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上)韋力撰

駱賓王應當算是一位作詩的天才,《全唐詩》收有作者2873人,收詩49403首,裡面當然有駱賓王的詩作,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應該算是《詠鵝》吧: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應當是中國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必背課目之一,而《全唐詩》中稱,該詩是駱賓王7歲時所作,我還真沒查證過這算不算是《全唐詩》所收作者年齡最小的一篇詩作,但至少明代的胡應麟認為他是天才:“賓王生七歲,能詩,嘗嬉戲池上,客指鵝群令賦焉。應聲曰:‘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客嘆詫,呼神童。”(《補〈唐書〉駱侍御傳》)他年齡如此之小,就有這等才能,不知道算不算是過早地發現了真理。而後的人生之路,他走得並不順,看來能夠笑到最後,才最為重要。

駱賓王: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上)韋力撰

駱賓王撰《唐人三家集》二十六卷,清嘉慶二十一年至道光七年秦氏石研齋刻本,書牌

駱賓王: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上)韋力撰

駱賓王撰《唐人三家集》二十六卷,清嘉慶二十一年至道光七年秦氏石研齋刻本,卷首

駱賓王父親去世得早,這使得他家的日子後來過得一直不寬裕。然而他的好學之心卻並未受到影響,陳熙晉在《續補〈唐書〉駱侍御傳》中稱:“既而父卒於博昌,旅葬其地,父老多憐之者。尋奉母移居兗州之瑕丘縣,性篤孝,每讀古書,見古人負米之情,捧檄之操,未嘗不廢書輟卷,流涕傷心。”而後他參加了科舉考試,遺憾的是,他的聰明才智沒有被主考官發現。凡是神童,都有自負的一面,考試未果打擊了他的信心,而後他閒居在家,一閒就將近十年,經濟來源成了最大的問題。人在吃飯面前,最終還是會低頭。閒了一些年,後來他還是忍不住了,於是他就給某位官員寫了封求職信,信中稱:“賓王蟠木朽株,散樗賤質。牆面難用,灰心易寒。退無毛薛之交,進乏金張之援,塊然獨居,十年於茲矣。”(《上李少常伯啟》)

此後,他又參加了科考,這次終於成功了,他被授予太常寺奉禮郎,這一年他已經49歲了。但奉禮郎一職在唐朝的九品三十階官職裡面,屬於第二十九階,品位之低,即此可見,但為了吃飯,那也只能忍了。後來他又兼任了東臺詳正學士一職,這一職的工作是負責整理校勘圖書,這應當是他所喜歡的行業,可是在他任職的第四個年頭卻被罷了官。是因何故受到這個處分?史書上未載。當他出獄時,正趕上吐蕃入侵,朝廷派薛仁貴率兵征討,駱賓王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於是他向吏部侍郎裴行儉上了一首詩,題目為《詠懷古意上裴侍郎》,下引此詩的下半部:

一得視邊塞,萬里何苦辛!

劍匣胡霜影,弓開漢月輪。

金刀動秋色,鐵騎想風塵。

為國堅誠款,捐軀忘賤貧。

勒功思比憲,決略暗欺陳。

若不犯霜雪,虛擲玉京春!

駱賓王: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上)韋力撰

駱賓王撰《唐駱先生文集》六卷,明萬曆十九年金繼震刻本,卷首

駱賓王以此詩來表達自己願意報效國家的決心,而後他得到允許,隨軍出征。當時的大詩人李嶠還給他寫了首贈別詩,題目就是《送駱奉禮從軍》,而這段經歷也記載於陳熙晉的《續補〈唐書〉駱侍御傳》中:“咸亨元年,吐蕃入寇,罷安西四鎮,以薛仁貴為邏娑大總管。適賓王以事見謫,從軍西域。會仁貴兵敗大非川,賓王久戍未歸,作《蕩子從軍賦》以見意。”

出征之後,駱賓王隨著大軍凱旋迴朝,而後他被派往四川,到成都都護府任職。他在四川工作了三年,在這期間,他偶然遇到了盧照鄰在四川時的一位相好,此女被稱為郭氏。在此之前的兩年,盧照鄰已經回到長安,郭氏向駱賓王講述了他跟盧之間的感情纏綿。郭說自己跟盧照鄰同居後懷孕,等到盧離開後,她生了一個女孩,後來這孩子死掉了,再加上她始終沒有盧照鄰的任何音訊,所以她猜想可能是盧在洛陽已經有了新歡。於是駱賓王就替郭氏寫了一首著名的詩,名叫《豔情代郭氏贈盧照鄰》。這首詩寫得纏綿悱惻,我將最後一段錄在這裡:

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錦江中霞似錦。

錦字迴文欲贈君,劍壁層峰自糾紛。

平江淼淼分清浦,長路悠悠間白雲。

也知京洛多佳麗,也知山岫遙虧蔽。

無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長情守期契。

傳聞織女對牽牛,相望重河隔淺流。

誰分迢迢經兩歲,誰能脈脈待三秋。

情知唾井終無理,情知覆水也難收。

不復下山能借問,更向盧家字莫愁。

駱賓王: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上)韋力撰

駱賓王撰《唐駱先生文集》六卷,明萬曆十九年金繼震刻本,卷四

其實,那個階段盧照鄰已經是病魔纏身,正在長安請孫思邈給他治病。那個階段,盧應該對情感之事看淡了一些吧,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沒有跟郭氏聯繫。駱賓王去見朋友的前女友,這倒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八卦,但是他還能幫著她寫這麼一首長詩,這也同樣能引起後人的遐思。

而有意思的是,駱賓王似乎特別願意幫助女人幹這種事,因為他還替女道士王靈妃寫了首《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這首詩也寫得很有情感,比如其中的一段:

此時空床難獨守,此日別離那可久!

梅花如雪柳如絲,年去年來不自持。

初言別在寒偏在,何悟春來春更思。

春時物色無端緒,雙枕孤眠誰分許!

分念嬌鶯一種啼,生憎燕子千般語。

這首詩頗長,駱發祥認為該詩跟後來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樣具有著現實主義精神”。駱賓王這樣地幫其他的女人,他自己也應當有著不少的豔遇,比如他另外還寫過《詠美人在天津橋》和《憶蜀地佳人》,而後一首也頗具名氣:

東西吳蜀關山遠,魚來雁去兩難聞。

莫怪常有千行淚,只為陽臺一片雲。

而後駱賓王離開了四川,返回了長安。回來之後,他被授予了武功縣主簿的職位,這個職位屬於正九品上,雖然也很低,但比他之前,也算高了兩階。而後他有一個機會,那就是他在任武功主簿的第二年,吐蕃再次侵略,裴行儉準備出兵征討,邀請駱賓王擔任軍中書記,但不知什麼原因,駱賓王以老母臥病為辭,推掉了。但這一段的運氣還不錯,而後他被升為了侍御史,這個職位已經是從六品下,這是駱賓王一生任過的最高職務。但是這個職位他僅幹了半年,就因事被關進了監獄,郗雲卿在《駱賓王文集序》中稱:“(駱賓王)仕至侍御史,後以天后即位,頻貢章疏諷諫,因斯得罪,貶授臨海丞。”

駱賓王: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上)韋力撰

駱賓王撰《靈隱子集》第一篇即是《討武瞾檄》,明萬曆二十四年陳大科刻本

從這段話可以猜測出,他是頻繁地給皇帝提意見,同時也得罪了其他人,看來他還是因為聰明倒了黴。他在入獄期間,寫了首《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用蟬的高潔來比喻自身。此階段他還寫了首《螢火賦》,此賦的第二段有云:“況乘時而變,含氣而生,雖造化之萬殊,亦昆蟲之一物。應節不愆,信也;與物不競,仁也;逢昏不昧,智也;避日不明,義也;臨危不懼,勇也。事沿情而動興,理因物而多懷。感而賦之,聊以自廣云爾。”在這首賦裡,駱賓王極力地誇讚小小的螢火蟲,雖然身處黑暗之中,卻依然頑強地發出自己的光亮,有著一種面對黑暗的大無畏勇氣。

駱賓王何時出獄,史上未載。但此後不久,他趕上了立皇太子而大赦天下,可能是因此事而出獄者。出獄後,他被授予了臨海縣丞,可能是對於自己遭遇的憤恨,致使他拒絕擔任這個職務,《舊唐書·駱賓王傳》中稱:“左遷臨海丞,怏怏不得志,棄官去。”但是,他的這個未曾任職,卻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巨大轉變,這個轉變跟徐敬業有很大的關係。

徐敬業是唐代開國功臣徐世勣的長孫。當年李淵帶領眾子滅掉隋朝時,徐敬業戰功顯赫,而後被李淵賜姓李,徐世勣便成為李世勣。後來李世民又成了唐太宗,李世勣避李世民之諱而改名為李勣,而後武則天能夠成為皇后,跟李勣的支持有很大的關係,他起到的關鍵作用讓武后特別感激,因此李勣去世時,葬禮搞得極其隆重。而李勣的兒子李震卻死在了其父之前,因此李勣去世後,其爵位由長孫李敬業繼承。然而李敬業對朝廷的態度卻跟爺爺不同,他不支持武后,而是支持李家宗室。可能是這個原因,後來李敬業由眉州刺史貶為柳州司馬。這個清洗運動中,還有許多老臣被清理了出來。這些人十分的憤恨,於是他們就圍繞在李敬業的身邊商量計謀,《資治通鑑》卷二〇三有這樣一段話:“時諸武用事,唐宗室人人自危,眾心憤惋。會眉州刺史英公李敬業及弟盩厔令敬猷、給事中唐之奇、長安主簿駱賓王、詹事司直杜求仁皆坐事,敬業貶柳州司馬,敬猷免官,之奇貶括蒼令,賓王貶臨海丞,求仁貶黟令。求仁,正倫之侄也。盩厔尉魏思溫嘗為御史,覆被黜。皆會於揚州,各自以失職怨望,乃謀作亂,以匡復盧陵王為辭。”

駱賓王: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上)韋力撰

駱賓王撰《靈隱子集》卷六末頁,明萬曆二十四年陳大科刻本

李敬業從四川來到了揚州,而後他率領這群被貶的官員在揚州造反。當時李敬業任命駱賓王為藝文令,負責起草各種文件,於是駱賓王就寫出了那首傳唱千古的名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偽臨朝武氏者,人非溫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嘗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庭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這篇檄文從內容上說,大概分三個部分。上文所引的第一部分是講述了武則天的經歷以及討伐她的理由。駱賓王在這篇文章中所用的第一個字就是“偽”,他說武則天臨朝並不合法,而後他說武則天入宮之時只是個宮女,負責給唐太宗換衣服,後來得寵,成為了太宗皇帝的女人之一,然而這位武則天卻“掩袖工讒”。

這個“掩袖工讒”倒是一個掌故,《戰國策》中說魏襄王送給楚懷王一個美女,楚懷王非常喜愛,但其夫人鄭袖不但不妒忌,反而對這個美女非常好,她的這個賢惠讓楚懷王很高興,懷王為此專門表揚了她。而後鄭袖跟老公的這位新歡說:大王特別喜歡你的美貌,但他不喜歡你的鼻子,你要是想讓大王長期地疼愛你,你見到他時,最好把鼻子遮擋起來。美女聽到後,覺得鄭袖說得有道理,而後她按此行事。但美女的這個做法讓懷王大為不解,就問鄭袖是什麼原因,鄭袖做出為難不想說的樣子,在懷王的再三逼問下,鄭袖方說:這位新人是嫌惡您身上的狐臭。此話令懷王大怒,於是立即下令把這位美女的鼻子砍掉。

駱賓王: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上)韋力撰

莊重肅穆

駱賓王用這個掌故來形容武則天就如同鄭袖那樣,以謊言惑主。他的這個用典被魯迅在《南腔北調集·搗鬼心傳》中做了別樣的解讀:“駱賓王作《討武后檄》,那‘入宮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這幾句,恐怕是很費點心機的了,但相傳武后看到這裡,不過微微一笑。是的,如此而已,又怎麼樣呢?聲罪致討的明文,那力量往往遠不如交頭接耳的密語,因為一是分明,一是莫測的。我想假使當時駱賓王站在大眾之前,只是攢眉搖頭,連稱‘壞極壞極’,卻不說出其所謂壞的實例,恐怕那效力會在文章之上的罷。”

其實,這一段中的“陷吾君於聚麀”說得更難聽。所謂“聚麀”乃是說,本為父子的公鹿卻同時使用一頭母鹿,這個典故出自於《禮記·曲禮上》:“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其所指者乃是武則天本來是唐太宗的女人,而後她又成了唐高宗的女人,如此的做法在古代的帝王中,似乎只有武則天能夠做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