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寫盡入獄的悲哀和憤懣!駱賓王《在獄詠蟬》深度翻譯和賞析

一首詩寫盡入獄的悲哀和憤懣!駱賓王《在獄詠蟬》深度翻譯和賞析

【解題】

唐詩篇名。五古。駱賓王作。詩中借對鳴蟬的歌詠,寄託作者蒙受冤枉時的悲憤感情,控訴了武則天等人對他的殘酷迫害的罪行。”今人張國榮《唐詩三百首譯解》:“題為詠蟬,實則自傷。詩中託物寄情,抒發了作者含冤入獄的悲哀,流露了對陷害他的人的憤懣,希望朋友們能夠相信他的清白,辯明他的冤屈。”這首五言律詩通過詠蟬,抒發了詩人品性高潔卻無辜被誣、身陷囹圄的鬱憤,表達了昭雪沉冤的願望。以蟬起興,將蟬自比,寄悲憤沉痛於比、興之中,物我一體,乳水交融。“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二句,喻自己處境艱難,冤不能伸,當時眾口一詞,自己有口難辯,切題而不粘滯,是全詩警策之語。

【全詩】

《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餘心。

一首詩寫盡入獄的悲哀和憤懣!駱賓王《在獄詠蟬》深度翻譯和賞析

【註釋】

1、西陸:指秋天。南冠:指被囚繫的人。

2、玄鬢:黑髮。蟬首色黑, 故云玄鬢。 亦寓自己正當盛年 (時作者約三十歲)。

3、響易沉:鳴叫之聲容易消失

4、信高潔:相信是清高廉潔的。予心:我的心跡。

【譯】

秋天裡,蟬兒在樹上鳴琴,

鐵窗內,我這囚徒鄉思正深。

怎忍受你那烏黑的薄薄的蟬翼,

來面對我這鬢髮斑白的老人。

霜露沉重,你怎能高飛奮進,

西風颯颯,讓你的高歌沒沉。

你餐風飲露的高節呵,誰人相信?

也沒有人相信,

我的這顆赤子之心。

一首詩寫盡入獄的悲哀和憤懣!駱賓王《在獄詠蟬》深度翻譯和賞析

【賞析】

高宗調露元年(679)秋,駱賓王由長安主簿擢升侍御史不久,由於他秉性耿介正直,屢次向朝廷直言進諫施政得失,觸怒當道,從而遭到打擊報復,被誣以在長安主簿任內犯有所謂“贓罪”而被投入監獄年餘,至永隆元年冬才遇赦釋放。在獄中,駱賓王創作下《在獄詠蟬》、《獄中書情通簡知己》、《憲臺出縶寒夜有懷》、《螢火賦》 等大量詩賦,以表達自己遭誣下獄的悲憤心情和期待昭雪的強烈願望。五律《在獄詠蟬》是其中頗有代表性的名篇。

詩的首聯“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採取開門見山的手法點題,首句的 “西陸”謂秋天,交代節令; “蟬聲唱”照應題目 “詠蟬”。次句 “南冠” 用典隸事精當,暗切題目 “在獄”; “客思侵”三字為全詩總題,統攝以下六句,不但過渡自然,不著痕跡,而且與上句 “蟬聲唱”相呼應,由“蟬聲” 勾引起“客思”,形成因果關係。說明蒙冤系身囹圄的詩人,是在聽到從窗外古槐樹上傳來 “秋蟬疏引,發聲幽息”(《在獄詠蟬序》) 而勾引起思潮翻滾、無法平伏的情形下創作這首詠物託志詩篇的。按律詩格律,除中間兩聯必須對偶外,首聯並不要求對仗,但本詩不但出以對偶,而且“西陸”與“南冠”同用方位詞,用典貼切;“蟬聲”、“客思”,主與客互寫,人與蟬對照,這就形成精闢巧妙的工對,這也正是駱賓王詩的藝術特色之一。

一首詩寫盡入獄的悲哀和憤懣!駱賓王《在獄詠蟬》深度翻譯和賞析

中間兩聯由首聯的“蟬聲”、“客思”生髮,巧妙地運用象徵、比喻、雙關等手法,借蟬自喻,寓意微婉,顯而不露,耐人咀嚼。次聯“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仍採取主、客交叉,蟬、人互寫手法,“玄鬢影”、“客”分別呼應首聯的 “蟬”、“楚囚”。第四句稱蟬鳴曰 “吟”,修辭上採用擬人手法,有意使蟬人格化,彷彿黑翅的秋蟬故意衝著白髮蒼蒼的詩人振翅徐鳴,絮聒沒完沒了,使詩人不堪忍受,思想鬥爭更趨激烈。從而加強並深化了 “客思侵” 三字的內涵。這聯由於“那堪”構成反詰語氣並運用流水對句式,語言顯得靈活跳脫,委婉多姿,而又含蓄蘊藉,神味無窮。“玄鬢影”指蟬,蟬翅黑褐色,故曰“玄鬢”,用詞新穎,富創造性。

三聯“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露重”、“風多”,借喻境遇險惡、阻力重重; “飛難進”、“響易沉”,自傷人微言輕,下情無由上達,中訴橫遭壓制。這些意思,詩中沒有片言隻語涉及,然而讀者卻能於言外得之。這正是本詩“詠物託志”、“主義文外”的深層次的意蘊所在。

一首詩寫盡入獄的悲哀和憤懣!駱賓王《在獄詠蟬》深度翻譯和賞析

尾聯“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更從正面畫龍點睛,直攄胸臆,但仍然沒有離開詠蟬題旨。古人以為蟬“飲風吸露” 為生,往往借來象徵特立獨行的清高廉潔之士。這聯的大意是說,當今社會壓根兒沒人相信清高廉潔品行,那麼又指望誰替自己辨白冤情,表明心跡呢? 淺言淡語中,卻洋溢著憤世嫉俗的憤慨沉痛感情。這和屈原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漁父》) 以及與駱賓王同時而稍早的初唐另一詩人王績 “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過酒家》) 等名句有同慨,構思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詩四聯八句,總共不過四十個字,通過巧妙的構思,詠物託志,借寫蟬曲傳詩人無辜縶獄時複雜的心態:其中既有直諫遭黜、誣贓下獄的悲憤,也有雄心壯志、百無一酬的感慨,還有歲月流逝、時不我待的憂慮……駱賓王的 《在獄詠蟬》詩不光是一首與 “採麗競繁”、“興寄都絕” 的 “齊梁間詩”大異其旨趣、具有鮮明獨特思想藝術特色的詠物託志之作,同時也是一個無辜遭縶囚徒向封建社會黑暗統治發出的悲憤控訴,一位正直詩人向朝廷執政者進行的一次有力申辯和抗爭!

一首詩寫盡入獄的悲哀和憤懣!駱賓王《在獄詠蟬》深度翻譯和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