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情商最高不是魏瓔珞,也不是太后,而是他!

《延禧攻略》上映結束有大半個月了,熱度持續不減,媒體的焦點大多數只是集中在傅恆、乾隆及妃子身上,而劇中的另一個人物,觀眾關注的不是很多,但是小編卻比較欣賞,此人就是皇帝身邊的太監——李玉,他胖胖的臉頰,常常眯著小眼睛,一出現,一開口,就讓人覺得“喜感憨厚”、“很呆萌”,儼然清宮版的“流氓兔”,在筆者看來,這是高情商的一種表現。

《延禧攻略》情商最高不是魏瓔珞,也不是太后,而是他!

首先作為一名太監,自從那一刀下去之後,很多人自此身體與心靈都留下了巨大的創傷,他們或者極度自卑自閉,比如袁春望,在魏瓔珞到來之前,不跟辛者庫裡面的任何人說話,即便對姑娘們的愛慕表達也視而不見;或者極度的隱忍扭曲,比如《漢武大帝》裡面的中行說,直接做了投奔匈奴的漢奸;或者總是覺得“有人要害朕”,從而誰都不相信。

《延禧攻略》情商最高不是魏瓔珞,也不是太后,而是他!

李玉的身上沒有這些特質,他沒有像袁春望那樣逮誰都抱怨“我是淨軍”,相反而且十分喜感,他身上的這喜感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感,更是一種對生命的態度——以上帝的視角看待生命。

《延禧攻略》情商最高不是魏瓔珞,也不是太后,而是他!

曾經有一位粉刷匠受邀去一戶人家家裡刷牆,粉刷進門就發現男主人雙目失明,頓時流露出憐憫的眼光。然而男主人卻顯得開朗樂觀,所以油漆匠在那裡工作了幾天,他們談得很投機;油漆匠也從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

工作完畢,結賬時女主人發現比先前談的價格優惠了不少,於是就問:“怎麼少算這麼多呢?”

粉刷匠回答說:“很您先生在一起我感到非常愉悅,他對人生的態度,使我覺得自己的境況看上去沒有那麼糟糕。所以減去的那一部分是我的一點謝意,因為他使我不會那麼悲觀”

粉刷匠對她先生的讚譽,使她落淚,因為這位慷慨的粉刷匠,只有一隻右手!

《延禧攻略》情商最高不是魏瓔珞,也不是太后,而是他!

所以如果把生命比作一輛車,他前進或者後退,能夠把你帶到哪兒去取決於你往哪兒推,同樣面對生命的態度,劇中的喜塔臘·爾晴則只另外一種——以宮女的視角看待捨命。

《延禧攻略》情商最高不是魏瓔珞,也不是太后,而是他!

爾晴原本生活在上層社會,富裕、優越,準備進宮當妃嬪,然而為家族原因導致她成為了下等的宮女。因此成為宮女後她不會幹活,所以其他宮女都比較討厭她,時常對其羞辱、打罵,會拿針刺穿她的手指,後來爾晴被調到長春宮,富察皇后對她很好,但是其心理已經扭曲了,感覺富察皇后那樣的優裕生活原本屬於她,因此故意刺激富察皇后,讓她崩潰,成為壓垮皇后的最後一根稻草。而自己也因為自己“愚蠢”送了命。

《延禧攻略》情商最高不是魏瓔珞,也不是太后,而是他!

或許爾晴本身不知道自己是壞人,而我們在觀看電視劇過程中拿剪刀去刺屏幕上的爾晴,是否是高情商也未可知。

最後讓我們跳出電視劇,迴歸現實,雖然現實與紫禁城沒有可比性,但是情商也同樣重要,尤其是,當我們失去了上帝的視角,普遍成為最底層的“宮女”、“侍衛”時,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淡然處之,樂觀待之” ?

《延禧攻略》情商最高不是魏瓔珞,也不是太后,而是他!

仔細想想,身邊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情商都太一般了。

比如開車時被別人插進來,總感覺自己損失了什麼,如果不罵一句SB至少也會按一聲喇叭表示不滿;

比如有過錯時下意識的就往被人身上推,而不是像李玉那樣早早的就把屁股準備好等著“龍踹”;

比如遇到別人開的車比自己低檔時,總是下意識的加一下油門超過去,以顯示自己的車有多麼的優越;

……

以上你又中了幾條?

情商低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情商低

情商高的人,也不會說自己情商高。

至於如何提高情商,多說無益,去領悟李公公的遇事處理境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