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裡的“不周山”真的存在嗎?如果有,坐落在哪裡呢?

神話故事裡的傳說都是根據現有的實物進行深化描寫,進而神話。因此“不周山”是存在的,但現實生活中並不叫不周山。

神話中的“不周山”

“不周山”為古代傳說中的山名,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通往天界的路徑:

相傳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只可惜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傳言曾有凡人為見神仙一面,但卻未曾見其返鄉。自此之後,人人皆煉其身,鍛其骨,以使得自己有足夠的實力攀登不周山,後由於天條的放寬,無數凡人開始修行,為使自己能早日功德圓滿,不少人開始競相挑戰不周山。

神話故事裡的“不周山”真的存在嗎?如果有,坐落在哪裡呢?


共工怒觸“不周山”:

根據《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句話的意思是:從前共工與顓頊爭奪部落首領,共工失敗了,憤怒地用頭撞擊不周山,支撐著天的柱子折斷了,拴繫著大地的繩索也斷了。(結果)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動了;大地的東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積水泥沙都朝東南角流去了。

從中可以看出不周山有可能是天柱或者不周山包含天柱。

神話故事裡的“不周山”真的存在嗎?如果有,坐落在哪裡呢?


盤古開天闢地:

不周山與盤古的關係“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肌肉為田土。”看來不周山也是盤古的一個部分,不知道是哪個部分,可以稱之為天柱,雖極其重要,但卻“不周”。這個重要的東西雖然不周,但還有大用處:頂著老天爺。一旦撞翻,問題就大了。

現實中的“不周山”

“不周山”的山脈存在一直存在著爭議,因此舉幾個最有可能的:

一、帕米爾不周山存在依據是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大詩人屈原在他的著作《離騷》中寫有:

“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

因此後人王逸注《離騷》均考不周山在崑崙山西即今日崑崙山西北部的帕米爾。

神話故事裡的“不周山”真的存在嗎?如果有,坐落在哪裡呢?


二、祁連山尾不周山是根據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傳說來的,共工於公元前7687年或7690年死於祁連山,因此後人認為不周山位於祁連山尾(六盤山西側)是一座三面環山,東面有一谷口故名不周山。

神話故事裡的“不周山”真的存在嗎?如果有,坐落在哪裡呢?


三、賀蘭山脈不周山一說源於《山海經》中:“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山”。相處是大禹治水時,劈開賀蘭山,引黃河北流。因此不周山可能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山東北部分的賀蘭山脈。

神話故事裡的“不周山”真的存在嗎?如果有,坐落在哪裡呢?


(還有其他幾個在此不一一列舉了。)

結語:“不周山”的存在被後人神話,也是因為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的敬畏,對連綿山脈的崇敬之情。也值得我們後人去愛護和敬畏大自然,而不是破壞,一味地索取。

神話故事裡的“不周山”真的存在嗎?如果有,坐落在哪裡呢?


(有其他見解的,歡迎留言討論。想看更多有趣有料的歷史故事,歡迎點贊加關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