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母亲的民国相册

我的母亲韩德常(1915.11.13——1990.7,14),如果在世,现在也是过了百岁。

翻开母亲留下的老相册:逝水流年,厚重、沧桑、斑驳的历史碎片,在褪色的黑白影像中,流溢出另一个时代的风情。对我固然陌生,但可能由于血脉相连的缘故,又有似曾相识的温暖。

一位网友母亲的民国相册

母亲在照相馆照的人生第一张标准像。

老话说:“七坐八爬”,讲的是小儿七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

高背椅上,母亲坐姿自如,神色安静,显然年龄在七个月以上了。掐指算算,这张照片至少有九十九年的历史了。

经推证,这家照相馆叫“铸新”,位于“北京琉璃厂中间海王邨公园内”。离母亲的家:北京南城,祖宅椿树胡同14号(后来的南柳巷25号)不远。

母亲的亲妈叫王敏。身体不好,生孩子多,大多夭折,只剩下兄妹两人:母亲和我的大舅韩德章。

生母因肺痨去世,好像不到30岁。母亲丧母时,还不足3岁。

一位网友母亲的民国相册

应该还是 “铸新”的作品。民国初年的照相馆都布置的像话剧舞台:有精致的风景陪衬,还有小围栏的实景搭配。

相片里的母亲,倚着栏杆,童花头,小碎花棉袍,端正秀气的面容,已初露“美人胚子”。右侧坐着她的父亲,长袍马褂,瓜皮帽,棉鞋。

我的外公韩振华(1884——1963),号诵裳。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的是电气化学。 回国后先在天津学堂教过一两年书,这就是为什么周恩来总理曾称他为“大学长”的缘故。后来到了北京,一手创办了师大附中,就是和平门外的那个师大男附中。他做第一任校主任。做了七年,累得胃病吐血。自此弃教从商,一直在金融界任职。

这张父女合影,母亲一直珍藏在照相簿最重要的位置上。那时外公应在中国银行大连分行经理任上,常年不在北京。大约惦记这个没娘的女儿,留了这个念想儿。

一位网友母亲的民国相册

母亲的家族显赫,她出身于“天津八大家”。

据史料记载,自清朝咸丰初年(1851年)起,天津城里就流传着一个关于八大家的口诀: “韩、高、石、刘、穆,黄、杨、益照临” 。 排名第一的“东门外韩家”, 又称“天成号韩家”,从事海运业,是靠海船、海运发迹的。 

韩家到了上个世纪初,离开天津落户北京,买下了北京南城西琉璃厂尽头南柳巷的一处大宅院,共有101间房。解放后实行“经租”时,租给中华书局大部分。自留房还有28间半,正、偏两套小院。冬天正院各房要生10个大炉子取暖。

这张在祖宅大门前的留影,证实着后辈的回忆:“老宅门向东开。门前两旁有门墩、上马石。高门槛,两扇大门”。照片里看不到的:“进去是门厅。两旁有长两米左右的“懒凳”(凳身较矮,凳面用见方的整木做成)。门厅的西面上方悬有“五世同堂”的匾。”

小小的母亲,居于照片的正中位置,显然被金贵的呵护着,垫着一个棉垫,坐在高门槛上。她一手扶着门墩,与众人看镜头略有不同,她面庞微微向右,一副端庄恬静的小模样儿。

一位网友母亲的民国相册

母亲在爷爷韩渤鹏(耀曾)和奶奶卞氏身边长大。

爷爷韩渤鹏,清季维新时,曾任警察道;北洋政府时,为国务院秘书上行走。

值得一说的还是奶奶卞氏,有的称她为卞家老太太,有的称她为韩大奶奶。总之是南柳巷25号大宅门里的当家人。

母亲的奶奶也出自天津八大家,不过是新八大家。咸丰年间口诀中的八大家,后来有的逐渐败落,新的豪富又不断生成,于是崛起的家族取代了衰落的家族。新八大家榜单里就有了李善人家、益德王家、乡祠卞家、高台阶华家。

卞氏就是乡祠卞家、也称为 “隆顺榕卞家”的女儿。母亲的爷爷还有一位姐妹嫁到了卞家。天津八大家之间讲究互相联姻,可以从各家多对婚姻里考证。

一位网友母亲的民国相册

母亲的五个姑姑分别为:大姑韩俊华,号 长文(1878——1975)、四姑韩升华,号忆文(1891——1969)五姑韩咏华,号爱文(1893——1994)、六姑韩恂华,号佩文(1899——1966)七姑韩权华,号筱文(1903——1985)。

一位网友母亲的民国相册

母亲的中学学业应该是在京师公立第一女子中学完成的。

这所学校创建于1913 年,1926年经在该校任教的李大钊争取,从北洋军阀手中争得原清内务府会计司南花园旧址作校址。1931年改名为北平市立第一女子中学。

母亲有了3个闺蜜 。

照片中左一:夏承瑜。

她的父亲夏枝巢是现代著名诗词家,在九个子女中,夏承瑜居末,昵称 “小九妹”。夏家在宣武门外永光寺街置了一处房产,屋舍众多,院子里花木扶疏,有许多马缨花、白丁香,还有和南柳巷韩宅院子里同样的葡萄架、藤萝架。此宅离南柳巷不远,所以两家老辈勤于走动,小辈更是互相串门。

和夏承瑜的闺蜜之情,一直延续到大学。1936年她俩一起考取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母亲主修钢琴,夏承瑜主修声乐。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沦陷。外公不放心母亲孤身在外,将她转学至北平的燕京大学音乐系。1939年夏承瑜嫁给了上海音专的学长、主修钢琴的张隽伟,安家落户在上海。

夏承瑜的六哥夏承楹,没有六嫂知名度高。这位六嫂就是《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林海音一家从福建迁居北京,住在晋江会馆。这家会馆与南柳巷韩宅斜对门,不过几步之遥。《城南旧事》中小英子眼里的景物与人物,重现了当年母亲家宅门之外的市井风情。

照片中左二:邵乃偲。

南柳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子,不长,窄窄的。从韩宅出来向南走,百余步,东拐就到了魏染胡同。 这条胡同以其30号而出名:一栋灰色的两层小楼,楼门上方中央镌刻着京报馆”三个大字,是《京报》创始人邵飘萍的手笔,这里也是他的住宅。邵飘萍与第一任夫人沈小仍育有二子三女,邵乃偲正是邵飘萍的次女。

她和母亲在北平市立第一女中同学,后来嫁给了陈传熙。陈传熙也是母亲上海音专的同学,当年他主修钢琴,后来才做了指挥。邵乃偲与陈传熙的姻缘,想来和母亲、夏承瑜有关,是否闺蜜牵的红线?

照片中右二:方秀卿。

她的父亲方宗鳌,广东普宁人。留学日本回国之后,在各大学教书,当中国大学教务长十多年,后来从了政。她的母亲是日本人,定居中国多年,已经说的满口流利的北京话,还写的一手好字。

方公馆位于宣武门外方壶斋五号。一个窄胡同的尽端,就此一家。也有花木扶疏的院子,仅第一进院子中的一株白丁香,据说春日花发之时,全院便化作了“香雪海”。

方家和韩家有点亲戚关系。母亲的嫂嫂方诗云,也来自广东普宁。方秀卿叫她“四姐”。

方秀卿也是学音乐的,大约1934年她从北京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肄业,到日本东京音乐学院深造。

据此估算,这张照片:白衣黑裙的四个女学生,姿态各异,坐在枝叶繁茂的花树下合影,应是1934年以前的影像了。尽管年代久远,但青春的气息,力透纸背。扑面而来。

一位网友母亲的民国相册

母亲离家南下,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上学时,这所学校迁入新居不久。

新校舍1935年建成。主体楼3层砖混结构,主立面采用对称构图,建筑外墙为清水红砖墙面,墙角粉水泥假石,屋面铺青色瓦片。立面窗洞,除两端头二层的半圆拱窗外,其余没有拱窗。主楼西翼是两排琴房,琴房中间是一大片绿草如茵的广场。

母亲主修钢琴。她说过:是流亡的白俄老师教她。查了一下资料,果然, 1929年,俄罗斯裔世界著名钢琴家查哈罗夫旅居上海。 国立音专校长萧友梅用比普通教授高一倍的月薪聘请他执教。查哈罗夫直到1942年病逝,再也没有回过他的祖国(当时的苏联),但在异乡带出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弟子。

除了钢琴教育,上海音专的声乐教育也很有名,教授的是经典美声唱法,据说也以白俄教师为主。母亲的闺蜜夏承瑜主修花腔女高音,母亲的一位男同学刘啸东主修男低音。

这位男生就是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的父亲。据说他在学校里追求过我的母亲,未遂,但两人一直保持友谊。我在母亲后来留存下来的照片中,看到两张照片,图中是两个活泼可爱的幼童,大一点的男孩,穿着西式短裤,短袖衬衫;小一点的女孩,一身裙装,活脱脱一个漂亮的洋娃娃。母亲说:这是刘诗昆和他的妹妹。

上海音专学费贵,上海城市的生活费也高。能进来读书的多为富家子弟。刘潇东就出身于天津富商之家。后来他耐不得干音乐这行的清苦,还是经商去了。现在尚健在的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1935年考入上海音专,也是母亲的同学之一,她的家境也很好,父亲是湖北的银行家周苍柏。

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成为孤岛。母亲被外公转学回北京,就读于燕京大学音乐系。周小燕1938年则赴法国留学。学校处于艰难境地,四次搬家,并曾一度化整为零,分散在三个地点坚持办学。最后迁至租界,对外改称“私立上海音乐院”。

上海这段求学生涯,文革后母亲留下的照片中没有一张。所以只能选择她和夏承瑜大约同时期的一张合照,不是在上海,而是在北京家中。推测她们是回家过暑假,而且那时战火尚未燃起。

去年, 我托人寻找母亲的母校旧址,得知它在上海杨浦区民京路918号,现在是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位网友母亲的民国相册

燕京大学是司徒雷登先生一手创办的。1929年这所学校正式在中国立案,遵照中国政府的章程分设了文、理、法三学院,在文学院中正式设立了音乐系。

我查到了有关母亲的一份节目单:1939年5月8日晚8点在贝公楼礼堂举行的音乐会上,母亲演奏了布拉姆斯的《g小调狂想曲》。弹这首曲子是有一定技术难度的。燕大音乐系对学生的基本功要求严格,同时要求把握多种类型的曲目,包括从巴罗克到浪漫主义晚期代表作曲家的作品。

而另一份资料记载:“主修钢琴的刘金定(毕业于1939年)和韩德常(毕业于1940年)在毕业音乐会上也都演奏过她们自己创作或改编的作品,其中韩德常的毕业创作还包括她改编的钢琴与管弦乐队幻想曲《阳关三叠》” 。

一位网友母亲的民国相册

父亲母亲1944年结婚,举行的是西式婚礼。我记得小时候翻看相册,光这场婚礼就拍了许多照片,各种角度的、各个场面的、各位来宾的。当时我最爱看的是婚礼上的两个小花童。但这些照片母亲都没有保留,只有这张在照相馆拍摄的标准照,嵌在一个精致的镜框里,一直挂在父母卧室的墙上。

据说,这张照片寄到父亲上海的家中,引起奶奶的不安:新娘是漂亮,但个子怎么这样高啊?因为父亲身高超过一米八,这张照片中母亲只比他低半个头。父亲告诉她,新娘脚下垫高了。奶奶方才释怀。

一位网友母亲的民国相册

1948年的秋天,清华园内。在五姑父梅贻琦家居住的甲府壹号,母亲家族留下了最后一张全家福。

一位网友母亲的民国相册

这是母亲和自己娘家人的合影。

出自照相馆的作品。据推测拍摄时间应是1950年。从衣着看,或者春季或者秋季。

我终于可用自己的身份和口吻,介绍这张照片中的亲属长辈,因为我也忝列其中,那个梳偏分发型的小女孩就是我。

端坐正中的两位。从左起:左1外婆高珍,左2外公韩诵裳。

后排站立的八位,从左起:左1表姐韩达明(大舅的女儿)、左2二舅韩德刚、左3母亲韩德常、左4 父亲徐献瑜、左5大舅韩德章、左6大舅妈方诗云、左7三舅韩德扬、左8阿姨韩德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