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培養出孩子的三種意識,將來必成大器!

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的大事,本文結合《易經》,說說培養孩子的三個關鍵性問題。

《易經》智慧:培養出孩子的三種意識,將來必成大器!

一、主動意識

《易經》曰:匪我童蒙,童蒙求我。

匪,通非。意思是,不要求著孩子學習,讓孩子主動請教,主動求我學習。

孔子教過學生,鬼谷子教過學生,屈原教過學生,王陽明教過學生,曾國藩教過學生,我們今天的老師和家長也都教學生。但是古人教學生和我們今天教學生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古人是學生追著老師請教主動的學習,今天是老師學生追著孩子強迫孩子被動學習。都是舔狗,只不過剛好掉了個個兒,古人是學生舔老師的狗,今天是老師家長舔學生的狗。這一反一正,效果就差的大了去了。

造成這種差距的核心原因是,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有《西遊記》謎分析說,孫悟空在大鬧天宮的時候,十萬天兵天將都擋不住,後來在陪同唐僧西天取經的路上打怪,動不動就要回去搬救兵,貌似孫悟空的戰力值下降的厲害。這裡面有諸多原因,但有一個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大鬧天宮孫悟空是自己要鬧,路上打怪是唐僧讓他去打,或者說路上的打怪是團隊的需要,而不是孫悟空自個兒的需求,一個主動,一個被動。

在培養孩子的主動意識方面各家有各家的辦法,這裡有一條要和大家說說,就是和孩子說清楚,不用威脅恐嚇,不用找個光鮮亮麗的理由來欺騙孩子。孩子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畫什麼他就是什麼,沒有什麼道理可講。直接告訴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是,寫作業是你的事,和我們大人無關,考不好成績在同學面前丟人是你自己丟人,我們大人不丟人,你愛學不學,你愛寫不寫。大件的衣服你洗不動,我們暫時幫你洗,告訴他這本來是你的事,因為你沒這個本事,所以我才幫你,但那些小件的衣服你自己洗,即使洗不乾淨也自己洗,即使讓他洗完偷著再洗一遍,也得讓他有這個主動的動作。

一個等、靠、要的員工註定不是一個好員工,一個等、靠、要的孩子註定不是一個沒出息的孩子。主動人生成大器。

《易經》智慧:培養出孩子的三種意識,將來必成大器!

二、責任意識。

《易經》曰:包蒙,子克家。

包蒙是說可以包容孩子的愚昧,但等他成人之時,就該“子克家”,讓他挑起家庭和個人的擔子

1920年,一個年僅11歲的男孩踢足球是踢碎了領居家的玻璃,鄰居索賠12.5美元。在當時,12.5美元可以買到125只下蛋的老母雞。男孩的父親對男孩說:你要對自己說——這件事是我的錯,我對這件事負責。然後,男孩的父親對男孩說,鄰居索賠的12.5美元我可以先幫你墊付,但前提是這個錢你必須還我。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裡,男孩利用上學的業餘時間打零工,終於還清了他父親的12.5美元。

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美國總共里根。我不知道沒有這件事會不會有後來的里根,但我知道,這件事讓年僅11歲的里根深刻的明白了一個道理:我為我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都會經歷一個叫叛逆期的階段,在這個時候,我們做家長做老師的應該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闖禍惹事不是本事,自己闖下的禍,自己補窟窿,自己收拾殘局才是本事。這不是冷血,而是防止孩子過渡到違法犯紀的邊緣。農村老話講:

小窟窿不補,大了一尺五。說的就是要防微杜漸,小錯誤不讓他難受一下,接下來就會有大錯誤發生。

易卜生說:“社會是一條船,每個人都要做好掌舵的準備。”然而,有誰敢把船舵交給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呢。梁啟超先生也說:“一個人如果不接受擔責任的苦處,就很難享受到盡責任的樂趣。”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難堪大任。

《易經》智慧:培養出孩子的三種意識,將來必成大器!

三、價值意識

《易經》曰:勿用取女,見金夫。

意思是說,眼裡只有有錢男人的女人,娶回家是沒什麼好下場的。這就是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拜金主義。對於金錢的價值培養,需要從孩童時代抓起。

西方人培養孩子,習慣於做價值交換。比如週末孩子修剪草坪,給孩子錢。這一招被我們學來了,學的徹底,學的也快。掃個地,給錢;刷個碗,給錢;洗個衣服,給錢;考個好成績,給錢。一切都是錢錢錢。這麼幹的好處解決了動力問題,不過這麼幹也有風險,就是孩子隨著年齡增長,消費水平的提高,胃口也會越來越大。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有一天你給不起的時候怎麼辦。用金錢交換的方式來培養孩子,很容易培養出狼崽子,狼崽子長大之後,你養不起的時候,就會吃你的肉。

如果家裡是女孩子,一定要留意,讓你的孩子知道,天底下沒有佔便宜這件事,每一個撿便宜的背後都伴隨著一個吃虧。

一個人一旦有了佔便宜的思想,必被便宜所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