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週末不給孩子上各種補習班,而是帶她們遊山玩水錯了嗎?

搖曳自駕遛娃


首先說沒有錯,教育方式都很多種,只要適合孩子,有助於孩子的成長,都是好的教育。這裡對中國的教育,先不做評論和吐槽,只對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和見解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人生很長,分很多個階段,什麼樣的年齡階段就做什麼樣的事。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長。就像我們的身體,餓了就吃飯,渴了就喝水,遵循自然規律。吃飯也不能吃的太多,渴了也不能喝太多,否則我們的身體就受不了,教育孩子也一樣。

二、上不上輔導班,主要看孩子的興趣愛好,和適合做什麼,有選擇的上輔導班。比起上輔導班,孩子更喜歡遊山玩水,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探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也是一種學習。但也要適度。孩子各方面都還可以,文化課不用輔導班,也沒有特別的興趣愛好,那就慢慢發現以後在上也不遲。

三、孩子學習也罷,遊玩也罷,讓孩子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做,最重要。並通過努力把喜歡的事做好,並從中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最重要。

我身邊有個例子,父母都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孩子在學校是差等生。父母很著急,紛紛抽多大量時間來輔導,效果不是很好,聽家長們說上輔導班能提高成績,父母立馬決定再上輔導班,孩也很刻苦。折騰了將近一年,父母、孩子身心疲憊,成績也沒多大的起色。偶然間發現孩子喜歡手工和做飯,衣服總是穿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後來父母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學做烘焙,孩子很喜歡,也跟靈性,後來成為很有名的烘焙師。


一個有思想的書香茶館


非常支持你,也理解你,因為我們是同路人😄

從幼兒園到六年級,從沒有給孩子報過補習班,五年級的時候,他說要學籃球,才送去了個訓練營,每逢週末,星期六的一整天,我和他都在外面瘋跑,作業是星期天下午完成的,帶他遊公園,爬山,騎自行車,逛書店,整個城市能玩的地方,基本都跑遍了,他喜歡飛機,兩人就四處找看飛機有最佳視角的地方,山上啦,高樓啦,甚至機場。我覺得這樣既開闊了他的視野,又增長了他的知識,還鍛鍊了身體,何樂不為?

不很贊成現在的學習風氣,甚至反感,填鴨式的,魯迅說,國民的本性就是喜歡看熱鬧,跟風,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趨之若鶩的都去上補習班,補習班學的都是超前的東西,幼兒園學小學的知識,小學學初中的,初中學高中的,高中學大學的,何必要那麼急,弄得家長和小孩都身心疲憊。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我有時候都“異想天開”,在學習方面,要是孩子都能按他感興趣的東西去學,不愁不出人才啊。




兔子的八哥生活


我現在就經歷著小升初的刺激,曾經我也是那麼想孩子就一個童年讓他盡情的玩吧!可是今年我遭刺激惱火了,他平時週末只補了二科英語和數學,想到語文應該沒問題吧!可今年考砸了,剛一開學重點中學就來招生,單科95分的都招走了,我從來沒有覺得他和同學們有多大的差距,可我想錯了每一個重點中學都在搶優質生源,而我們每個學期都要出去旅遊,主要是注重身體和心裡健康,現實狠狠地給了我一拳,就因為語文沒考好80幾分,其它的都90幾就沒有中學要他了,我這幾天寢食難安,做夢都夢見孩子沒考起,現在到處投資料,這就是我的親身經歷,現在家長和孩子都漂浮起的因為中學沒有定,為什麼不整班分,為什麼要擇校正因為優秀的孩子被擇校了所以重點中學才有高分,這難道不是惡性循環嗎?好的會更好差的會更差,關鍵是我也沒脫俗也讓他週末去補習了兩科,我觀察了一下被提前錄取的基本上都是在外補很多科的孩子,記得我們小時候該分什麼中學就去讀而且還是整個班一起升上去,中國的教育是失敗的,前段時間我孩子年級一個女孩在家跳樓了,就是因為提前錄取了,可以不聽老師講課了,想帶手機去學校被母親批評了,聽到這些我真不明白為什麼教育公利性要那麼強,現在說這些我也無能為力,只能沉下心陪著孩子慢慢成長,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他現在稍微粗心一點,特別是男孩他會越來越懂事,而在這個小升初你就把他否定了,那你們做教育的百年樹人就是一句空話,我現在就是一個遭受刺激的母親,正因為我的心軟不想讓孩子補習太多,所以現在面臨的是到處擇校的尷尬境地。


淸秋2


我選擇週末不讓孩子上各種補習班,而是帶她遊山玩水錯了嗎?

別人很好奇,我小孩的同班同學媽媽,問我說你們家的黃梨,沒有報名去學別的興趣班呀?我說沒有,然後別人就很驚訝,她說我的小孩報名去學畫畫彈鋼琴,我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一方面沒有時間陪她去,一方面就是要好多錢,因為我們的家庭是低收入家庭,有錢能給他正常的上學就已經很,帶勁了,沒有錢給她去上別的,興趣班,

所以平時都是,週一到週五自己回家吃飯,走讀,週六週日就帶他去玩包括節假日,都是出去玩的,遊山玩水,

小孩子很天真,媽媽我長大了,我要當什麼、什麼家,我說孩子啊,現在這個年代,當什麼家都是扯淡,什麼科學家音樂家,太不著邊際了,

現在都是這樣的,從小學畢業到初中,高中大學,如果成績好的話,還可以考一些自己喜歡的專業,醫科丶師範、軍校丶財經丶等等

如果是考的實在不好的,只能是到社會上學一技之長,能夠養活自己,就已經不錯了,可以學修理,汽車修理,可以炒的炒菜,炒一手好菜,可以學做生意,可以學一些烹飪,做蛋糕,麵包,可以學裝修

孩子游山玩水,開開心心,又過一天,小小的年紀,不要給他太大的壓力,在這個天真無邪的童年

我們八零後小時候無憂無慮過來的,小時候爬山上樹,下河摸魚,在村口和一幫小孩子捉迷藏,餓了就跑你家吃飯,整天都是沒人管的


深圳有拍


我和你的教育觀念一樣,我的孩子從來沒有上過一天補習班,從小學到高中,成績都不錯。週末時間,我也帶孩子游山玩水,親近大自然,有利於更好的培養親子感情。

上個學期的一個週末,我帶領孩子去爬山,剛來到山腳下,孩子望了望山頂,說道:"這山好高哦,要爬到上面寶頂的位置,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山路又彎又陡,還真不好爬。"

我告訴孩子,山再高,只要我們有信心,都能夠爬上去,在爬山的過程中,我們不但鍛鍊了身體,而且還可以沿途欣賞風景。孩子擺了一個poss,讓我幫他照張相,然後我們請別人,也幫我們照了一張合影,還是很開心,我們沿著崎嶇的山路往上爬,孩子一邊欣賞著風景,一邊拍了許多照片。

當我們爬到半山腰時,孩子感覺有點累,不想再往上面爬了,找了一些理由來說服我。我告訴孩子,既然已出發,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們的目標是爬到寶頂位置,在半山腰放棄,這可不是我們想要的。孩子聽後,贊同了我的說法,一鼓作氣,我們很快爬到了山頂,欣賞著山下的風景,好不愜意。

我告訴孩子,學習也是如此,當我們選定目標後,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與險阻,既然已起航,只顧風雨兼程,勇往直前,不達目的不罷休,迎接我們的是美好燦爛的明天。


Lance課堂


我現在就是特別糾結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孩子數學語文英語都補課,額外還有架子鼓和科學,這倆是他喜歡的,自己要求的。補課對於我家孩子來說效果不明顯,數學在寒假已經提前學習了一遍,可一考試就是倒數,很大原因是所謂的馬虎,但馬虎就是不會不紮實。我想放棄補課,別學了,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可是又一想補課都這樣,不補課不是更完了麼?每天都很焦慮。我家孩子屬於典型的懂事晚,理解慢的,我現在就在補課與不補課時間徘徊,因為孩子小,四年級,沒有能力決定這個事情,我不想做錯了決定而耽誤他將來後悔,哎~真的是不知道如何選擇,如何改變。


夏小沫summer


我的情況和你有些相似。小學快畢業了,我只是隻在四年級下學期才開始給他報了一個奧數班,因為周圍的人都說小升初是要考的,學校又不教。其餘時間每到週末,我們不是逛街就是去郊外遊山玩水。每年暑假也要帶他去一次遠途旅行。孩子的成績在班裡不算拔尖,但屬於上等,我已經很知足了。

其實有的時候自己也是挺心虛的,偶爾送孩子時會在學校門口和其他家長聊會天。人家那幾個拔尖的孩子一到週末滿負荷運轉,比平時上學還要忙。小小年紀都已經開始晚上很晚才睡,早上還要早早爬起來學習,和別人相比,我很害怕我這種培養方式屬於溺愛,把孩子給耽誤了。

雖然目前看著成績相差不大,但實力終究是不一樣的。或許我們考成這樣是費了百分之百的力氣,而別人只不過才費了百分之十的功力。我的這種擔憂也是剛剛冒出來的,今年他上六年級該小升初了,別的孩子刷真題都刷好幾套了,我們一套都沒刷過。

在別的孩子都已經養成沒日沒夜刻苦學習的習慣時,我孩子的觀念仍然是回家只要寫完老師留的家庭作業就沒事了。剩餘的時間就是玩手機看電視記手賬,一點課外習題都不帶做的。現在我也有了危機感了,畢竟和別人相比他也太輕鬆了!

想想這些年其實錢也沒少花,只不過別人都給孩子報輔導班了,我們是花在遊山玩水上了。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倒十分希望這些年帶他出去玩時的經歷能對他有所幫助。有沒有曾經也是這樣帶孩子,但是孩子現在正在上初高中的家長跟我說一聲,你們這樣帶出來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好讓我心裡有個底。


悟小品


我個人非常支持這種做法!

從我孩子小時候起,我們一家人每週末都會出去吃飯,星期六星期天外出釣魚爬山,這種生活節奏直到孩子上高一,因週末想參加競賽培訓才停止。

每個寒暑假,除了帶著孩子回老家看爺爺奶奶,另外一般安排外出旅遊一兩個地方,距離近的,離家一兩百公里,住一兩天,距離遠的幾千公里,十天半月。

除了旅遊,日常多安排閱讀。歷史、科幻、思想、政治…開卷有益。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和旅遊,對孩子的成長,意義非常重大!

對所有學生來說,在學校的時間已足夠學習書本知識!為了應付考試,高中的時候抓緊一點,補點課,可以理解。

真真是,初中、小學,特別是小學低年級,一定要帶孩子多閱讀,多見識外面的世界!


嗨8870595


這怎麼會錯?!把握好“度”就是了!

每個家長都像是雕刻師,養育孩子就是雕琢的過程,孩子最終會成長為什麼樣子,絕大部分個人特質是由家長決定的。

你和孩子認為合適的,就是對的!

我認識一個家長,他從小學開始,凡是超過5天的假期,都帶孩子去旅遊,尤其是寒暑假,基本都去國外旅遊,到現在去過四十幾個國家了。他孩子基本沒有參加過補習班,寫作能力非常高強,見識也很好。高考後去了南京大學。現在在大學裡也混得風生水起。

我自己的孩子今年大三了。孩子初一時候上了三個月課外班,看著孩子太累,不太符合我的教育理念,後來再就沒有去過課外班。就一直隨著學校正常上課。週末,假期也儘量安排去運動或者旅遊,當然……能力所限,國外只去過兩次。高考最後的結果也很滿意。最後去了“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家長,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教育任務。

當然,也認識許多孩子,參加課外班,最後去了TOP2的也有,去了華五的也有,沒上一本的也有。。。

家長沒有必要去學別人怎麼做,最瞭解自己孩子的就是他的父母,找到適合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是了。

這裡,曲解應用一個詞“法無定法”,“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同的種子有不同的培育方法,不必強求,不必生搬硬套。

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最後,祝家庭幸福,孩子優秀、快樂成長!


蝸牛耍鈍刀


當年我問我的母親,你為什麼跟我取名為暢,她說孩子你要記住,將來不論何等事情發生,你都要保持舒暢的心情。這句話至今我都記憶猶新,如今這個時代,父母總期盼著孩子變得好,變得更加優秀,變成親戚朋友眼中“別人家的孩子”,可是,有多少別人家的孩子他是過的快樂的呢,整天的為了保持這個優秀的狀態苦苦拼搏,連基本的童年怕也沒多少快樂了吧,我覺得題主的孩子很幸運,我想將來他不論境況如何,不論過得好與壞,我相信他一定會記得他曾經有一個非常快樂的童年,有一個給他帶來快樂幸福的偉大的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