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宣傳】提個醒!謹防“節假日洩密”!

【保密宣传】提个醒!谨防“节假日泄密”!

【保密宣传】提个醒!谨防“节假日泄密”!
【保密宣传】提个醒!谨防“节假日泄密”!【保密宣传】提个醒!谨防“节假日泄密”!

給大家提個醒

放假這幾天,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因為一不小心就會發生“節假日洩密”現象

根據保密全程化原則,遵守保密制度必須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全範疇,不允許間斷、脫節。但在實踐中,少數涉密人員把保密當作“鬆緊帶”,在節假日的節骨眼懈了勁、破了功,導致“節假日洩密”現象時有發生。

“節假日洩密”現象

以時間節點為據,“節假日洩密”可分為節前洩密、節中洩密、節後洩密,不同類型的洩密對應的心態也各不相同。

1

節前洩密

案例1:為搶時間,疏忽大意。

2013年12月31日,某縣直單位收到兩份機密級通知,局長黃某批示“轉發各單位”。該局指揮中心主任王某考慮到臨近元旦,書面印製已來不及,難以發放到位,且其當日還需陪同縣領導視察,便習慣性地安排技術科副科長錢某通過網站掛發。

錢某為方便各鎮、街、部門查閱使用,擅自掃描,發佈到單位門戶網站上,造成洩密。案件發生後,有關部門給予王某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錢某黨內警告、撤銷技術科副科長職務處分;給予黃某行政記過處分。

案例2:加班趕活,帶密回家。

2016年4月底,某部委下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朱某擬利用“五一”假期核對文件,擅自從涉密計算機中將電子稿刻成光盤帶回家,存儲到家用筆記本計算機中。

9月初,朱某家人將該計算機送給其剛上大學的表弟唐某使用。唐某重裝計算機系統,並將其中的文檔(包括上述講話)發送至朱某所用互聯網電子郵箱,造成洩密。案件發生後,有關部門給予朱某行政警告處分,責令作出深刻書面檢查,在單位內部通報批評。

【保密宣传】提个醒!谨防“节假日泄密”!

2

節中洩密

案例3:違規操作,網上辦公。

2013年1月30日,某市直單位收到1份秘密級通知,該單位副主任紀某安排工作人員吳某起草轉發通知(未標密),將上述秘密級通知作為附件。2月11日,某縣直單位收到轉發通知。

當時正值春節,辦公室主任張某考慮到已通知各下屬單位,假期工作全在網上安排,就讓網站值班員羅某掃描文件,通過內部OA系統轉發,造成洩密。案件發生後,有關部門給予張某行政警告處分;對紀某、吳某、羅某進行通報批評,責令作出深刻檢查。

案例4:分內之事,委託他人。

2012年“五一”期間,某市直單位機要員嚴某按工作習慣,電話通知業務處處長劉某領取1份秘密級密碼電報。當時劉某在家休息,未看到文件原文,便電話安排工作人員強某領取並辦理。強某擅自遮去電報報頭與密級標識,掃描後通過內部OA系統轉發,造成洩密。

案件發生後,有關部門給予強某行政警告處分,責令作出書面檢查,取消年度評優資格;給予劉某行政警告處分;責令嚴某及辦公室主任郭某作出書面檢查,取消當年評優資格。

3

節後洩密

案例5:節前工作,拋之腦後。

2012年12月31日,某涉密單位辦公室機要秘書章某到當地市委辦公室,領回兩份秘密級文件。2013年1月4日,元旦假期結束,章某返回單位上班,但忘記了曾在節前領取過兩份秘密級文件。

直到2014年3月19日清退文件時,章某才發現文件丟失,後經過多方查找仍無下落,造成洩密。案件發生後,有關部門給予章某黨內警告處分。

案例6:未做銜接,責任不清。

2014年9月30日,國慶放假前一天,某市直單位為辦公室工作人員溫某配備1臺涉密計算機,放在公用辦公桌上。當日,該辦公室另一名工作人員肖某請假,不知此事。

10月8日,國慶假期結束,肖某誤以為是為他配備的非涉密計算機,擅自接入互聯網,導致違規外聯。案件發生後,有關單位給予肖某行政警告處分。

透視“節假日洩密”之心態

錯誤的行為必然受錯誤的心態支配。“節假日洩密”之怪現象,很大程度上源於錯誤的心態作祟,也說明部分涉密人員對保密工作的不重視

趕工心態

“工作必須完成”

在案例1中,王某認為節前事必須節前畢,在安排轉發通知時,只考慮儘快完成工作,未注意到工作方式是否合規,習慣性地讓下屬工作人員將涉密文件發佈上網;在案例2中,朱某也是本著對業務工作負責的態度,寧可犧牲個人假期,也要在家加班,只不過方式錯誤——在家用筆記本計算機中處理涉密文件。

誠然,像王某、朱某這種追求“工作必須完成”的初衷值得肯定,但工作開展不能一味求快,不能走捷徑、簡化步驟,更不能顧此失彼、違反保密制度規定,否則必將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保密宣传】提个醒!谨防“节假日泄密”!

無主心態

“大家/以前這麼做,我也這麼做”

《元史·許衡傳》記載:炎炎夏日,一行人口渴難耐,看到路邊有梨樹,眾人爭相摘梨解渴,但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問他為何不摘梨,他正色道:“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在案例3中,張某認為單位假期工作全在網上辦理,就想當然地安排網站值班員,通過內部OA系統,對涉密文件進行轉發;在案例4中,劉某接到嚴某電話通知,既未到單位加班,也未要求看文件原文,僅根據過去辦事經驗,電話安排工作人員強某辦理涉密文件。

在保密工作領域,像張某、劉某這般執行保密制度不堅定,持有“大家以前這麼做,我也這麼做”想法的人員,都是“我心無主”之輩。

停歇心態

“節假日就應該休息一下”

在案例5中,章某將節前接收涉密文件的事忘得一乾二淨,在事後一年多時間中也不曾記起;在案例6中,肖某節後上班,看到辦公室裡的新設備,不僅未主動了解設備來由,還理所當然留作己用,嚴重缺乏對節日前後保密工作的銜接。

根據法律規定,享受節假日是所有人的法定權利。但對涉密人員來說,決不能因為節假日,忽視保密制度規定的執行,在保密工作中出現節假日的斷層。

【保密宣传】提个醒!谨防“节假日泄密”!

保密工作沒有節假日

管窺可知,在節假日,機關單位的保密工作實際與保密制度要求存在較大差距,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1. 要念牢“緊箍咒”

修正涉密人員“節假日洩密”心態,必須進行思想改造。關於思想改造,阿·托爾斯泰在《苦難的歷程》中曾這樣形容:“在清水裡泡三次,在血水裡浴三次,在鹼水裡煮三次,我們就純淨得不能再純淨了。”

涉密人員來說,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態度,加強保密自我教育,念一念“緊箍咒”,反反覆覆地洗刷和敲打,歷練過人的保密意識和保密常識;對機關單位來說,要加強對涉密人員的保密教育,時時發信號、打招呼、提要求,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保密觀,形成人人知保密、懂保密、會保密的良好氛圍。

2.要打好“預防針”

正所謂“勿謂言之不預也”,機關單位在節假日開始前,就應當先為涉密人員打“預防針”,

及時開展保密提醒,使其產生自我約束,防止滋生麻痺思想,從源頭上防範“節假日洩密”。

具體而言,就是要用通知、微信、短信等各種形式,給涉密人員在節前敲一敲保密警鐘,重申保密制度規定,督促其內在保密意識不鬆懈、外在行為不踩線。事實證明,在節假日這種容易鬆懈的關鍵節點,把“預防針”打在前,能有效發揮保密提醒作用,讓任性者收心斂性。

3.要布全“管理網”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鐵的紀律就必須執行。”保密管理是執行保密紀律的重要內容,有內外之分:就內部管理而言,機關單位負有主體責任,必須時時刻刻扭住不放,一刻不歇開展內部監管、自查自糾,在時間上做到“零間歇”,在節假日做到“高聚焦”;

外部管理而言,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是“守夜人”,負責開展外部監督檢查和指導,不僅要把工作日作為“基點”,還要把節假日及其他休息時間作為“重點”,牢牢把住全年各個時點,盯緊節假日的節骨眼,適時開展專項檢查,持之以恆布好“管理網”。

4.要通上“高壓電”

“無論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保密紀律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線、不能觸碰的紅線,是真正帶電的高壓線。”

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和機關單位內部保密工作機構對節假日期間發生的洩密或者違反保密法律法規的行為,無論是何種原因,都必須堅持零容忍、嚴問責的態度,做到嚴肅處理、及時警醒、防微杜漸,形成強有力的震懾效應;要加大保密問責力度,將責任追究作為做好保密工作的必要抓手,嚴肅追究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始終保持保密法紀的高壓線通電。

總而言之,節假日不是保密工作的“中止符”,更不是“休止符”。涉密人員過節假日,必須繃緊保密之弦,將保密制度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始終築牢保護國家秘密安全的金湯防線。

【保密宣传】提个醒!谨防“节假日泄密”!
【保密宣传】提个醒!谨防“节假日泄密”!

關於我們

發佈:安定分局政工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