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3個小故事表達的人生觀

莊子3個小故事表達的人生觀

1. 無用之用

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

莊子問伐木者,這麼高大的樹木,怎麼沒人砍伐。

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

“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於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幹;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

聽了此話,莊子說:“樹不成材,方可免禍;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卻不知無用之用也。”弟子恍然大悟,點頭不已。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不同的標準下,有著不同的價值。

有時候看似無用也是用。

人不能總是用“利益”來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天生萬物,各有不同,不單為取悅人而存在。

樹木彎曲,雖不能用,但是卻不能妨礙他自由自在的生長,這遠比成為棟樑更有用。

就像教育孩子,雖然孩子不能成為社會棟樑,但是卻不妨礙他發展自己的興趣,他的成長本身就有價值。

莊子3個小故事表達的人生觀

2. 匠石運斤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墓地,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

“郢地有個人讓白堊泥塗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蠅的翅膀那樣大小,讓匠石用斧子砍削掉這一小白點。

匠石揮動斧子呼呼作響,漫不經心地砍削白點,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卻一點也沒有受傷,郢地的人站在那裡也若無其事不失常態。”

宋元君知道了這件事,召見匠石說:你為我也這麼試試。

匠石說:“我確實曾經能夠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點。雖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夥伴已經死去很久了。”自從惠子離開了人世,我沒有可以匹敵的對手了!我沒有可以與之論辯的人了!”

人生在世,歷經坎坷,每個人都會修煉成一把鎖,千奇百怪,形狀各異。鎖裡都鎖著自己那顆心,日復一日,孤獨難解。

每個人都會孤獨,而孤獨的每一個人都在尋找各自的鑰匙,無論是棋逢對手,還是高山流水,只要有一種,孤獨也就有了解藥。

莊子3個小故事表達的人生觀

3. 魯王養鳥

有一天,魯國的城郊飛來了一隻海鳥。

魯王從來每見過這種鳥,便以為是神鳥,就派人把他捉來,親自迎接供養在廟堂裡。

魯王為了表示對海鳥愛護和尊重,馬上吩咐把宮廷最美妙的音樂奏給鳥聽,用最豐盛的筵席款待鳥吃。

可是鳥呢,它體會不到國王這番招待盛情,只嚇得神魂顛倒,舉止失常,連一片肉也不敢嘗,一滴水也不敢沾,這樣,只活了三天就被餓死了。

魯王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來養鳥,不是用養鳥的方法來養鳥。

人總是一廂情願,覺得自己喜歡什麼別人也一定喜歡什麼,不會傾聽別人的想法,不懂如何去換位思考關照別人。

人心百結,人與人千差萬別,交往之中,千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尊重別人才是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