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脫離發明者初衷的發明?

薛之謙的三行情書


人生有時候就像一匹不識鞍的野馬,給它一片草原,它可能縱情馳騁,也可能就地臥下。有些發明也像是野馬,創造者眼睜睜看著它奔向預料之外的遠方,卻又束手無策。

泥土可以堆出山,砌起壩,卻只有女媧一甩,才能變成人。愛因斯坦不是為美國軍方服務的科學家,卻是原子彈的靈魂來源。但這個發明,卻是讓愛因斯坦難以安度晚年的“糟糕”發明。

1945年8月6日,第一個“大胖子”在廣島給全世界打了個招呼。9日,另一個“搗蛋鬼”在長崎引起大麻煩。因為它倆的任性,廣島和長崎兩座繁榮的城市,成為連哀嚎都沒有的巨型墳場。

1939年8月2日,愛因斯坦給時任總統羅斯福寫了一封信。“這些報告使我們深信:不久的將來,鈾將成為一種新的並且是極為重要的能源。”愛因斯坦提到的報告,是費米和西拉德兩位教授有關鈾的研究報告。愛因斯坦認為,美國政府應該提高對鈾及其應用的警覺,並在必要時採取迅速的行動。

愛因斯坦告訴羅斯福,鈾產生的巨大能量,可以用於製造一種新型炸彈。在愛因斯坦的設想中,一顆這樣的炸彈,至少可以直接炸燬一個港口。

然後,羅斯福和他的政府實現了愛伊斯坦的設想。但其實現程度,實在是超出了愛因斯坦的預料。

在廣島事件發生當天,《紐約時報》就對此做了報道。看到新聞新的愛因斯坦悔恨的表示:“我現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後悔,後悔當初給羅斯福總統寫那封信。我當時是想把原子彈這一罪惡的殺人工具從瘋子希特勒手裡搶過來。想不到現在又將它送到另一個瘋子手裡。我們為什麼要將幾萬無辜的男女老幼,作為這個新炸彈的活靶子呢?此後,愛因斯坦又多次在不同場合公開警示人們對核能的利用。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鈾可以成為一種新的並且是極為重要的能源。但也像他反思的那樣,人們對核能的利用顯然違背了初衷。而這樣的歧途,很可能通向的是人類的毀滅。

而不幸的是,人們並沒有就此回頭。仍然有其他的東西在被髮明出來以後,遭到濫用,造成悲劇。<strong>

提起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大家或許會覺得陌生。但要說起AK-47,可能很少有人沒聽說過。

本來是為了服務蘇聯軍隊,結果卡拉什尼科夫的這個設計太過優秀,優秀到上至蘇聯精銳部隊,下至恐怖分子,只要你想,就可以在全世界的大多數地方找到它的身影。在AK-47被髮明出來的這七十餘年間,有數百萬人葬身其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上升。

“早知道政治家會如此濫用我的發明,我寧可發明一臺剪草機。” 卡拉什尼科夫曾經氣憤地做出總結。

1897年,德國拜爾藥廠化學家菲力克斯·霍夫曼合成了一種名為二乙酰嗎啡的製劑,用於替代嗎啡等致癮性麻醉品。隨後工廠利用這種原料生產出一種新的止咳劑。很快,這項發明就遍佈全球,伴隨著它的大名——海洛因。

有人說,天堂和地獄只有一步之遙。有時候,這句話一點都沒錯。人類追求進步的本心不壞,但發明在濫用中變成惡魔的爪牙,摧殘著人間。面對科技這把雙刃劍,我們必須要保持理智,心懷善良。


鄧海春


高跟鞋、絲襪、高筒靴、衛生巾……這些女性專用品在發明之初,其實完全是給男性使用的,但不知怎麼地就變成了女性專用,完全脫離了發明者的初衷。

1,高跟鞋

高跟鞋最早出現在歐洲,最初是為方便騎士們騎馬時雙腳能扣緊馬鐙,防止從腳底打滑,馬背上跌落。後來,男人們發現穿上高跟鞋可以讓自己變得身材更高,於是一些身材矮小又夢想長高的上層男士開始日常穿著高跟鞋,這時的高跟鞋起到了增高鞋的作用。

最喜歡穿高跟鞋的男人中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此人身材矮小,很想變高,讓自己顯的更加威武,於是每天都穿著高跟鞋,還讓鞋匠製作長達4寸的鞋跟,穿到腳上增高效果十分明顯,我們如今看到的路易十四畫像上,這位仁兄基本都是穿高跟鞋的。



高跟鞋的增高效果後來被女性發現,她們也開始穿著高跟鞋,此時高跟鞋的另一個效果出現了——由於重心後移,穿上高跟鞋的女性不得不挺胸、收腹、提臀,無論站立還是行走,都搖曳生姿,嫋嫋娜娜,富有風韻,平添誘惑力,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從中獲得美感和滿足感,高跟鞋從此便走向女性專屬。與高跟鞋類似的還有高筒靴,也是被女人剝奪的。

2,絲襪

絲襪與高跟鞋類似,同樣最早出現在歐洲,最初也是男性穿著,最喜歡穿絲襪的同樣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這位時尚達人喜歡把絲襪和高跟鞋搭配在一起穿,實在是太潮了。


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發明尼龍,絲襪大多使用棉、羊毛和真絲織成,造價昂貴,產量低,只有上層社會的貴族才能穿得起,而且沒有防滑效果,穿著絲襪的男人們需要時常撩起裙子,整理自己的絲襪,那場面不忍直視。

後來女性也發現了絲襪的美麗實用,既可以修飾身材,又可以保暖,也開始穿著絲襪,男人們發現女性穿著絲襪更讓她們的腿部變得更修長、更有美感,比男人們自己穿更吸引人,於是絲襪很快風靡上流婦女階層,並隨著可以紡織精細絲襪的針織機發明,走入千萬家。

3,衛生巾

excuse me?高跟鞋、絲襪也就罷了,衛生巾也是男人用的?聽起來難以置信。


這裡說的衛生巾是指現代一次性月經墊,不是古代那種用布和草木灰做成的衛生帶。衛生巾最早是由美利堅“開國三傑”之一的政治家、發明家富蘭克林。沒錯,就是那位用風箏捕捉雷電,發明了避雷針的發明家。

富蘭克林發明衛生巾的初衷是為了給受外傷特別是槍傷的傷員止血,作用類似於醫用衛生棉,據說效果很好,大家可以試試看。

後來,有一個疼老婆的美國男士無意發現,用這種東西給老婆當姨媽巾,效果比傳統月經帶好用的多,於是他對衛生巾進行了改良並批量生產上市,從此造福了全球婦女。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脫離發明者初衷的發明?歡迎留言補充!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我們生活中就有很多與發明初衷相違背的物件,其用途前後的反差也是挺有趣的。

1. 高跟鞋

這個應該不少人知道,高跟鞋起源於17世紀的法國,實際上早在16世紀就已經出現了高跟鞋的前身,不過它的最初發明是專供男性使用的,主要用於男性騎馬時方便雙腳能扣緊馬鐙,防止從馬上跌落之需。

(高跟鞋)

隨著高跟鞋的廣泛運用,人們還發現高跟鞋有增高、保持清潔(以免踩到地上的粑粑)的功用。著名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就是高跟鞋的狂熱愛好者,現今留存的畫像中仍然有許多他穿高跟鞋的樣子。

(路易十四高跟鞋)

2. 萬艾可

原名西地那非,俗稱偉哥,是人們熟知的壯陽藥。但是,偉哥發明之初並不是作為壯陽藥使用的,而是作為緩解心絞痛的藥物出現。但是,在臨床試驗中,科學家發現該藥對心絞痛治療並沒有明顯效用,然而,雖然這種藥物效用不大,男患者們卻拒絕放棄使用該藥,甚至還向醫生索要更多的藥片。

原來,這種藥物竟然有令人滿意的“副作用”,真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生產這種藥物的製藥公司於上世紀90年代正式向全球市場投放此藥,賺了個盆滿缽滿。

3. 百草枯

百草枯原本是最完美的農藥了,它除害能力非常強,只要噴到地上,什麼都不用管,幾十分鐘就好,另外它對環境也沒有汙染。然而,百草枯卻被當做劇毒被人服下,且通過在人體內不斷滲透,使肺部纖維化,根本沒得治,也是百草枯實實在在的一個弊端。

除此之外,類似的發明還有可口可樂、絲襪、豆腐等等,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進行補充?


一枚明粉


在人類歷史上,科技的進步讓人類逐漸統治地球,各式各樣的發明創造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些發明在一開始被製作出來的時候,它們的用途可跟現在完全相反。


1、跑步機

殘忍的刑具很多胖友經常吐槽:跑步機簡直是世界上最殘忍的發明,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像刑具一樣。

巧的是,他們真的說對了,跑步機誕生於19世紀,一開始可不是用來給健身人士運動鍛鍊的,它的真正用途是拿來懲罰那些獄中罪犯的。

犯人們在監獄中需要經歷改造,還要進行一定的勞動。而監獄跑步機能同時實現這兩個要求,犯人們需要不停踩動輪子產生動力用來碾磨穀物或抽水。

這不僅是體力上的消耗,長時間持續進行一種枯燥無聊的動作,對精神也是一種巨大的折磨。

因此在19世紀,很多犯人都猝死在了跑步機上。

終於在1898年,英國監獄法將該刑罰定義為“極度殘酷”,這種可怕的殘酷刑具終於離開了監獄,卻以另一種形式進入了健身房,怪不得對胖友來說,健身房像監獄一樣可怕。


2、海洛因

用來取代嗎啡的鎮痛劑你知道嗎?被稱為毒品惡魔的海洛因,一開始是被寄予厚望的英雄藥品,它的作用就是用來抑制人們對嗎啡的上癮症狀,甚至取代嗎啡成為更好的鎮痛劑。

並且當時人們對海洛因的宣傳是“不會上癮的嗎啡”,而海洛因也確實因為止痛效果顯著而備受人們追捧。

但很顯然,海洛因的發明者忽略了海洛因比一般嗎啡更容易上癮,特別是出口到美國之後,想象力豐富的美國人民驚奇地發現,注射海洛因的快感幾乎是注射嗎啡的十幾倍。

於是越來越多人的開始放棄嗎啡,選擇注射海洛因獲得快感,這個原本被用來當作止痛藥的物品,就這樣被變成了世界上最可怕的毒品。


3、高跟鞋

歐洲男子騎馬必備是滴,高跟鞋一開始可不是發明出來給女性穿的,而是給那些貴族老爺們的。

因為在古代歐洲,貴族們經常要騎馬,但是騎馬也是技術活,並非每個人都能駕馭好馬匹。

而當時的路易十四國王就有這樣的煩惱,因為身材比較矮小,腿長不夠,他騎馬的時候總是不能很好的踩到馬鐙。

於是他給自個發明了雙高跟鞋,頓時馬兒騎得好了,個子也長高了,男子漢的氣概瘋狂往上漲了。很快貴族之間就引起了一場高跟鞋風潮,後來才逐漸變成女士們的最愛。


菲李


我就說兩個吧,海洛因和偉哥。

海洛因,這個東西真的是跑偏的典型例子。搞出毒品之王的初衷,其實是開發出一種麻醉效果好,同時沒有成癮性的麻醉藥。

鴉片作為一種傳統的麻醉藥物,一直以來都會給人困擾,那就是會成癮,如果停止吸食會產生強烈的戒斷症狀。為了加強麻醉效果,同時減少成癮性,提純了裡面的有效成分,就是嗎啡。這種藥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使用,特別是美國大兵幾乎人人都有一支,以防中槍中炮的時候使用。雖然這種麻醉劑挽救了不少士兵的生命,但是結果是啥呢,嗎啡的成癮性要比鴉片高。

所以在大戰之前很長時間,科學家就在折騰嗎啡了,把嗎啡和乙酸酐混合改變了分子結構,以試圖讓嗎啡沒有成癮性。結果呢,麻醉效果倒是進一步加強了,但是成癮性也爆棚了,吸收更快,更容易通過血腦屏障。搞出來的這種物質就是,海洛因。

這個東西最初真不是有意搞出來的。

如果說海洛因是個負面例子,那偉哥(西地那非),算是一個正向的例子吧,拯救了無數男性。

最初的西地那非是作為心臟病藥物來研發的,但是這東西對心臟病的治療效果並不好,所以被叫停了實驗。而且還有一個尷尬的副作用,那就是參與藥物實驗的男性患者有個尷尬的現象,陰莖持續勃起。

但是叫停之後,很多試藥者拒絕交回剩餘的藥物,因為家庭和諧了,呃……

於是敏銳的輝瑞藥廠看到了商機,這東西可以給很多男性帶來福音啊,於是一款改變兩性關係的藥物就這樣上市了,是不是很意外?


植物人史軍


橙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軍曾在越南戰爭中使用了大約7600萬升橙劑,這導致了越南成千上萬的畸形兒,其影響直至今天都沒有消除。

而橙劑的發明者美國植物學家高爾斯頓,他的初衷其實是想開發一種幫助植物生長的藥劑,在他的努力下,橙劑應運而生。橙劑的效果良好,它能加快植物的開花結果,但有一個副作用:植物會掉落更多的葉子,橙劑也因此被稱為“高效落葉劑”。但高爾斯頓絕對沒有想過他的發明會殺死很多無辜的人。

越南戰爭期間,美軍雖然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但北方的越共軍隊卻利用茂密的叢林和美國人打游擊戰。為了打擊北方的越共軍隊,美國人在越南大肆噴灑橙劑,雖然這使得游擊隊無從遁形,但橙劑本身具有的毒性,使得普通的越南群眾也受到了巨大的健康傷害。

在知道自己的發明帶來的災難後果後,高爾斯頓一直要求美國政府停止使用橙劑,但直到1971年,美國人才頒佈了橙劑的禁令。


胡椒噴霧。它本是美國郵政員的防身之物,因為美國家庭養狗的比例很多,為了避免郵政人員在送信時被狗咬傷而發明了胡椒噴霧。


後來美國警方為了對付罪犯想開發一款武器級的胡椒噴霧,也就是它的升級版,卡姆蘭·洛曼很快就完成了研製。

升級後的胡椒噴霧效果十分出色,它能使人短暫失明,並伴隨劇烈咳嗽和灼燒感,但這些不良反應都是暫時的,並不會對人體造成過度的損傷。洛曼認為有了新型的胡椒噴霧,警察在執法時就能減少槍支的濫用,因而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而今天,胡椒噴霧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來對付和平示威的群眾。


歷史就在那裡


看到這個問題,我腦海中躍出的第1個答案就是比特幣。

比特幣是中本聰基於無政府主義的理念,為了反抗法幣世界的信用縮水,而建立的一種通過數學信任或者機器信任,而實現貨幣的生產與流通的去中心化的機制。應該說,這一項創舉,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儘管中本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作出的綜合性的創新,但仍然不能抹殺比特幣所具有的區塊鏈1.0的開創性意義。

但是我們看到,通過10年的發展,今天的比特幣已經完全徹底的背離了中本聰的初衷。當初的中本聰,秉持一種堅定的原教旨的無政府主義,試圖通過一款激進的科技產品,來挑戰既存的權力結構,改變不自由和不平等的現實政治經濟體制。但是,比特幣隨後卻演變成一種金融投機產品,並且隨著日益的集中化和壟斷化,變成了加深這個世界的不平等與不自由的幫兇。

今天的比特幣,其集中程度超過世界上任何一種法幣。不管是算力的集中還是下游的各種應用產品的集中,比特幣的壟斷性是駭人聽聞的。如果在這條軌道上繼續行進下去,中本聰所設想的通過比特幣來解放人類的願景將會變成豪門鉅富組成跨國家的全球鉅富統治體,通過財富與算力的優勢來控制整個人類的悲慘願景。

現在之所以有那麼多人在吹捧比特幣,是因為這些人都在相信自己有可能成為比特幣這場巨大的財富再分配運動中的獲利者。但是沒有人會想到就像普通人會被當做垃圾一樣掃出歷史舞臺,他們將來也很有可能被更大的比特幣財富壟斷者,像垃圾一樣掃進垃圾桶。

比特幣的初衷是挑戰這個1%vs99%的畸形的世界,但是行進到現在,它變成了建立一個更加深重不平等的1/1000vs999/1000,(甚至1/萬vs萬分之9999)的一個更加畸形的世界。


南瓜博士劉楠


歷史上的發明,脫離發明者初衷的情況一定很多,摸著腳趾頭都能想得到。

但是,這些意外的發明,絕大多數為常人說不知。能夠在當代人心中留下深刻烙印的發明,只能屬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偉哥”,意外功效拯救全球家庭。

“我寧願自己從未導致這種藥物的發明。”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弗裡德穆拉德教授,憑此發明榮獲諾貝爾醫學獎,還因專利賺得盆滿缽滿,更拽的是講話牛氣沖天。

那麼,這個造福男女的神藥是如何產生的呢?還真是滿滿的意外……

今年徐崢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讓瑞士諾華製藥在國內火了一把;當年的“偉哥”,直接讓美國美國輝瑞製藥公司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製藥企業。

話說,美國輝瑞製藥公司的專家們研發出一種治療心絞痛的新藥。新藥上市之前,公司組織志願者測試一下藥效如何?他們選擇在英國斯旺西市的一家醫院進行。

測試的結果,讓整個專家團隊非常失望,這種藥對治療心絞痛一點用處都沒有。

接下來患者的行為,讓醫生很是迷惑,既然藥效全沒有,但那些男患者們卻拒絕停止服藥,還要求公司提供更多的藥。

到底是怎麼回事?經過一番瞭解,醫生終於弄明白,這種新藥對於心絞痛就是廢品,但是卻能讓中老年男人雄姿英發。

美國輝瑞製藥公司決然沒想到有此意外功效,乾脆將錯就錯,把這款不成功的心臟新藥投入保健市場,果然一炮而紅。

或許,這是歷史上最出名的發明失誤,但又是一個有好結果的失誤,這短短几十年不知造福了多少人。


子屠龍


太多了,這裡簡單說幾個,估計會令很多人大跌眼鏡的。

偉哥

咱們現在都知道偉哥是用來“壯陽”的,殊不知它最初被開發的目的是用來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偉哥又名“西地那非”,是美國輝瑞公司為了治療心血管疾病而研發的,後來該公司研發人員在臨床試驗中發現西地那非對心血管的作用並不能達到預期,於是這款藥物被宣佈研發失敗了,但之後參與治療的志願者不願將剩下的藥物拿出來,追查之下科研人員發現,原來這個藥對提高性能力有很大幫助!於是輝瑞公司立刻通過了“研究西地那非對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的作用”的決議,1998年偉哥上市……



海洛因

海洛因最初被研製出來時發現其止痛效力遠高於嗎啡,可明顯抑制肺癆病人的劇咳,久喘和胸痛,促進患者情緒安定,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後來被德國拜耳公司大肆宣傳,使得海洛因迅速成為火熱藥品,1902年海洛因的利潤佔整個藥品行業的5%,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沒有人願意承認服用海洛因後的副作用,然而後來服用過海洛因的人發現這種新型藥物比嗎啡的水溶性更大,吸收亦更快,脂溶性也較大,更容易通過血腦屏障進神經中樞發揮作用,更為嚴重的是,它的成癮性更強烈!於是海洛因逐漸被各國取消臨床醫用,成為禁藥。



可樂

可樂的發明者是美國的一名藥劑師,他起先發明的這種能提神、解乏、治頭痛的藥用混合飲料,是不含氣體的,這就是最初可樂的原型。後來他的助手不小心把蘇打水加入到這種藥用飲料中,這名藥劑師嘗試著喝了一口發現口感特別好!而他的合夥人羅賓遜從這種藥用飲料的兩種成分激發出命名的靈感,這兩種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葉子和可拉(Kola)的果實,於是可口可樂誕生了。

火藥

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火藥最初是煉丹家們練丹時無意發現的,除了煉丹之外火藥還被用於藥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提到過火藥能治瘡癬、殺蟲,闢溼氣、瘟疫。可是隨著火藥經印度傳入阿拉伯,又傳入歐洲後,火藥被逐漸用於軍事,而我國火藥從唐末開始也被逐漸用於製造火器用於戰場之上。

加特林機槍

加特林本是一名醫生,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加特林在醫院裡看到士兵傷亡太大,於是他希望能發明一種射速快,火力大,一槍能頂多支槍的新型武器,這樣一個士兵就可以擁有多個士兵的戰鬥力,那麼士兵的傷亡率一定會下降的,於是加特林機槍就這麼被髮明出來了,然而後面的結果卻是加特林未曾想到的,加特林機槍被快速改造並應用於戰場,成為戰場最大殺器。



百草枯

我認為百草枯絕對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尤其是對農民朋友們來說,這是一種快速滅生性除草劑,具有觸殺作用和一定內吸作用。能迅速被植物綠色組織吸收,使其枯死。對非綠色組織沒有作用。在土壤中迅速與土壤結合而鈍化,對植物根部及多年生地下莖及宿根無效。說白了就是一種對農作物和土壤無毒無害的除草劑,但對人體的傷害卻是非常大的,如果人服下百草枯,無解!只能等死!而如今這個社會偏偏又有很多人因為衝動和對百草枯的不瞭解而誤服百草枯,最終都送了命!所以有鑑於此,百草枯目前已被全球二十多個國家禁售,而我國也禁止水溶性百草枯的生產和售賣。怪不得有的網友調侃道,這算是被人類喝停產的除草劑嗎?

除此之外還有本來是男人穿的絲襪和高跟鞋,本來是用於戰場士兵的衛生巾,本來是為了扛磨損而發明的牛仔褲,還有本來是為了省錢的網購……,這些是不是都或多或少的違背了初衷呢?


鹹魚閒聊


有時候自已做的事,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有哪些發明,最後脫離了發明者的初衷。有的是讓人們打開了潘多拉盒。有的讓人們收穫了驚喜。

1.塑料袋。1866年,奧地利科學家舒施尼湊巧打翻了火棉膠,發現它凍結後變成了堅韌面有彈性的物料,這就是塑料。後來在1902年他又發明了塑料袋。既輕便又結實,無異於一場革命,人們感覺一身輕鬆。不過在發明之後,他意識到塑料袋會給人們帶來危害,就要求老闆在找到可降解的方法之前,不要讓塑料袋上市,但是老闆在利益的驅使下,違背了自已的諾言,最終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選擇了自殺。這是一位有責任感的科學家。

2.炸藥。諾貝爾傾心化學研究,喜歡研究炸藥這是受父親的影響,可以說是他的愛好。他經常和父親一起研究炸藥。幾乎是在轟隆隆聲中他度過了童年,他的弟弟在試驗中喪生。瑞典很多地方禁止使用他的炸藥。後來他發明了安全的黃色炸藥,又發明了雷管。研製出了無煙火藥。他的炸藥用在礦山開發、河道挖掘、鐵路修建及隧道的開鑿等方面。不過沒有想到的是,在戰爭上的作用卻比建設時期還要顯著。他是個熱愛人類的人,為了促進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他設立了諾貝爾獎。

3.鈾。在居里夫婦發現鐳以後,由於鐳具有治療癌症的特殊功效,鐳的需要量就不斷增加,因此許多國家開始從瀝青鈾礦中提煉鐳,而提煉過鐳的含鈾礦渣就堆在一邊,成了“廢料”。終於在1789年,由德國化學家克拉普羅特分離出了化學元素U.可是令人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廢料中出來的東西,最終卻成了毀滅人類的殺手。

4.鴉片。說到鴉片,我們就會想到中國近代那些抽大煙的,還會想到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總之,這不是什麼好東西,正宗的毒品。其實,最初的時候,那可是給人治病的良藥呀。它原先產於南歐及小亞細亞,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希臘人把罌粟的花或果榨汁入藥。發現它有安神、安眠、鎮痛、止瀉、止咳、忘憂的功效,就是現在還用在藥物中呢。可怎麼也沒有想到它竟成了近代中國人的夢魘。

5.孔明燈。不要誤會呀,這可不是孔明發明的呀。據傳在五代時期,有一個叫七娘的,和丈夫一起隨軍打仗,她就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燈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用作軍事聯絡信號。這種燈在四川叫孔明燈,為什麼呢,因為像孔明戴的帽子。不過,她沒有想到,本來用於戰爭的發明,卻在後世承載了人們對美好願望的期盼。

6.風箏。這最初也是用於戰爭的。傳說墨子最早發明了風箏,叫木鳶。又傳說魯班曾用竹製的木鵲助荊王從高空刺探情報攻宋。後來楚漢相爭時,在那次垓下之戰時,張良讓人綁於風箏之上,吹奏楚國音樂,成功的瓦解了項羽的軍心,打了大勝仗。這也是,本來用於戰爭的工具,卻後來被人們用來娛樂。清朝高 鼎 還寫詩曰,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