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25年後,亞馬遜正式與“零售商”身份告別

成立25年后,亚马逊正式与“零售商”身份告别

亞馬遜已經不是你所認識的那個亞馬遜了。

在今年第一季度,亞馬遜的在線銷售收入佔公司總收入比例不到50%。這是從1994年該公司成立以來,亞馬遜首次從AWS雲託管、Prime會員、第三方賣家平臺和廣告業務中獲得的收入超過了它在網上銷售產品的收入。該公司在網上銷售了價值294億美元的產品,佔其597億美元總收入的49.4%。

成立25年后,亚马逊正式与“零售商”身份告别

(亞馬遜在線銷售額佔總收入的百分比)

2015年,亞馬遜在線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的72.4%,2016年降低到68.3%,2017年進一步降低到63.9%,去年為52.7%。儘管亞馬遜的線上銷售額仍然在不斷增長,但其他收入來源的增長速度也都在加快。2019年第一季度,第三方市場服務收入增長23%,AWS雲託管收入增長42%,而在線銷售增長12%。

在2015年,第三方市場銷售的商品價值超過了亞馬遜的自營收入。到2018年,第三方市場份額已經增長到1600億美元,而亞馬遜自營為1170億美元。但是,亞馬遜從1600億美元的第三方市場獲得的銷售收入僅為427億美元。因此,作為亞馬遜收入來源的第三方市場要比公司的零售部門少很多倍。儘管如此,第三方市場還是有較高的利潤率。

如今,亞馬遜已經成為了一個電商基礎設施公司,是圍繞第三方市場的服務公司(例如配送網絡FBA、廣告等),而非一家零售商。

雖然該公司的行為仍然像零售商,但從長遠來看,這種行為還是類似於服務業務。首先,它是一個第三方賣家平臺,旨在加速SKU數量的增長並消除亞馬遜收購供應商的瓶頸;其次它是物流倉庫,最近它還打算在“最後一英里”配送網絡上發力;第三是廣告商。這種類似的創新是一種策略,亞馬遜利用他們所擅長的在市場上開發新產品或服務。對亞馬遜來說,是零售業務推動了其他業務的創新與發展。

可以說,亞馬遜不再是一家零售商。作為一家公司,它從其他業務中獲得更多的收入,作為一個零售平臺,它成功地讓別人賣出了比自己更多的產品。

(編譯/雨果網 王璧輝)

【特別聲明】未經許可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內容。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有任何亞馬遜問題,請關注微信號【cifnewspayone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