbe.com/查看

格隆匯伊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