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楊永厚說教育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提升自尊心,有的孩子比較容易傷到自尊心。但即使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很低,父母也可以幫助他提高。

幫助你的孩子學習做事情。每個年齡段,孩子們都有新的東西要學。即使是在嬰兒時期,學會拿杯子或邁出第一步也能激發出一種支配感和愉悅感。隨著孩子的成長,像學習穿衣、閱讀或騎自行車這樣的事情都是增強自尊的機會。

父母在教孩子時,首先要展示並幫助他們,然後讓他們自己嘗試。讓你的孩子有機會學習,嘗試,併為自己感到自豪。給予孩子的挑戰不要太容易或太難。

表揚孩子是對的,你的讚揚是一種表示你為他感到驕傲的方式。但有些表揚孩子的方式可能適得其反。

一、不要過度誇獎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做的並不是很好,來自父母的過度誇獎聽起來就不真實。例如,當孩子參加唱歌比賽發揮並不是太好時,父母卻誇獎孩子唱的是最棒的。更好的誇獎方式是,“我知道這不是你最好的水平,但我們都會有發揮失常的時候,我們為你的勇氣和不放棄感到驕傲。”再加上一句,“相信你下次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二、 表揚努力

不要只把表揚的重點放在成績上或固定的品質上(比如聰明或運動能力)。

相反,你應該對孩子的努力、進步和態度給予更多的讚揚。例如,“你在這個事上付出了很多努力”, “我為你堅持練習鋼琴而感到驕傲——你真的堅持下來了” 。有了這樣的讚美,孩子們更願意為自己的目標投入精力和努力,並不斷嘗試。當孩子們這樣做的時候,他們更有可能成功。

三、父母做好榜樣

當你把精力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比如做飯、洗碗或洗車),你就樹立了一個好榜樣,你的孩子也會努力做家庭作業,收拾玩具,或整理鋪床。

四、 樹立正確的態度

當你滿懷熱情或愉快地做事情(至少沒有抱怨或牢騷),當你有條不紊地完成家務,併為自己出色的工作感到自豪時,你的孩子也會從你身上學習到這種做事的態度。

五、 避免嚴厲的批評

他人對孩子的評價很容易轉化為孩子對自身的評價。家長一些嚴厲的批評(如你太笨了、你太懶了)對孩子是無益的,不會起到激勵作用。當孩子們聽到有關他們自己的負面信息時,他們的自尊心會受到傷害。對於孩子一些不好的習慣,家長要耐心糾正。

5、 專注於長處

把精力集中在你的孩子擅長什麼,喜歡什麼,確保你的孩子有機會發展這些優勢。如果你想讓孩子提升自尊心,就多關注他們的優點而不是缺點,這樣做也可以改善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

6、 讓孩子幫助和給予

當孩子們看到他們所做的事情對他人有幫助時,他們的自尊心就會增強。孩子可以在家裡幫助父母,在學校幫助同學,或者兄弟姐妹互相協助。幫助他人和友善的行為能建立孩子的自尊和其他良好的感覺。

結語

自尊心是孩子自信、自立、快樂成長的基礎,儘管每個家長對於培養孩子自尊心的方法不同,但出發點都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更加幸福的未來。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請分享出來,我們一起學習進步。


父母之道Parenting


孩子的心靈是幼小稚嫩的,孩子的自尊心是寶貴的。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會給孩子留下心靈陰影,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小,有什麼自尊心,這是一種荒謬的言論!孩子也是一個活生生富有感情的人,當然會具備自尊心。

如何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呢?

一、家長不要隨意捉弄孩子,亂開玩笑,讓孩子信以為真,從而慢慢的造成自卑。當親戚或者朋友隨意捉弄孩子的時候,要指出並且正確引導孩子!

二、當家長出現錯誤的時候,要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孩子表示尊敬,這樣孩子才能自尊!

三、家長要注意接收孩子的觀念,在孩子有錯的時候留意孩子的情緒,以免造成不好的影響!

四、不要總是拿其它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去比較,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

教育孩子,動什麼都不要動孩子的自尊——兒童教育者


藍海中的一片葉


自尊既是孩子的心理需要,也是健康心理素質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自尊感的孩子大多具有進取奮發和對理想不懈追求的頑強精神。因此,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是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那麼家長怎樣培養孩子自尊心呢?

1.父母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父母間相互尊重,發揮示範感染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自尊自信的孩子。

2.對孩子要多以正面教育,使孩子經常感受體驗到自己成功的歡悅。當孩子取得優異成績,家長要給予讚揚,可以增強他們的自尊心。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後,家長也給予鼓勵,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繼續努力和拼搏的勇氣以及自信心。如果孩子獲得成功,我們只去肯定鼓勵孩子,失敗後家長求全責備,批評斥責不休,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



3.家長應經常反思反省自己對孩子的評價是否公正,是否科學得當,發現不足足應適時矯正。

4.家長不要強行孩子完成自己的目標、願望,或讓孩子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因為孩子某方面的潛能和潛力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會有差異。如果家長硬性讓孩子去做,其結果可能是讓孩子飽嘗失敗的苦果和滋味,孩子的自尊心便會受到傷害。


5.家長儘可能不使用一些有損於人孩子人格的乳名和外號來稱呼孩子。特別注意不要在廣眾或孩子的同伴朋友面前這樣稱呼。 6.發揮目標激勵作用。家長給孩子的學習行為等確定出明確而恰當的目標或準則,孩子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和實現,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獲得肯定的自我評價。 7.為孩子創造和提供參加力所能及的實踐機會和條件,放手讓他們行使自己探索的自由,在實踐中增強自信心和自尊感。 8.家長要善於聽取孩子的意見和建議,哪怕是孩子不太成熟的意見也要做到聽得進,能聽完,使孩子能獲得人格尊嚴和自我價值的滿足。



楊永厚說教育


對孩子的培養教育是關係到孩子一輩子的事,所以家長要用心揣摩。一個方法失效,就應該換另一個方法。只要家長的功夫到位。孩子就能健康成長。


冷靜


簡單點說,自尊心就是介於自信和自卑之間的。培養孩子自尊心,首先要讓他學會先尊重別人,只有知道如何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自尊心這個東西不好也不壞,也不必刻意培養它,因為怕你培養出來自尊心太強了,容易目中無人,所以有些是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要真的想培養,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的。比如,設置一些問題和一些小場景去考驗小孩,看看他如何做出反應,隨後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下一步的計劃,可以讓他看看名著啊,多瞭解歷史,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尊心還能讓孩子多方面發展他的思維和行為習慣,一舉多得。

最後呢,說回自尊心,這是人不可少的一種特徵,不然也不會有人想要培養了,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自我成長,而不是應試教育的讀讀寫寫。作為家長還是要把心放寬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