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百年:那些需要不断回顾的历史现场

今天,是“五四运动”发生100周年。

“五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五四”,主要指1919年5月4日当天发生在北京的爱国学生运动;而广义的“五四”,则包括此前的新文化运动,指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文学、思想、语言等方面的变革。

到了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广义的“五四”。当时学生们所担心的亡国灭种的危机,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五四”所进行的文化思想方面的变革,却一直影响着此后的国人。

如今,我们还不断地回望这场运动所带来的影响。北京大学的陈平原教授曾说:“整个20世纪都是五四新文化的世纪”。

“五四”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群星闪烁的时代。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周作人……这些当年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那个时候以激情求索中国的前途。虽然其中不乏偏见和激进,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始终激荡鼓舞着后来者。

“五四”那一代人,动辄大谈政治、文化,心中怀抱着理想的乌托邦,他们要求把文言文改成白话文,把三纲五常、孔家店推翻。引入“德先生”“赛先生”,希望让中国的面貌迅速焕然一新。

如果我们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说,“五四”那一代先辈们所塑造的传统,像幽灵一样徘徊在后来者的脑海中。 “五四”仿佛是一个原点,如果我们想对当下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就不得不追溯到“五四”。

“五四”百年:那些需要不断回顾的历史现场

不过,水有源,树有根,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五四”这座“火山”的喷发只不过是一个表象,其背后是二十余年的暗流涌动,蕴藏着几代中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因此,当我们回望“五四”,不应该忘却在此之前,那些改革先行者们的努力。

学者王德威直接提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的命题。没有“五四”之前如多米诺骨牌的事件,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五四”,即使有,可能也不是现在历史上所形成的这个样子。因此,理解“五四”,我们必须向上回溯。

“五四运动”(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的导火索是,一战之后德国在山东的主权被转让给了日本。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竟然稀里糊涂的再次被列强宰割,深感国耻的学生们走上街头,喊出了“还我青岛”、“打倒卖国贼”和“取消二十一条”的口号。

可以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在日本的威胁之下被迫签订“二十一条”,刺激了中国民众的觉醒。在北洋政府与日本谈判期间,全国各地掀起了抵制日货的行动,有些地方的活动甚至有数十万人参加。

签订“二十一条”所激发的群众反抗运动,可以算是一场“五四”的预演。而签订“二十一条”的1915年5月7日和9日,更是被群众命名为“国耻纪念日”。

那么,日本为何会迫使中国签订“二十一条”呢?这又与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总统有关。

学者俞辛焞说:“辛亥革命以来,日本的对华政策,因受到欧美的牵制及袁世凯、北京政府的抗拒,陷于停滞状态。”日本为了实现全面控制中国的目的,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向北洋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

可以说,日本在1915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除了有外部的环境因素,同样也与袁世凯个人有关。

因此,我们不得不继续将目光往前回溯,去了解袁世凯在晚清、民国的重要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清晰地理解袁世凯在签订“二十一条”中所扮演的角色。(张华腾:《北洋史研究新论》)

袁世凯能够在清朝覆灭之后,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显然与他控制着清王朝新式陆军,并以此为资本攫取政治最高权力有关。想要了解袁世凯获得权力之路,我们还要继续向前追溯晚清的立宪和新政,从中去看清王朝是如何丧失了最后一次改革的机会,袁世凯又是如何从这场失败的改革中脱颖而出。(李细珠:《新政、立宪与革命》)

清政府在1905年开启的新政改革,可能是如今回顾晚清历史时,最被忽略的一段历史,但是新政却又影响深远。新政上承1898年的戊戌变法,下面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何时间仅仅过去了7年,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会从一个改革的反对者成为一个积极的推动者,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义和团运动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此外,1898年清王朝的戊戌变法为何会失败?慈禧、光绪、康有为在这场变法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马勇:《马勇讲史:维新》)

中日甲午战争又是如何刺激了清政府决定要进行自我变革的?

顺着历史的脉络,我们不断向上爬梳,才发现,一切的起点都必须要回到1895年,中国败于日本的甲午战争。(陈悦:《甲午海战》)

思想史学者葛兆光曾说,1895年是“思想史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开始按照西方的样式追求富强,走上了向西转的不归路,由此激荡出现代中国的种种思想”。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几次变革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直到“五四”才开出新天地。

“五四”如同一个“句号”,终结了此前晦暗的近代史,为中国带来了曙光。我们希望追溯这段晦暗的历史过程,寻找其中绵延不断的生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涌现出一批青年人,他们不断投入挽救国家危亡的洪流之中,北洋海军的刘步蟾、邓世昌,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晚清立宪过程中的摄政王载沣、袁世凯,不断发动起义的南方革命党人孙中山、黄兴,五四运动中的胡适、陈独秀等。

虽然这些年轻人救国的理念不同,有些青年人还走了弯路。但是他们内心都渴望国家变得富强,不再遭受列强的欺凌。

“五四”百年:那些需要不断回顾的历史现场

“五四运动”学生留影

正是有了这样的初衷,这些思想不同的年轻人,才能够抛弃功名利禄,舍生取义,救国图存。但他们英勇决绝的行为之下,真实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

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精雕细课·听好书」栏目决定在今年“五四运动”发生一百周年之际,推出“重读近代史”系列书单。重新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历程,并向一百多年前,前赴后继的青年人致敬。

我们认为,一百多年前青年人身上朝气蓬勃的虎虎生机,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

“重读近代史”系列书单,我们采取了崭新的形式,即“名著+名师”的方式,选取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解读。

这八本经典著作分别是:陈悦《甲午海战》、马勇《维新》、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李细珠《新政、立宪与革命》、杨天石《帝制的终结》、张华腾《北洋史研究新论》、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和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我们每一本书的音频分为两部分,解读稿和对作者/推荐人的采访。

解读稿侧重于对相关历史事实的阐述,让你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采访内容部分主要解决史观的问题。当你了解了史实之后,还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和总结。

我们选取的学者,都是该领域里面的深耕者。有些学者花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他们对史料的熟悉,对这一历史时段的洞见,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希望通过这八本书带你一起重读中国近代史,回望百年前风雨如晦的年代里,发现点点光芒如何汇成最后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