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做保险几年之后竟然增加到20多万负债?究竟发生了什么

小湘是一名国内知名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有过辉煌的业绩也有过几个月不出业绩的煎熬岁月,如此循环。从进入保险公司时的负责7万元到工作几年下来的负责20多万,却还要着急的到处借钱来续去年买的一份年交2万的年金保险,不是别的原因,是因为公司有规定如果业务员自己买的单子(自保件)次年不续的话将要被封号处理,当然也是不允许退保的(虽然国家没有一条法律这样规定)。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要保号就得续保,要续保就得借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和小湘一样经历的业务员何其多,我也曾劝过小湘不要再借了,再借早晚会出问题的,如果这份工作找不到钱就换一份工作吧!再这样下去负债会越来越多的,可是只见她叹了一口气,若有所思的看着远方,然后又继续思索怎么样才能借到钱。几天后我约几个朋友谈事情,因为有东西要拿给小湘就顺便喊她一起过来,在我们谈事的过程中只见小湘拿着手机照身份证的正反面,然后拿着手机单独走开了,我知道她在做什么,却不知道能再说些什么。

真实故事:做保险几年之后竟然增加到20多万负债?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很多时候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都负债累累了还要苦苦坚持着这么一份未来希望若有若无的工作。

保险公司代理人做得好的确很赚钱的,这个我不否认,尤其是能力强的在短短两三年内做到高级管理层的,拿着普通人十年年薪的月薪也有人在,但是更多的却是负债累累的普通代理人,以前在公司的时候就听说现在筹备一个主管下来平均负债十多万,现在离开公司了,听说公司的新基本法要求更严格,恐怕负债会更高吧。

如果你想做主体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或者有人要你去做,建议三思而行,如果没有那个能力还是远离比较好,不要被表面的事物给蒙蔽了双眼。

我们来看看主体保险公司的招聘流程,这里说的只是针对招外勤人员来说(也就是保险代理人)。

首先在保险公司只要是个代理人都可以增员,发展团队。哪怕是那些已经混不下去的代理人,他们做团队的意愿会远远超过业绩好的代理人,至于为什么我们也不用多想也知道。做代理人无非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走业绩一条走团队路线,总有一条适合你,这也是你去应聘的时候你的推荐人或者面试你的人给你画的一个饼。我们去面试的时候一般都是公司收入较高业绩较好的人来面试你,面试的同时顺便晒一晒收入,让你看到你的未来也可以像他一样拿着高收入,他们会告诉你如果能力强可以做绩优高手,如果做不了单可以发展团队拿增员奖拿团队奖照样可以拥有高收入,面试完了就填表报名准备培训,当然培训的讲师都是业绩好收入高的管理层,他们培训前都会把自己的成长历程走一遍,都是从无名到成功,其实第一阶段的培训和所谓的洗脑差不多了。

真实故事:做保险几年之后竟然增加到20多万负债?究竟发生了什么

培训完了以后就是上岗了,现在要求是带单上岗,厉害的人这是赚钱的开始,能力差的人却是噩梦的开始然而却浑然不知,厉害的这里就不说了,不是今天说的主题,主要说说能力一般或者教差的人,这类代理人大体有两种,第一种是接受事实能看清自己,做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做不了,直接走人。第二种对自己有自信,相信以后能做好,当然最后也相信要是自己都不买保险的话又怎么能让别人相信保险的好,索性自己买几张单来转正,(更有过分的营业单位要求新人必须买一份公司主推的产品,没钱买的可以办一张信用卡来买)。很多人转正之后发现还是出不了单,准备放弃,这时候不管是推荐人还是管理层都会来给你打鸡血,还有公司的培训一环接一环,继续给你一个梦,让你继续坚持,然后努力继续做,就这循环,相信公司和管理层或者你的推荐人意图都是好的,都是希望你能做好,能赚钱。

保险公司的考核有两个指标一个是业绩要求,一个是标准件数要求,不管是代理人也好还是各级外勤管理层也好都有这两个要求,缺一不可,达不到就封号,就降级,还要求出勤率(很奇葩的代理人模式,签着代理人合同做着合同工的事),这个有多难?我在发布一个培训经理的时候有个以前的同事(现在是高级业务主管)就问我要不要考核业绩,在招人的时候还有一个其他保险公司的主管直接问我客户要不要自己找。大家应该知道了双从标准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多么的难了。

真实故事:做保险几年之后竟然增加到20多万负债?究竟发生了什么

有单的时候考核轻松的就过了,没单的时候要过考核就得给自己买,给亲戚买或者垫钱给朋友买等朋友有钱了了再还,公司给管理层施压管理层逐级施压,最后还是压在代理人身上,最近网上流传一句话:保险可是是招人吗?其实就是在招客户,这句话也不无道理,很多业务员都是保单一大堆的,而小湘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她也努力的去做团队,也努力的增员却无奈能力有限。

相信除了小湘之外还有很多代理人也正处于这样的一个循环当中无法自拔,放弃会觉得损失太多,继续又会陷更深,希望有天会出头吧!但是如果实在的做不好就还是赶紧收手吧,别越陷越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