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安事件带来的思考,有没有一种完美婚恋关系能对小三彻底免疫


许志安事件带来的思考,有没有一种完美婚恋关系能对小三彻底免疫

许志安事件带来的思考,有没有一种完美婚恋关系能对小三彻底免疫

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别人,防火防盗防小三,你需要知道的免疫五步法

许志安事件已经人尽皆知,舆论一边倒同情郑秀文,是的,我也很喜欢她,看过她很多电影,也很喜欢她的歌,可是那个欢快跳脱纵情放歌《眉飞色舞》的她并不是完整的她,情路坎坷,深受抑郁症困扰,兜兜转转还是许志安和她缘分最深,可见两人也曾真心有爱,无奈如今路转峰回,轩然大波之下,每个当事人都深受熬煎。

曾听说一句戏言“没有拆不散的婚姻,只有不努力的小三”,这话是不是让小三们颇感振奋,让主妇们惶惶不安?不过一旦小三能转正上位,也就完成了角色转换,从前在暗处,如今在明处;从前是进攻,如今是防守;从前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今自己穿上了鞋要面对很多光脚的。每个身处防守位置的女人都想知道:对小三彻底免疫,可能吗?

答:可能。


许志安事件带来的思考,有没有一种完美婚恋关系能对小三彻底免疫

“可能”不是“一定”。

“可能”,不是“一定”,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但一个“可能”还是给人希望,不至于失望到绝望。这里所谓的“对小三免疫”的主语有两个,一个人是爱人,一个是婚姻。

最好的情境当然是爱人够成熟稳重又专情,婚姻够幸福美满又有趣。假如做不到这么两全其美,做到其中一样也行。又假如两样都一般般,那么也就可以接受可能有小三潜伏而来吧,该反击反击,该警惕警惕,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也是人生一趣,总是花好月圆皆大欢喜,这样的戏码卖不出票。

小三是面照妖镜,去奢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有趣的,好像大家都希望拣钱包,不劳而获别人的利益,不管丢钱包的是不是痛苦着,想不了那么多。也好像很多人买彩票,有枣没枣一杆子。

未婚男女那么多,为什么已婚男女还这么抢手?这是一种类似超市买水果和翻墙偷水果之间的乐趣较量。大部分人不得不去超市买水果,因为偷窃首先从道德上来讲是不被接受的,从法律上来说也是被否定的,况且偷窃进行时可能遭遇电网或狼狗。谢天谢地,正是诸多阻碍造就了有秩序的社会,否则人人偷窃抢掠,这就不是社会而是强盗窝。

但有些男女是有另类思维的,认为爱情是可以超越这些的,换言之,尽管偷窃果园里的水果是违背公共道德和法律的,尽管是可能遭遇电网和狼狗的,但因为我爱就可以忽略不计,我的爱超越了一切规则,这个世界的规则由我自己说了算。我爱那颗鲜艳的水果,偷也好抢也好一定要弄到手,特别是得手过的人被乐趣刺激着更会忽略最终后果,更因为别人成功偷窃的示范效应而心动不已。

许志安事件带来的思考,有没有一种完美婚恋关系能对小三彻底免疫

有些人是这样的爱自己,爱自由。觉得不管已婚未婚,只要是我爱,而且对方也表示爱我,那么我们就可以冲破一切阻碍在一起。这个命题没问题,如果两个人都认为爱对方,也愿意为这份爱付出代价,也愿意以合法的手段解除一段婚姻,重新开始另一段婚姻,且能承受因此带来的后果,没问题,公平的财产分配,对一切人的最小伤害,甚至是损害经济利益和事业前程。

那些地下情终于浮出水面,争取合法婚姻的角色反而值得尊重,尽管困难重重,尽管背负重负,但愿意在阳光下公平竞技,输赢都好,都在明处。对原配来说,也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优势劣势在哪里,特别是三人关系中总有那个左右为难的人终于要表态,是回家还是彻底重新组合,这个人才是关键。这时候比较经济的原则是少出服从多数,不管多么不情愿。决定回家是决大部分,正是因为爱情不过是婚姻的一部分,况且爱情本来就是流动的;决定重新组合的也没问题,妥善处理并以合法手段进退取舍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只要你已经清楚决定带来的一切后果。

有些人超越了边界,因为对方不愿意给自己婚姻,于是自己扮演为爱牺牲的纯情派,潜伏在暗处,等待偶尔的宠幸,还自欺欺人这是为了爱而不计较名分,不是你不计较,而是对方根本不打算给。你也许觉得自己付出的是纯粹的爱,甚至不打算花对方多少钱就是明证,但其实你早清楚答案,这个人爱自己胜过爱你,你爱对方的百分之百不过是对方情感世界的点缀,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地下情,到了阳光下就灰飞烟灭,情人自己把自己变成活死人,活死人的爱情能开出甜美的花朵吗?


许志安事件带来的思考,有没有一种完美婚恋关系能对小三彻底免疫

小三们其实各有故事,各有原由。原配们也有天大委屈,愤怒,和伤心。而夹缝中的人也不见得多舒服,说梦话也担心叫错名字,更因为贪婪而辜负了两个都在乎自己的人。以为多爱一个人不是大问题,只要对两边都负责了就好,其实不过自欺欺人,首先是爱自己,其次才是爱自己所爱的种种便利与便利载体。

恋爱中男女如果一方改了主意,原则上不算受到小三侵略,爱情怎有先来后到?又不是排队买菜。婚姻呢?进攻婚姻的小三通常无非图感情或者图金钱,这两者无高下之分,因为婚姻动机本来就是复合动机,爱情、繁衍、经济。但进攻婚姻的小三初衷也不是为了伤害他人,伤害是派生效应的一部分,主题是旗帜鲜明的:“我要!”,老实说,如果是这样大张旗鼓的“我要!”虽然不妥,但还属天真勇敢,因为不是要了就一定能得到。得到得不到,还取决于那被要的人。

被要的人总会有些犹豫徘徊,有些人能条件反射的回答“不”,给了婚姻比较顽强的生命力,有些人则根本就不会给那些勇敢者开口的机会,他们在社交中明确的表示自己的已婚身份,在遇到暗示的时候巧妙的表达对婚姻的满意,对爱人的尊重,那么进攻者是有能力尽早判断难度的。也有被要的人是因为自己故意卖弄了个人财富或暧昧意味,甚至绝口不提自己的婚姻和伴侣,被问起的时候还能杜撰包办婚姻或家有悍妇的故事,当然进攻者都是骁勇而狡黠的战士,他们当然会找到破绽达到目的,这种情况属于一拍即合,而后的情形也将陷入不可开交的矛盾或戏剧性俗套。


许志安事件带来的思考,有没有一种完美婚恋关系能对小三彻底免疫

免疫五步。

回到主题,那么对小三免疫既然可能,如何把可能性提高些呢?这是最理智的问题了,因为不管什么方法都仅仅是大数法则,符合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情况,但没有绝对治疗百病的良方,接纳生活中的可能性是健康心理的底色。

第一,两个人是基于对对方的人格爱、性格爱、本质爱、自然爱而选择了婚姻的,而不仅仅是基于对物质生活的期许或对美丽外在的渴求。因为财富和美貌都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而人格、性格、这个人的本质和自然的状态相对更稳定,好比盖房子选地方打地基,盖在沙地上和盖在土地上抗震指数不同;

第二,婚姻仅仅是共同生活的开始,不是保险柜,也不是万能胶。持续的感情维系,尊重,宽容,善意,理解,沟通,情趣等等要为婚姻持续加温,有时候不小心丧失了一环也可能满盘输。有些夫妻在共同生活几年后一起做婚姻满意度测试,结果一方非常满意,而另一方非常不满,这正是不堪外力冲击的原因,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很重要,要把对方的问题看做两人共同的问题,而不是“你的问题”“我的问题”。

许志安事件带来的思考,有没有一种完美婚恋关系能对小三彻底免疫

第三,有理智的人如果尚且珍惜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就要懂得给自己设置一些起码的交通规则。控制感情的温度和边界很重要,人性经不得太多的考验,既然如此就少考验自己。公开自己的婚姻状况,并不经意的说明对爱人的感情,是最简单的手段,手机屏幕设置成全家福,在办公桌或汽车里贴张全家照片都是在说:我爱我家。

第四,不随便和异性谈论私密话题,因为人际关系法则里有非常确认的亲密关系指标,能谈论隐私的关系已经非同一般。而异性往往认为对方倾诉隐私话题本身就是对两人关系的确认,也隐含着希望保持亲密关系的意思。如果对方先敞开心扉,就要巧妙回避:“谢谢你的信任,但我确实对你的困惑无能为力,你可以请教你的朋友或长辈”。

第五,掌握财富和权利的人要谨慎的使用财富和权利,拥有美貌者亦然。不要变自身的拥有为变相的诱惑,要知道,诱惑别人进陷阱并不是个人能力的象征。对方仅仅是服从了诱惑条件,而不是你本人,难道这不是对你本人的蔑视么?

我曾经非常认真的对老公说:任何时候你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如果你留在这里,我永远会好好待你;如果你某天决定离开,我会好好待自己,让你放心的去。

(本文已开通原创保护,转载请注明作者系出处,咨询/约稿/合作请私信,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