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做什麼樣的工作,才能讓月薪達到2萬?職業規劃該怎麼做?

年輕人做什麼樣的工作,才能讓月薪達到2萬?職業規劃該怎麼做?

這是一個絕好的問題!先為題主點贊!老鬼從實戰出發分享一套思考問題的邏輯與規劃思路:

一、選擇大於努力,是第一位要重視的!你得選在“選擇”上下功夫

因為有兩個前提:年輕人、三四年——這兩個前提一旦設定,那就需要我們考慮:什麼樣的工作最有可能讓人三四年達到月入2萬!

別以為這一點誰都清楚!太多人根本沒認真研究過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做的是:觀察這個社會、市場中,哪些工作是可以在三四年後獲得如此高回報的。

說實話,這樣的工作並不多!並不是只要努力,幹什麼都可以的!

也不要簡單的做某種設定!

例如,有人說:做銷售工作可以達到月入兩萬——這種粗的不能再粗的說法,是完全無效的思想!

同樣是做銷售,很多行業、銷售模式的銷售人員,幾乎沒有達到月入兩萬的可能性!老鬼知道,也見到過太多的公司,業務員收入並不高。除非個別頂尖的能夠有高收入之外,幾乎八九成的業務員收入都不可能達到兩萬。這樣的行業太多、太多了。

因此,研究、調研哪些行業的銷售人員,他們的收入是普遍偏高的,才是重點!千萬不要盲目的認為自己比別人厲害、比別人悟性好、比別人能力強、比別人的學習力牛!

“普遍性”,是你要重點關注的!也是你選擇的方向!

有些反面的例子:有些公司,基礎薪酬很低,給求職者畫的餅特別大!承諾了極高的銷售提成政策。誘惑力十足。而實際上你就是再玩命,銷售業績也起不來的!那個大餅你是吃不到的!好多搞電話銷售的公司就是這個德行!拿業務員當炮灰,每天給那些業務員灌些雞湯、打些雞血,讓他們每天像機器人一樣的打陌生電話。

那些老闆根本沒指望每個業務員有多高的業績,反正給發的基礎工資特別低。只要業務員瞎貓碰到死耗子,兩天成一單,公司就是賺錢的。管你業務員每個月收入是多少呢!你走了繼續招聘新人就好了。全都是炮灰!只是當初進來的時候,給你畫一張大餅而已!

因此,選擇最重要!如果不能找到、進入一個普遍薪酬、收入較高的行業、崗位,你就別想了。

二、同時牢記: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能力提升、資源狀況、背景等等去綜合評判自己的選擇

並非我們看到的某些行業、崗位、項目,別人掙錢了自己就一定也可以掙錢!

因為每個行業、崗位、項目的成功,都是需要前提的!

例如,某些行業的銷售人員,他們的薪酬非常高,每月收入很可能不止兩三萬!有可能年收入幾十萬、上百萬!但有些行業的銷售成功,對於人脈資源、背景等等的要求很高。很多新手進入該行業的最初幾年,頂多是打醬油的!

銷售技能、公關能力等等固然重要,但是有些行業更需要背景、人脈的支撐。你再好的溝通能力、銷售技能、談判手段,也抵不上人家背後有人!

因此,以銷售行業為例,有些行業的銷售,對於個人背景、資源、人脈的要求不高,更多的是需要陌生拜訪、接待客戶的能力去促成成交。而且只要努力去做,收入還是可以的。

而有些大型工程、機械、綜合配套類服務項目,可能對於背景、實力、人脈等等的要求、權重會更高、更大。

因此,結合自身情況,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才好。而不要一味的只關注那個行業、領域的收入水平。別人掙錢,你不見得能掙錢。必須承認,有時候不單單是努力、能力的問題!例如,人脈的積累,那不是一兩年、兩三年的事情!沒有幾年的積累,根本不可能在某些行業掙大錢的哦!

再例如:自媒體行業,就拿今日頭條為例,很多人通過今日頭條這個自媒體平臺,可以月入兩萬甚至更高。這類自媒體創作者、機構很多。對於我們個人而言,要最自己進行綜合評估——自己是否有興趣、有能力、有毅力在自媒體領域分一杯羹。

三、第三,還是選擇!選擇“平臺”最要命!

當你選擇了某個行業、某個工作崗位、某個項目之後,平臺的選擇是最核心、最要命的地方!

如果你要打工,一定要選對了企業!因為同樣行業內,不同的企業情況差異非常大!!!

還是以銷售崗位為例,相同行業內不同企業的情況差異非常大!你能否擁有讓自己安心做好銷售工作、發揮銷售潛力的工作環境異常關鍵!

例如,如果你不幸進入了一家這樣的企業:產品質量重視出問題、出瑕疵,總會引起客戶的不滿。公司的相關支持部門總是不能及時提供相應的服務、支持。——這樣的企業太多了。導致銷售人員最大的精力用在了“為企業擦屁股、道歉、找藉口找理由糊弄客戶”上!你的銷售能力、市場開發能力再強,也會被企業內支持不給力耽誤掉!

這樣的企業,要以最快的速度離開!否則,你那個“三四年”的目標將無法實現!產品質量、服務等等是最不能出問題的!

至於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之類的東西,不用太在意,只要工資、績效、獎金、產品、服務等等各個方面跟得上,其他的全部都是扯淡,根本不用在意!幹自己的銷售、提升自己的技能、掙自己的錢就好。(因為我們這裡只是站在掙錢的角度談銷售崗位哦!)

再例如選擇在自媒體上發力。那選擇自媒體平臺也異常關鍵!選錯了平臺,也是要命的!

要根據我們擅長的、喜好的方向、領域、版塊、專業度等等來選擇平臺。例如頭條和知乎兩個平臺的特點是不同的,瀏覽人群也是有差異的,大眾對於兩個平臺的認知也是不同的!要結合自身情況來選擇平臺、選擇平臺上的版塊。這樣才能讓自己準確、有效的發力。

選擇、選擇、還是選擇!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就是選擇!選擇都錯了、偏了,您那個兩三萬的目標可就越來越遠嘍!

四、要獲得高收入,任何的職業規劃都有一個前提:你的自律

說的直白一點!——即使你沒什麼職業生涯規劃!根本沒有想著這個事情!只要你真正的做到了自律,也會比別人成績、收入更好、更高的!這幾乎是一個普遍現象!

老鬼喜歡用最通俗的說法來形容自己:管得住自己!

請先搞明白一個基礎邏輯:實踐中,並非現有了規劃才開始自律!自律應該是自己形成的習慣!這種習慣並非是因為有了某個規劃之後才形成的。這是一種職業素養而已。沒有將自律逐漸鍛鍊成習慣,你的規劃也往往落入失敗的!

其實每個人,都清楚什麼是“管得住自己”,心裡也清楚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是浪費時間、什麼才是有意義的。只是形成了“管不住自己”的習慣而已!

這一點,是人與人之間巨大人生差異的根本!

自律的素養,是不因為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改變的。是不會以外部某些因素為藉口來給自己找理由的!

開個玩笑:有人說自己的老闆不是個玩意兒、就是個吸血鬼,所以我工作不賣力。

好吧,老鬼暫且理解、支持你的觀點。但是!——你不賣力可以啊!你可以偷懶不幹活,但你不幹活的時間,你在幹什麼?是否在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學點兒什麼、收集些什麼、儲存點兒什麼?——啥也別說了!浪費掉了!

五、將自己的“三四年”拆分一下吧!

無論你選擇了什麼工作、什麼崗位、什麼項目,都需要一個進入、沉澱、積累、發力的階段劃分的。

進入某一個行業、領域、項目版塊,都要進行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這樣的目標拆分。別心急!別指望一口吃個胖子。你得從現在開始拿起一支筆來劃拉一下了!

以銷售工作為例,即使頂尖高手,也需要三個月才能算是對這個行業、這類產品有了較深的理解、瞭解、知識與資訊掌握。因為任何一個行業的銷售都有大量的需要記憶並且轉化為語言表達的內容。這些內容,是很難“壓縮”的!

以老鬼的親身經歷而言,每天持續的學習、吸納、實踐、模擬、感悟、提升......如此循環,半年可以讓一個人脫胎換骨,成為行業裡出色的銷售人員。一年內可以達到該行業內不錯的業績。只要這個行業不是依靠雄厚人脈背景的銷售領域,基本是可以達到這個水平的。

沒有一年,您根本達不到。因為,在任何行業,即使不需要原始的、個人原來擁有的人脈資源,也需要我們進入這個行業之後對各個客戶從陌生到熟悉並且建立牢固關係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力強的人可以縮短,但是再短也會需要時間的!這是一個任何人繞不過去的坎兒!

之所以說“時間”這個要素繞不過去,是因為“他人”的接納、信任、理解甚至支持,都需要時間!你再厲害,人家也需要一個考察期、觀察期的哦!

例如,在自媒體平臺上,即使你的水平再高!第一篇文章就吸引了很多讀者,但這只是一篇文章而已!沒有幾十篇、上百篇的文章,是不可能真正折服瀏覽者、粉絲的!這都需要時間!

因此,請大家認真梳理自己的規劃吧。理性的去安排自己的時間,為每個時間段設定更為合理的目標。然後按照目標去努力就好。

其實,“兩萬”不算一個大數!只需要上面老鬼說的4點:

1、選擇絕對不能出偏,別眼紅羨慕別人,根據自身情況去做合理、理性選擇是前提!

2、選擇之後的平臺最要命!

3、自律,是你做任何事情的保障!有了這個,你什麼樣的規劃都能去完成!

4、理性、客觀的按照時間階段去做合理的規劃。規劃做的不切實際、急功近利,老天爺也沒轍。

先談這麼多,下次繼續聊吧。

給大家一個對大家幫助最大的建議:您要尋找一個“師者”!如果您身邊沒有“師者”,往往在某個歷史階段(特別是我們年輕時)往往會失去主心骨、失去方向......找到一個同為草根出身的、已經越多某個收入門檻的“師者”,敬人家、潛心的請教人家、諮詢人家,你的成長速度,是別人無法企及的!單靠個人?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