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1999年的香港電影市場早已疲憊不堪,整個電影產業持續下滑,“東方好萊塢”的名號也早已名不副實。但是香港電影的靈魂依然還在,挫敗的僅侷限於電影的產量和票房上,真正核心的電影質量其實並未倒退,尤其是“香港警匪教父”杜琪峰和他銀河映像還在堅持。這一年杜琪峰用兩部電影新造了兩位影帝:劉德華《暗戰》第19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演員和吳鎮宇《槍火》第37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演員。而創造這兩位影帝的方式則是完全不同的“個人英雄主義”與“團隊英雄主義”。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個人英雄主義VS團隊英雄主義

杜琪峰早期是靠喜劇類電影起家的,最著名的就是他跟周星馳合作的《審死官》以及跟周潤發合作的《吉星拱照》。真正警匪片的爆發要從1996年他跟韋家輝、游乃海等人合組了銀河映像開始算起。銀河映像之所以主攻警匪類的電影,無外乎這類電影擁有最扣人心絃的情節和印象深刻的英雄。所以在銀河映像早期的作品裡充滿了各種個人英雄主義的雙雄對決電影:《暗花》《真心英雄》《暗戰》等,這類電影的代表人就是杜琪峰最喜歡的劉德華和劉青雲。但是進入21世紀後(準確地說是拍完《槍火》之後),杜琪峰開始轉變路線,開始越來越迷戀於“團隊英雄主義”類的電影,這類電影以黃秋生、任達華、古天樂等人為核心,常常以抱團的形式出現在杜式風格的電影中:《放逐》《文雀》《龍城歲月》等。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從個人英雄主義到團隊英雄主義,談不上是電影的進步還是倒退,只不過是杜琪峰對於自己一種轉型的嘗試,兩者最大的不同並不在於人數上的多少,而是在於劇情核心矛盾的位置: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因為人物較少,所以電影的核心往往是一正一邪的雙雄對決;而團隊英雄主義的電影,關鍵核心往往是內部成員之間的微妙關係的變化上,任何內部的微小變化最後都會直接決定故事的走向。

杜琪峰電影裡的經典個人

杜琪峰成立銀河映像的初期就確定了“冷”“黑”“酷”的電影基調,給電影人物一種很難擺脫的宿命感。在這種宿命感下,個人的英雄主義色彩反而顯得更加的突出。《真心英雄》《暗花》《暗戰》就是這樣的例子,電影裡的每一個人物角色都有一種深入人心的張力。

《真心英雄》是一部被票房低估了的電影,顏值巔峰期的黎明和演技爆發期的劉青雲之間的合作,充滿了懷舊主義的電影。即使放在今天也是一部完美的舊港片代表作,只是當時這一切都輸給了票房。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暗花》是梁朝偉最好的警匪片之一了,那些說梁朝偉只會裝憂鬱的可以好好看看這部電影,梁朝偉跟劉青雲之間異常緊張刺激令人窒息的對決,不一樣的梁朝偉,不一樣的劉青雲。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暗戰》是香港雙雄對決裡最經典的電影之一,電影的成功並不僅侷限於幫助劉德華成為了影帝,更重要的是這種一明一暗的雙雄對決方式,用盡了所有的技巧與細節來塑造兩位英雄級的人物。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個人英雄主義電影最大的優勢在於運用大量的劇情做鋪墊,來強化電影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命運歸屬。在這種全部劇情都只為一兩個人服務的前提下,塑造出來的人物勢必是深刻經典和難忘的。所以看過電影的人都不會忘記《真心英雄》裡帶著大金鍊子的黎明、《暗花》裡怒目雙瞪的光頭劉青雲還有《暗戰》裡口吐鮮血的劉德華。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杜琪峰電影裡的經典團隊

杜琪峰塑造的個人英雄多,但實際上塑造的經典團隊更多。粗略的估算一下,杜琪峰令人印象深刻的團隊電影就有五部:《槍火》《放逐》《文雀》《意外》和《龍城歲月》,這五部電影可以分為三個類型:情義型團隊《槍火》《放逐》;功能型團隊《文雀》《意外》;以及利益型團隊《龍城歲月》:

《槍火》是團隊型電影中配合度最默契的一部,整個電影臺詞和背景極少,全是通過人物之間的默契來塑造的電影形象,團隊裡每個人都有致命的缺點,但是團結在一起就是一個無敵的戰隊。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放逐》是團隊型電影中情感濃度最大的一部,就如電影名一樣,放逐,放棄的是黃金與自己的性命,追逐的是兄弟一起時的情義。電影最大的主題就是兄弟一起浪跡天涯,哪怕一路被人追殺。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文雀》是團隊型電影中最現實的一部,把雞鳴狗盜的偷竊細化到像藝術一樣的精細,但到頭來還是因為一個女人的出現而原形畢露。任何團隊裡都是有矛盾的,只不過在《文雀》中展現得最自然。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意外》是團隊型電影裡最理想的一部,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整個團隊像機器一樣運轉不誤,但人始終是人,不是沒有情感的機器。所有的一切最終會毀於了決策者的一時邪念。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龍城歲月》是團隊型電影裡最意味深長的一部,團隊裡的每一個人都身懷絕技擁有獨擋一面的能力,但團隊的組成是以最直接的利益為基礎的,所以表面的和諧下隱藏著隨時會爆發的危機。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跟個人主義的電影相比,團體主義的電影有兩大優勢:第一,人多力量大,因為角色多前戲足,所以在劇情的選擇上可大可小(《槍火》的劇情小,一次老闆保衛戰;《龍城歲月》的劇情大,整個幫派的大洗牌);第二,人多口雜,團隊一大,難免各懷鬼胎出現不必要的摩擦(《槍火》裡的吳鎮宇、黃秋生,《文雀》裡的任達華、林家棟),摩擦一出來,劇情自然就上了一個臺階。團隊型電影處理得最好導演也非杜琪峰莫屬了,在香港只有杜琪峰是最知人善任懂得利用好每一個演員特點的鬼才導演了。

“警匪製造”杜琪峰:向左浪漫英雄主義,向右經典團隊精神

左手拿劍,右手拿刀,杜琪峰有一百零八種玩轉電影的方法,但是最直接的還是雙雄對決的個人主義電影和群體的團隊主義電影。九十年代靠雙雄《暗戰》《暗花》《真心英雄》成為過去最美好的回憶,新世紀以後靠團隊《放逐》《文雀》《龍城歲月》成為了現在電影中最低硫的力量,感謝杜sir給香港電影和所有影迷帶來的每一份感動,期待更好的電影,期待更好的杜琪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