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父母都是怎麼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

沈西瑞


我是社區的一名閱讀推廣人,幫助過社區兩百多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愛上閱讀。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其實一點都不難。孩子越小越容易培養。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有不一樣的方法,下面介紹幾種方法給大家。

一:1歲前開始培養最輕鬆

1: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無論爸爸媽媽給什麼都是接受的,因為她們是完全開放的狀態。所以只要爸爸媽媽每天給寶寶看書,玩書,吃書。孩子就會愛上書,因為這時候書就是他們的玩具。


我家閨女現在一週一個月大。在過去的一年她已經看過有一百本左右的書了。從一開始吃書,(家裡好多書都被她吃壞)。到後來自己翻書,到現在拿著書自己邊翻邊念。(用她自己的語言唸唸有詞)

2:一歲左右孩子的選擇的書有兩個不同標準

①在六個月之前,無論什麼書孩子都能接受,主要是讓她有書這個概念

②六個月以後可以選擇大圖,實物的認知書,比如《動物》《寶寶生活用品》貼近寶寶生活的書,圖片簡單不要太複雜的書。比如《小鞋子,穿一穿》,《晚安,月亮》《喝湯咯》《尿布裡面有什麼?》《臉各種各樣的臉》《猜猜我是誰》等更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二:2-3歲的孩子,如果從來沒看過書也比較好引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生活中充滿了未知的領域。外面的世界對他吸引力特別大。每天都要去外面玩。男孩女孩表現出了不一樣的喜好。男孩喜歡車,女孩喜歡布娃娃。無論男孩女孩都喜歡捉迷藏。

所以三歲前,可以用比較好玩的繪本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這個階段不是讓寶寶看繪本。而是讓他玩繪本。比如帶毛絨玩具的的可以手套著表演的繪本。還有杜萊的繪本《點點點》《杜嚕嘟嘟》等,這些書都可以作為孩子的入門書。

三:4-6歲的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從來都沒有看過書,並且家裡爸爸媽媽又是都不看書的。那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會稍微有點難了。但也不至於不可能。需要爸爸媽媽做的工作就比較多

1:用心陪伴,需要放下手機,專心陪伴孩子共讀繪本

2:選書上需要根據寶寶的興趣點著手,比如喜歡車的寶寶,就跟寶寶看他喜歡的車的類型。比如消防車系列。火車系列,《巴布工程師》系列。女生《佩琪小豬》系列《米菲系列》



有可能爸爸媽媽買的書不是寶寶喜歡的,但爸爸媽媽不要氣餒,只要選對了書,寶寶還是願意跟爸爸媽媽一起看的

3: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陪寶寶看書,比如睡覺前,比如晚飯前。養成讓他覺得到了這個時間,沒有做這件事,好像少了什麼一樣,那就養成習慣了。我家兒子九歲了,他每天固定看書的時間是在睡覺前。無論多遲,他也要看幾頁書。如果沒看他就會翻來翻去睡不著。

四:7歲到9歲的孩子如果都沒有看過書,一直以電子產品為娛樂。那想要孩子愛上讀書真的很難很難了。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自己的認知。他懂的很多事情。並不是說父母說什麼,他就願意去做了。但爸爸媽媽也可以這樣嘗試

1:參加學校或者社區組織的閱讀活動。讓旁邊的朋友帶動他。

2:親子共讀,高質量陪伴。每天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一本書。爸爸媽媽仍然可以給孩子讀書,孩子還是很喜歡的。很多孩子平時得不到爸爸媽媽的陪伴。這個時候爸爸媽媽給孩子唸書,一起討論!沒有輔導作業時候的焦慮,責備。孩子也享受這樣的時刻。

3:代幣獎勵法。設計獎勵每天閱讀一本書,或者半個小時。獎勵幾顆星星,積到10顆獎勵喜歡的零食?20獎勵玩具。50或者100去看電影或者去玩。

4:固定時間閱讀,跟6歲前的孩子一樣,固定一個時間段閱讀。使其行為內化,養成終身習慣。

5:禁止孩子使用電子產品,不能看電視,不能玩電腦,手機。電子產品對孩子來說吸引力非常大,危害也是巨大的,當孩子習慣電子產品以後,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安靜的看書。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因為電子產品過度的從視覺,聽覺,情感等各個方面同時調動孩子的各項感官吸引注意。當孩子沒有受到這些刺激的時候,就很難專注。


我兒子寒假的時候,回老家和12歲的堂哥一起吃一起睡,每天都在玩手機。開學後老師反饋總是走神,注意力無法集中。回到家就想盡辦法,抓住一切縫隙時間偷玩手機,看電視。作業一塌糊塗,成績一落千丈。後來我們禁止他碰手機,禁止看電視。現在回家除了做作業,一有時間就看書。因為他知道不可能再看電視,玩手機,也找不到那樣的機會了,就死了那條心了。所以一定要杜絕電子產品。

6:從孩子感興趣的書籍入手。他自主閱讀,可以讀孩子喜歡的漫畫書。比如《米小圈》《天上有時下豬》《父與子》都是極好的漫畫。另外爸爸媽媽如果覺得那套書好,可以讀給孩子聽,不必刻意強迫孩子看。


我家兒子去年看了《明朝那些事》系列書。一開始爸爸覺得好,推薦給他不肯看。後來爸爸每天睡前念一點點給他聽,沒過多久他就被故事吸引了。後來嫌棄爸爸唸的慢就自己看起了書。

7:環境創設,家裡的書要儘量到處都放,讓孩子觸手可及。這個適合所有年齡層!

最後我想說,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需要爸爸媽媽做出榜樣。如果爸爸媽媽在玩手機,而讓寶寶自己去看書。寶寶八層也是不願意的。親子閱讀是最高質量的陪伴!這樣的時光會是孩子一生的心靈財富。

如果爸爸媽媽們,你們家的孩子是怎樣愛上閱讀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郭郭親子


家有六歲男寶一枚,從三歲也就是幼兒園小班開始到現在上大班,兩年半的時間,我們讀過的書大概有一千冊左右,從最開始的每天讀故事給他聽,到後來經常自己拿著書看,雖然書上的很多字並不認識,卻能看的津津有味,喜歡看各種類型的書。作為一個時間有限的上班族媽媽,我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的

在分享我的故事前,我想說的是在沒有養成閱讀習慣前,孩子都是喜歡看動畫片的,最好是一天看到晚。我兒子小晗晗也是這樣,在爺爺奶奶家,一天到晚就是小熊熊、光頭強,甚至吃飯的時候都得捧著飯碗邊看邊吃。難道他真的就只喜歡電視,不喜歡書嗎,不是這樣的。

在要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把他接到身邊自己帶,開始想要給他培養閱讀習慣,於是就買了很多繪本,可他表示出毫無興趣,還是喊著要看光頭強,要看大頭兒子,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首先,解決看電視的事情,在爺爺奶奶家養成了長時間看電視的習慣,必須先改變這個習慣,於是,經過跟他的溝通商量,約定建立了一個規則,週一到週四晚上不看電視,週五晚上以及週六週日是看電視日,我們會找好看的動畫電影陪他一起看。這個問題解決了,孩子的時候騰出來了,對電視的依賴也減小了

接下來就要發揮榜樣的力量,同時營造閱讀的家庭氛圍。當他說他不想聽或者不想看,我們不勉強,但是別忘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超強,所以很容易影響,抓住這一點,我和老公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各自拿著書,泡杯茶,坐在藤椅上看,反正他已經沒得電視看了,要麼就自己去玩玩具,要麼就看著我們。


就這麼過了幾天,忽然有一天他就跑過來問我,媽媽,你在看什麼呢,我說看說啊,他說好看嗎,我說好看啊。他說我也想看,於是就跑去拿了一本我買給他的書,坐在我們旁邊看了起來,我一看書都拿反了,還跟我說,媽媽,我的書也很好看。就這樣看看,他居然喜歡上了,總是看著圖片問我一些問題,然後就讓我讀給他聽,就這樣讀著讀著,就成了一種習慣,每天睡覺前都會選好書分配給我和爸爸來讀,而且讀的數量越來越多,總是聽不夠,就這樣堅持了兩年半,現在除了聽我們讀,經常會自己看,看各種各樣的書


同時,為了給孩子提供讀書的便利,讓他隨時隨地都能拿到書,我單獨給他買了一些比較矮的書架,放在他的房間,既方便拿書,而且書也不會到處亂扔,看完歸位,擺放整齊,而且隔段時間就和他一起整一次,調整書的位置和順序,讓他自己來,這樣不僅可以讓他再重新看一次自己有哪些書,而且自己找起來也很方便。在其它各個角落裡也會拜訪一些書,孩子想看的時候隨時都能拿到



有人說 閱讀就像一盞燈,可以照亮孩子未來的路,而父母就是那個點燈的人。培養閱讀習慣應從小開始,從親子閱讀開始,越早越好。

上班又帶娃的80後寶媽,帶的好團隊帶的了娃。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都來自於自己的實踐。歡迎關注,獲取更多的育兒知識,成為更好的媽媽。

小晗晗愛閱讀


我的女兒的閱讀習慣非常好,我是按照以下幾個方法培養的。

第一是要進行親子閱讀。每天陪孩子讀書,最少半小時。我與孩子的親子共讀從她會看畫的時候一直到現在,我女兒上初一了。每天都堅持讀,時間長了孩子還真是喜歡和媽媽一起讀書。

第二是合理選擇書籍。首先根據年齡來選擇書籍。低幼寶寶選擇繪本最合適,因為孩子喜歡看圖。優質的設計的非常有趣,可以變讀邊做遊戲。大一點的寶寶可以選擇童話,童話故事很有吸引力。然後就是橋樑書籍和純文字書籍。其次是圖書的類型要廣泛。繪本類、童話類、科普了、歷史類書籍都要有所涉獵。

第三是開展一些與讀書有關的活動。可以畫一畫讀過的書中喜歡的動物或者人等。可以進行角扮演。可以開展讀書講故事比賽。我女兒參加過學校的讀書達人比賽,並取得一等獎的好成績。

第四是家長要做好榜樣,並限制看電視的時間。孩子都是模仿大人的行為,大人看電視孩子也看。家長看書孩子也看。在孩子面前別看電視玩手機,減少看電視的刺激,逐漸培養讀書習慣。


美麗翠兒


下個月我的寶寶就4週歲了,我家寶寶本來天生就愛看書的,但是自從接觸到電子產品後,就不如之前愛看書愛閱讀了。我知道作為家長,我是有責任的,我現在採取了一些只適合幼小孩子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希望與你分享,互相學習。


首先是家長以身作則戒掉電子產品,多看書,以此影響孩子。


小孩子迷戀電子產品,一是受家裡大人都玩的影響。二是大人沒有投入更多的時間陪孩子玩,孩子才會因為無聊,把注意力放在電子產品上。我先是把家裡所有的電子設備裡的動畫軟件卸載掉,電視也把魔盒摘了,騙他去修了。大人也都不再看電視玩電腦。看手機也都是偷著看。然後把孩子的書櫃由原來的角落擺到了非常顯眼的地方。多陪孩子玩,陪他畫畫,玩遊戲,看書。他自己在我身邊玩的時候,我就看自己的書,製造一種讀書的氛圍,讓他看到每個人都是愛讀書的,讓他感到閱讀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我會時不時的主動問他,要不要媽媽給你念本兒書呀?因為誘惑他的東西少了,他就把興趣重新迴歸到書本上了。而且你真的會發現,其實孩子是非常願意和家長一起玩兒的。父母用心陪伴他的時候,孩子開心的程度,一點兒都不亞於看電子產品。


其次是陪孩子讀書的時候留意孩子對哪種繪本更感興趣。


找到他的興趣點,多給他準備感興趣的書,他會更加愛閱讀。有一次我給孩子買了幾本不同內容和類型的繪本。每一本他都讓我讀了一遍。但是到了第二天,他只拿出其中的一本讓我念。再後來還是這一本唸的多。於是我又給他買了一些與這本類型或者內容相同的繪本。他果然都很喜歡,每本都讓我讀好幾遍。這樣,在無形當中他就增加了閱讀量和閱讀時間。


還有一點是,在親子共讀的時候,適當啟發孩子,並且尊重孩子,給他充分的發揮空間。


我有的時候讀著讀著就停下來問孩子一個相關的小問題,啟發他多動腦筋多思考。有時候讀到某一處,他會主動分享他的感想。真是天馬行空,不得不佩服孩子的創意和想象力。這種時候,要尊重他,讓他說,讓他表達,讓他想象。不能打擊孩子,不能說,你說的不對,不是那樣的。

總之,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作為家長,負起自己的責任,平時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美術館、博物館這種環境薰陶一下,並且不僅要求孩子多閱讀,自己也儘量多閱讀,努力提高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長。這樣孩子也會漸漸養成愛閱讀的習慣的。


朵兒靜靜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記得我現在養成了一年讀100本書的習慣,都是來自於父母的教育。

我小時,父母為了培養我閱讀的習慣,真的是煞費苦心,做到極致。比如他們每天晚上都把應酬取消,專門在一起吃晚餐,在晚餐後,每個人手捧一本書,當然我們的書都是一樣的,然後開始朗讀。 剛開始小時候是父母讀,後來我識字後,就是我來讀。讀完之後我們彼此分享讀後感以及心得。

別小看這件事,如果堅持每天都做,就非常困難。

我經常想,我養成了這麼多堅持的習慣,比如說,堅持18年早起,以前是5點,現在是4:30,堅持用效率手冊,管理自己的時間;堅持記日記,堅持每年100本書。這些堅持來自於我從小的一次捱打。

那時是4歲,我聽到隔壁小朋友家彈鋼琴,我非常希望能夠擁有一架鋼琴。當時家裡條件不是很好,但我母親一次認真的談話,她問我,是否可以做到堅持,如果可以做到,我們就買下來。如果不能做到,就不要買。我信誓旦旦說我絕對可以。可是每天幼兒園結束,從此我的生活就是每天訓練鋼琴四五個小時。我再也沒有娛樂生活了,雖然我母親在成就動機領域,對我調動的非常好,比如每天鋼琴訓練,都設置了【演奏會環節】都有一個場景是歡迎我出場,全體鼓掌,我行禮,然後入座開始演奏的環節,他們創造了一種儀式感,認真聆聽。然後我經常會被“設計”去參加演奏會、比賽等。 但一年後,我還是決定不堅持了。有一天我爆發了,站在了琴凳上,高呼世界上我恨兩樣東西,一個是鋼琴,一個是我媽。我發誓,我從此不練鋼琴。當晚我就捱了打,第一次捱打,真的很疼。我至今記得我母親是打在我屁股上的,我當時穿了一件棉褲,熒光黃色的連體棉褲,就算這樣,她真的是毫不留情的把我打倒殘……我記得第二天上幼兒園的時候,我都無法坐在小板凳上,一坐下去,蹭的站了起來。太疼了。

當晚被打完,她又懂得打一下還拉攏一下,當晚的談話,讓我記憶猶新。 母親說,你知道我為什麼打你嗎?我說,知道,不練琴了。母親說,其實跟鋼琴無關,是堅持做一件事情的習慣。

你要做一個說到做到的人,而且只要答應了,就要排除萬難堅持做下去。

這句話對我人生影響很大,也因為這件事,我從此就養成了堅持的習慣,練了8年鋼琴,後來學習美聲考到了國家美聲最高等級,一個9、一個10級;練就了英語考到專業8級,做過同聲傳譯,獲過全國英文演講比賽總冠軍,北師大三年英文系排名第一。

認真的人最可愛,最初的動機其實都來自於他人,尤其對孩子來說,做一名好父母以及找到一位好導師非常重要,但動機最終必須來自於孩子內心,否則他不會長久。


張萌萌姐


不得不說我也是一個注重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媽媽,現在Andy的閱讀習慣卻退步了。“失敗”的經歷很多,我主要來說說我失敗的經歷,以及失敗之後孩子卻成長了,這些給我的育兒思考。



言傳身教的失敗:我曾經用過很多方法,本著言傳身教的原則,從Andy不滿週歲我就給她念《三字經》了。而且我經常在家看書,這半年時間我已經讀完90本書了。Andy在2-3歲時也喜歡拿著書看,倒著翻、正著翻,還會講幾個故事。漸漸大了,我發現她偶爾才會看書。現在她回到家就是玩玩具,抱著平板玩,臨睡前會讓我講個故事,人家躺在被窩裡看也不看。失敗原因:我覺得是因為從Andy上幼兒園,我們搬家後我在家的時間短了,而且也不喜歡看書了,經常用電視劇和抖音打發時間。只是偶爾陪Andy看會書。



教育理念的轉變:以前陪Andy看書,主要是讓她對書本有個瞭解和認識,進而喜歡。繪本里面鮮豔的眼色和圖片很吸引孩子,Andy比較喜歡看。現在也很喜歡,但是得大人陪著看,一個人不願意看。後來我聽一個專家說,讓孩子看著圖形和圖畫,會舒服孩子的想象力。所以從Andy上了幼兒園之後,我就看本繪本然後再讓她躺著我直接講一本文字故事,讓她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想象。礙於有段時間出差我就每天把講的故事錄下來,漸漸得我也懶了,晚上就不給他講故事了,直接聽錄音。現在Andy更願意聽故事。



書外的世界很精彩:現在的孩子對電子產品玩得相當順手,我怕Andy跟不上小朋友的時代潮流,也讓她玩會iPad,裡面還給她下了學習遊戲軟件。她很開心,自從知道密碼之後,放學必玩iPad,還自己偷偷找動畫節目看。不然就是看電視《海爾兄弟》,雖然《海爾兄弟》還是比較有意義的,但是這些電子產品給她打開了一個更精彩紛呈的世界的大門,書裡的世界,她也不那麼感興趣了。



關於孩子閱讀習慣的思考:我們都想孩子愛閱讀。可是為什麼呢?是不是想讓孩子學習,學會新的知識和技能,明白提升自己的途徑和方法。反過來看看Andy的習慣,雖然她不主動看書了,但是她依然愛聽故事,她雖然不愛看書了,但是她願意聽海爾哥哥講述為什麼(日常生活中,她也喜歡解釋一些現象),雖然她不那麼愛看書了,但是她接觸了這個世界。這不就是我們想讓孩子從閱讀中獲得得嗎?而我相信,這樣的Andy也總有一天能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而喜歡“閱讀”。



所以我們家長主要做的不是一味的讓孩子去閱讀,而是去引導孩子去學習、探索,用她喜歡的方式去成長、提高,不是更好嗎?當然最重要的是引導,家長費些功夫,最終就會水到渠成。


愛子思考


我家孩子上小學後,我才發現他不愛看書,只愛玩電腦,也愛各種體育運動。當時我非常焦慮,不知道怎麼幫助孩子培養起閱讀習慣。後來,在老師幫助下,用了差不多兩年時間,終於讓他養成了每天讀書的習慣。

一、多購買孩子感興趣的圖書,在家中專門為他佈置了一個書櫃,把圖書放在醒目的位置,隨時可以取來閱讀。

二、父母陪著他讀書,開始的時候每天晚上讀書不少於半小時。

三、班級組織閱讀打卡,持續了一年多,孩子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堅持讀書,慢慢也有了讀書的興趣。


MM育兒雜談


家長你好,不論孩子喜歡看書還是喜歡看電視,都是在家庭教養方式引導下的結果。

舉個例子。

休息天的時候正好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當時桌上有一個沒滿三週歲的小孩。才剛吃了幾口,他爸爸就拿出一隻手機、開好動畫片放在他面前;小孩一邊漫不經心地吃著夾到碗裡的菜,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著動畫片。

同桌的其他人看到了,有的說不能讓小孩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吃飯;也有的持不同意見,說這麼小的孩子看看動畫片沒什麼關係,等長大了懂事了,就知道不能邊吃邊看了。

大家來看這個例子,對於同一件事情,成人會因為自己的經歷、角度的不同,而持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對於孩子是否喜歡閱讀,當然也是因為家長的引導造成的。

結合我女兒的情況,我來說說我覺得可以怎樣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一、父母的行為習慣是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父母喜歡閱讀,孩子一定也會喜歡閱讀;父母喜歡打麻將,孩子也會熟悉紅中白髮;父母喜歡打遊戲,孩子一定也熟悉各種裝備和怎樣刷副本。

所以,如果父母一回家就喜歡把電視打開,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晚飯,喜歡吃完飯、刷完碗就窩在沙發裡看電視的話,卻要求孩子喜歡閱讀,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如果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至少父母自己要能夠拿起書本;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當著孩子的面看看書,給孩子留下父母也在看書這樣的印象。讓孩子覺得,看書和吃飯睡覺是一樣的事情,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二、抽時間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

在孩子剛開始進行閱讀的時候,親子一起閱讀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家長每天抽一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看看書講講故事,說說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都能增進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如果家長實在沒時間的話,閱讀時間也不用太長;甚至只要每天進行十分鐘左右就行,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到堅持。

三、幫孩子選擇合適的書籍。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也不一樣;因此,可能有的孩子會喜歡文學類的書籍,有的孩子會喜歡科普類的書籍。

所以家長要善於觀察,特別是在剛開始引導孩子的時候,可以陪孩子一起去書店挑選他感興趣的書籍;先從興趣出發,慢慢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等到孩子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後,可以試著把閱讀面鋪開,也就是可以挑選不同種類的書籍讓孩子進行閱讀;以此來增加孩子的知識面,擴展孩子的視野。

四、帶孩子參加一些關於書籍的活動。

可以讓孩子和同伴進行書籍的交換,大家換著看各自家裡的書籍;既可以讓孩子能接觸到更多的書籍,也可以增加孩子和同伴間的交往。同時,還可以節省購買書籍的費用。

也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圖書漂流”的活動,也就是把自己的書籍捐贈出去。這樣的活動也非常有意義,讓孩子能夠知道書籍是有用的,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從而也會培養孩子的自豪感,當然也會從一定層面進一步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

我是“諾善說育兒”,可以和你聊親子教育,陪孩子一路成長。


諾善說育兒


這個問題,我太適合回答了。

家有倆娃,都是愛書成痴型。

首先,書架上,沙發邊,床頭櫃,隨手可及處,請都擺放書。

其次,請你像聖母一樣陪讀。

我自己喜歡閱讀,從讀書中獲益良多,自然對孩子的閱讀也極為重視。我如同基督徒信仰上帝一般,把親子陪讀當成了一項使命,該我承擔,不可推卻。

大約在兒子一歲時,我開始給他讀書,各種繪本,反覆指讀,嘴巴不停,手指翻飛,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除非偶爾出差,除非病到嗓子發不出聲,從不曾間斷。感冒咳嗽發燒嗓子啞,不是事兒;旅遊探親回老家,睡前讀書,必須的。記得兒子四五歲時,超喜歡《弗洛格嚇壞了》,讓我連著讀了五遍,直讀到噁心。

什麼,你沒時間陪讀?不不不,只要你想,時間總是有的。什麼,孩子不愛讀書?那是你沒給他培養這個習慣。

我記得一句話,非常生動:當你想要做一件事,全宇宙都會來幫助你。

我的工作不是很忙,也甚少出差加班。每一天晚上,兒子睡前,我們都有一個固定節目:坐在床上,拿起書本,開讀。

記住,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時,你可以選擇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哪怕開始只能坐一秒鐘,沒關係,不必勉強,天天重複,很快他就可以堅持一分鐘,十分鐘,一兩個月後,相信我,他會哭著喊著求你,“我還要看一本”。

兒子一歲多時,大概也就是在開始陪讀兩三個月後,他夜裡說夢話都是“我要讀書”,聲嘶力竭,無比悲憤,估計夢境中媽媽不讓他再看書,令人忍俊不禁。

很感謝尹建莉老師教授的指讀方法。所謂指讀,就是指著字一個一個地讀,剛開始娃不習慣,我也不習慣。不過努力克服,習慣就成了自然。到後來,要是我不指讀,兒子就會在旁邊大叫,“快指著讀”。

指讀的最大好處在於,無需死記硬背教他認字,那字簡單或者複雜,於娃而言,沒有區別,不知不覺中,重複千百遍,自然認識。我兒子上小學前就已經認識2000多字了。他從幼兒園放學回家,經常就是拿出一大摞書,往沙發上一坐,開始投入,無需督促。

週末無事時,西單圖書大廈是我們常去的地兒。那裡是書的海洋,也沒有服務員盯著你買書讓你亞歷山大,因為去蹭書看的人實在太多。我們一般是直奔四樓兒童書館,他小時候我就陪著他選一堆繪本,陪他讀書;等到 6歲多他開始自主閱讀後,我們就各選各的書,然後點杯飲料,他會偶爾來個烤腸,運氣好能找到座位,大部分都是找個僻靜角落,席地而坐,開始,讀!

按照平均每天半小時計算,假如親子陪讀五年,其實,也就1000小時左右。相信我,有這1000小時的能量打底,你和孩子未來的人生都會幸福許多。你更輕鬆,他更豐富。

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你有興趣,歡迎關注我的公號:嘉三月(yaoyao6352)。


夭非妖育兒記


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長用耐心來陪伴,用愛心來澆灌。就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我覺得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至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儘量安排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記得前幾天和朋友談論起陪孩子閱讀的事,我說每天晚上都得拿出0.5小時--1小時的時間陪孩子讀書,他有點不屑一顧。原因是現在各種讀書APP那麼多,何必非要自己抽出時間來陪孩子讀書呢?我們讀得還不如人家讀得標準、生動。他說得也許有一定道理,但我覺得,要想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沒有父母的參與是絕對不行的。這是因為,親子閱讀過程中,孩子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會和我們進行交流。一問一答或者一起探討時,家長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導和啟發的作用。儘管有些問題我也不能做出合理的解答,但我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詢,一起學習。這就讓孩子知道在閱讀的過程中,碰到不明白的地方要記錄下來,不能隨便繞過去,一扔了事。

  2. 不要給孩子劃定閱讀的範圍。閱讀就是為了拓寬孩子的視野,鍛鍊他們的思維能力,因此,不要根據自己的愛好給孩子設定範圍。只要是適合孩子年齡的繪本或是其他圖書都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會發現孩子更喜歡哪一方面的書籍,這對家長以後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也有一定的作用。

  3. 要學會讓孩子自己看書並思考。現在各個年齡段的繪本都很豐富,年齡小的大多是簡單易懂的圖畫,年齡大的則配文多一些。在拿到一本書後,家長可以先讓孩子自己嘗試著讀一下。看不懂沒關係,但頭腦裡會有個大概的印象,這樣,在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時候,孩子就能跟得上思路,甚至還能提得出問題了。

  4. 不要貪多圖快。我經常看到朋友圈裡有人曬出自己的孩子讀了多少書。不可否認,有的家庭重視閱讀,孩子確實讀書比較多,但也有很多情況是,一本書大體翻完就算是讀完了。其實,有些很優秀的繪本是適合多讀幾遍的,就像許多名著,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記得《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系列的恐龍書,孩子就讀了無數遍,幾乎把每句話都背下來了。

除此之外,家長的榜樣作用很重要哦!放下手機,陪著孩子一起多讀幾本書,既能增長知識,又能言傳身教,給孩子以指引。愛上閱讀,從我們自身開始,從現在開始!

親子溝通如何說:擁有30餘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你問我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