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镇全面开展低保有效期管理工作

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是省、市、新区及园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大力实施低保兜底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际行动,秦川镇按照《关于转发做好2019年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安排部署,全面开展低保有效期管理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低保入户调查小组,召开城乡低保提标和有效期管理专题会议,严格靠实责任,确保提标任务按时限完成。

二、严格程序,准确认定。认真执行《兰州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兰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兰州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等政策规定,靠实申请受理、审核责任主体,把严保障对象准入关。全面运用农村低保家庭困难状况评估指标体系等手段,做到救助对象和申请人家庭收入及财产核定准确,严禁不经调查、核对核实直接将任何群体或个人纳入保障范围,杜绝以民主评议票数多少定保障对象的“粗放式”做法,确保认定程序严格,保障对象准确。同时,协同秦川中心卫生院成立特困人员自理能力评估小组,开展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工作,通过是否具备自主吃饭、穿衣、上下床、如厕、室内行走、洗澡能力等6项指标评估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精准评估认定保障对象,将照料护理资金发准、发好、发到位,切实维护好城乡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

三、严格标准,保主保重。对城市低保实行差额保障,严禁不经审核家庭收入,简单按保障标准或补助水平搞“一刀切”、“平均发”、人为降低或拔高的不规范行为。坚持农村低保保主保重原则,严格按照《兰州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中的分类施保有关内容,对标严把政策界限,精准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家庭生活水平高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或其他不符合规定的不得纳入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按照“分类定标、差异服务”的思路,根据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和照料护理需求,在去年救助供养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保障标准。

四、严格制度,动态管理。严格落实有效期管理办法、定期核查定期报告制度和低保对象渐退机制,切实加大动态管理力度,对所有低保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情况、财产状况等,再次进行全面普查和复核,对家庭情况发生变化的及时增发、减发或停发保障金;及时受理、审核新申请保障对象,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切实做到补助水平有升有降、保障对象有进有出。加强低保信息系统与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财务统计台账、社会救助填报系统的数据对接工作,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信息,确保数据准确一致。

五、严格督查,严肃问责。镇纪委、财政所、民政办不断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和相关政策落实,坚决杜绝人情保、关系保、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问题,确保提标政策执行不变形、不走样,真正惠及困难群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